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亡国公主后》 91. 第九十一章 来自梁萤的策反智慧……(第2/3页)
“应该是这个。”
村民:“租地契约上说我家租了公家三十八亩田地,上头有没有写?”
梁州兵点头,“有写。”
那村民彻底放心了,得意道:“这些年天灾人祸,死的死逃的逃,我们村的人口少田地多,分下来的地听说比隔壁要多。
“从现在开始,除了上交三成的公粮给衙门外,其他的租子统统取消了,七成粮都进自己的口袋。
“待年前把村里的路扩宽修好了,徭役也能取缔。
“那帮俞州兵打到哪里,土地就分到哪里,你们这些梁州兵跟他们打什么呀,莫不是嫌家里头有吃不完的粮?还是你们那边的衙门能养全家?”
这话噎得众人无语。
也有其他梁州兵不信,又继续问了几嘴。
那个识得几个字的兵点头说地契是真的,上头还盖得有官印,做不得假。
众人集体沉默了。
那村民跟其他邻里拿着地契有说有笑地回了家,人们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都有些无语。
在场的战俘大部分家中都是梁州务农的庄稼人,现在俞州打过去要把富人手里的土地打下来分发给老百姓,他们那些当地人却拼了命阻拦着,图啥?
一时间,他们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这不,一梁州兵露出奇怪的表情,“我参军是因为家里头穷养不起家,这才去了军营里,为那点军饷拼命,结果这边的俞州土匪打过去是为把权贵手里的土地抢来分发给我家里头,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识字的梁州兵不禁露出苦笑,“我们还拦着人家呢。”
“所以,我们这帮兄弟到底是在为谁卖命?”
“……”
这个问题把他们问得郁闷至极。
三观全都有些崩。
敌军,变成了拯救他们家里人的救世主,而他们却拼命拦着不让那些人去把土地打下来,这世道太他妈荒唐了,他们一时接受不了。
金林老百姓分土地的事把梁州和青州的战俘们刺激得不轻,个个都觉得自己像被忽悠的智障。
而当地维持秩序的官兵个个抬头挺胸,神气得不得了,因为当地人对他们的态度很是客气,但凡看到,都会主动打招呼喊一声官爷。
那种客气跟害怕无关,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毕竟谁不喜欢能打下土地分给自己的士兵呢?
那种内在价值体现是梁州兵没有的,并且俞州兵的福利也不比梁州那边的差,甚至更完善。因为赵雉当过兵,知道这群人的需求,对他们毫不吝啬。
金林这边的见识给战俘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管他们嘴上如何,心里头还是酸得要命。
衙门的梁萤知道这事后,送信让石坪那边把所有战俘全部押送过来,心中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此举让陈安等人摸不着头脑,金鸣忍不住道:“金林要这么多战俘过去作甚,就算修路,应也够用了。”
赵雉看向陈安:“是谁讨要的?”
陈安答道:“是大长公主。”
赵雉默了默,说道:“多半是想在战俘身上打歪主意了。”
众人:“???”
赵雉:“六千多人的战俘,她既然想要,就全都押送过去,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甘宗群捋胡子,“一群战俘罢了,能有什么用处?”
赵雉道:“你我手里没用的东西,在她手里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我猜,她多半是想把那些战俘策反放回梁州去的。”
此话一出,在坐的人们你看我我看你。
金鸣不可思议道:“如何策反?”
赵雉:“我不知道,放过去就是。”顿了顿,“她若真能把那些战俘策反放回去,别的不说,梁州的军心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对我们有利。”
于是这边把所有战俘都押送到金林。
梁萤有意让那些人跟当地的老百姓接触洗脑,让奉三郎着重盯紧他们。
不出所料,第二批过来的战俘跟头一批那般,三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洗礼。
这些战俘不止押送到金林,大通那边也有。
当地老百姓跟梁州那边差不多,应该说大多数地方的底层百姓都是差不多的样子,穷困潦倒。
但这里的人们却有盼头。
遭殃的是有钱有权的富人,因为他们的土地会被回收充公。但也仅仅只动土地,其他私产是不会去侵犯的,除非硬要鸡蛋碰石头。
战俘中多数是梁州兵,青州兵占小部分,也有石坪兵。当地老百姓对他们这群人的态度很不客气,毕竟是战俘。
因着他们穿的衣物跟俞州兵不一样,老百姓但凡看到都要啐骂几嘴,骂他们不知好歹,砸自家的饭碗,实在愚蠢。
搞得战俘们个个不痛快。
石坪那边尘埃落定后,俞州军开始逼近定都。
定都的求生欲极强,屁都不放一个,主动开城接迎俞州军入驻。
毕竟前有石坪的例子,近十万大军都被瓦解了,定都不敢挑战其权威,主动投诚。
那定都紧邻梁州边境,如果要打入梁州腹地图谋六郡,需得把九原这道屏障攻破才行。
攻九原需进行一番详细周密的布局,在对当地情形了解得不多的前提下,他们并不着急发起进攻。
而这道难题,被那些战俘给解决了。
梁萤非常狡猾的避开了衙门去洗脑,直接用当地受惠的老百姓给他们上课。
那些实实在在的益处是战俘们亲眼看到的,虽然金林这边的老百姓并不是梁州兵的家人,可是他们背后的家人也跟金林的百姓一样,就是最底层的庄稼人。
说不触动,肯定是假的。
因为上战场挣军饷养家糊口跟俞州过去搞土地下放是自相矛盾的。
土地下放,是为了让老百姓碗里有粮;战俘们打仗,也是为了让碗里有粮。
结果现在他们不用打仗,自己的家人碗里都会有粮,谁还愿意去卖命保梁州?
保的是自己,还是上头那些权贵的利益?
不言而喻。
这种矛盾给战俘们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动摇了他们卖命打梁州保卫战的信念。
如果说俞州军来入侵,那保家义不容辞。
可是现在俞州军打进来是要搞土地下放,是要把权贵手里的田地打下来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他们这些兵的家人也会获得巨大利益。
那梁州保卫战还有保卫的意义吗?
得知定都那边投诚后,梁萤下令把所有战俘放回去。
他们诧异不已。
于是押送过来的所有战俘又被押送回了定都,还是赵雉亲自放的人。
郑曲阴阳怪气道:“下回你们这些梁州兵可莫要落到我手里,若不然,可没有今日的好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