穿成亡国公主后: 81. 第八十一章 梁萤反击搞事约群架……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81. 第八十一章 梁萤反击搞事约群架……(第2/5页)

有去处的人来说,东州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属,这里毕竟是他们的根儿。

    再加之外头没有哪个地方能分到土地,免除徭役,保障他们的生活温饱,实在没有别的选择。

    市井里的老百姓都在谈论东州能不能守住。

    一老媪已经彻底摆烂了,说道:“这些年我们从京城那边奔波过来,前两年才在东州扎根,不曾想接连战乱,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旁边的邻里道:“俞州那边暂且是太平的,还可以去俞州避难。”

    老媪:“天寒地冻的,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不动了,倘若命绝于此,那也是命。”

    一妇人接茬道:“这样的世道,还能去哪里避难,到处都人心惶惶,眼见东州这边开始好了起来,老百姓的日子有盼头了,不曾想朝廷来了,依我看呐,那朝廷反倒成了强盗土匪。”

    “可不,朝廷能分土地给咱们吗,能取缔徭役吗,能管咱们的温饱吗,什么都干不了,只知道你争我夺,瞎搅合。”

    提到朝廷,人们不由得怨声载道,极度不满。

    也有人得来的消息更小道些,说以后东州会归金林那边接管。

    人们更是激愤。

    金林占据东州下业三郡,那边的老百姓跟以前没什么两样,凭什么鲁郡这些地方都把土地下放了,以后若被金林接管,土地岂不是又要回收了?徭役岂不是又要像下业那些地方恢复原样?

    众人七嘴八舌,全都焦虑不安,这毕竟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人心贪婪,在体验到俞州带来的各种好处后,谁还想回到曾经被盘剥的日子里?

    有不少老百姓聚众前往衙门问情况,许正英听到外头的嘈杂连忙出去看情形。

    面对众人的询问,他举手安抚,向众人做保证道:“各位父老乡亲,那楚王挟天子以令诸侯,挥军前来进犯,这是事实。

    “我们俞州素来遵循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的宗旨,上头才把土地下放给诸位,取缔了徭役,原是奔着温饱去的。

    “现在楚王与金林勾结前来进犯我东州,为了保住大家手里的土地,俞州兵定当全力以赴打这场仗。”

    有人问:“倘若鲁郡没能守住,以后的土地和徭役是不是都会恢复原样?”

    许正英应道:“那得看接管的衙门愿不愿意替老百姓谋福祉了,只要我们俞州军在鲁郡的一日,就会竭力护住你们手里的田地。”

    听了他的话,人们议论纷纷。

    许正英劝道:“天寒地冻的,大家都回去罢,莫要受了凉。”又道,“若是那朝廷军攻了过来,大家切莫出门,勿要在街道上走动,毕竟刀箭不长眼。”

    人们又在府衙逗留了阵儿,才各自离去。

    之后过了近五日,甘宗群在鲁郡城外寻了一处避风的地方安营扎寨。

    为了避免被那帮土匪轰炸,营寨之间的距离隔得较远,防止失火时波及周边。

    不仅如此,他把攻击距离拉得较远,防止土匪投掷火药桶轰炸损兵折将。

    东州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鲁郡城前十万大军围攻,长宁六万金林兵围剿,腹背受敌。

    腊月十五日那天下午,金林对长宁展开了围剿,郑曲以黑火-药还击。

    随着第一声惊天雷鸣,这场艰难的保卫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大雪纷飞,鹅毛飞雪漫天落下,东州迎来了数十年难遇的大雪。

    金林才攻打长宁没两天,就被迫停战。

    那雪下得委实太大,几乎在一夜间,地上就积满了厚厚的白雪。

    奉三郎抱着侥幸道:“天佑我俞州军,最好下他个三五月拖死甘宗群那老梆子。”

    赵雉不客气道:“大白天的做什么白日梦,你当那十万军都是吃素的?”

    奉三郎不服气道:“当年你们在关庄战役六万军全军覆没,还是那甘宗群亲自过来审的案。

    “那老头不顾朝廷里的人力保,做主把畜生秦世臣砍了,我敬他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还以为朝廷里有长眼睛的,如今看来,他也不过如此,是个睁眼瞎。”

    赵雉没有吭声。

    奉三郎不满道:“我若把他逮着了,定要当面问问他,何至于沦落到今日的心盲眼瞎,替楚王卖命的地步。”

    赵雉淡淡道:“三爷天真,吃了这么多亏,还对朝廷抱有幻想。”顿了顿,“你也不看看梁萤还是朝廷养的闺女,何故就造了反?”

    奉三郎:“……”

    赵雉:“连她都知道自家老子靠不住,你活了半辈子还没悟明白?”

    奉三郎一时被噎得无语。

    这场大雪终归未能阻止战争的爆发。

    在雪停下的第二日,甘宗群下令大军对鲁郡发起进攻,数以万计的箭矢上捆绑着沾了桐油的布条射向鲁郡城。

    守城士兵用盾牌抵御那些飞箭。

    与此同时,金林大军再次对长宁发起进攻。

    东州一战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各路诸侯纷纷把注意力放到这边来。

    甭管你俞州有多厉害,甘宗群的老将实力有目共睹,且率领十万大军镇压。

    倘若俞州只抵御那些兵丁,倒还有些许胜算。

    可是后方又是金林的六万兵前后夹击,俞州若还能夹缝求生,除了老天爷偏袒外,真找不出什么理由了。

    战火如火如荼,不仅牵着东州百姓的命运,也令俞州这边的老百姓紧张。

    明明快要过年了,原本是家家户户阖家团圆的日子,却陷入了惶惶不安中。

    这两年他们在俞州过惯了安生日子,锅里有米粮,日子有奔头,各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谁都不想受到战火侵袭。

    俞州是他们的家,他们扎根的地方。

    在这片热土上,他们有赖以生存的田地耕种,利益已经跟管辖的衙门捆绑到了一起,对外来的入侵异常反感。

    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俞州去攻打别的地方反而还是好事,因为代表着那个地方的老百姓将分得土地。

    倘若他们反抗,反倒成了愚昧。

    这种洗脑是极其可怕的,他们把俞州对外扩张看作是拯救,视外来入侵者为仇敌。

    俞州百姓无不痛骂朝廷,痛骂楚王,骂那些畜生来破坏他们的安稳,来抢他们手里的土地砸他们的饭碗。

    几乎是人神共愤。

    这种反动情绪不仅在俞州燃烧得越演越烈,东州那边饱受战火侵袭的人们也生出激烈的抗争意识。

    其他没有受到战火摧残的城里掀起了阵阵热烈的响应。

    人们像最初安县老百姓打豪绅分土地那般开始拿起手中的武器,要保住手里的土地,护住自己的饭碗。

    他们在寒风中聚众高喊,要把金林军打出去,把朝廷兵赶回京城。

    这场自主而发的保卫意识席卷了整个东州。

    老百姓无论男女,纷纷拿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