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 87. 爆炸案中的尸体(二) 矛盾……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 87. 爆炸案中的尸体(二) 矛盾……(第1/2页)

    尸体被装在一个很大很厚的黑色皮包里,双腿被扭到了胸前,双臂紧紧地贴在了身体两侧,四肢都被牢牢地跟躯干捆绑在了一起,因此才能被塞进皮包里。

    被害人是一名青年女性,30岁上下,烫着时下颇为流行的卷发,脸上的妆容颇为精致,她的衣着完整,穿着长款的驼色风衣,微喇的牛仔裤,中筒皮靴,衣着未见脏污凌乱,看样子,似乎没有被侵犯过的痕迹,不过,也并不能排除,凶手先奸污了被害人又给她补了妆并且穿戴完整的可能性。

    被害人的左手无名指上带着金戒子,两只手腕上,左手带着梅花牌手表,右手带着玉镯子,脖子上还带着项链,项链上有一个玉佛吊坠,这些饰品,每一件应该都值不少钱,但凶手却把这些东西都留在了被害人的身上,因此,能够排除谋财害命的可能性。

    在被害人的身上,并没有发现任何能够证明被害人身份的东西,不过,被害人的面容并没有遭到破坏,并且她的衣着和饰品都能够帮助确定被害人的身份。

    因此,凶手应该是并没有想过要掩盖被害人的身份,那他为什么还要利用公共汽车来抛尸呢?

    一般,利用公共汽车来抛尸,都是为了让尸体不在本地被发现,从而增加警方判断被害人身份的难度,如果,被害人的身份都不能确定,便很难展开进一步的调查。

    所以,以往利用火车、货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来抛尸的,尸体多是面目全非,甚至是被肢解的,如此一来,在第一步,确定被害人的身份上,便十分艰难了。

    如今这个案子,似乎就有些反常了。

    许艳梅赶来之后,进行了初步尸检,得出结论,被害人是被一根细长的凶器勒死的,因为尸体已经出现软化,推测死亡时间大约在30个小时之前。

    许艳梅带人把尸体先运回去了。

    其他人则依旧在现场忙碌着。

    爆炸和爆炸后的车祸,造成了1人死亡,2人重伤,重伤者已经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了,被炸飞出去的司机,则是当场死亡。

    救护车还陆续送走了一些相对严重,但却没有生命危险的伤者。

    至于轻伤者,比如只有一些磕碰和擦伤的,便没有被送去医院,这些人被救上来后,便都坐在路边的地上,缓解着未定的惊魂。

    整辆车上,一共有17人,一名司机,一名售票员,15名乘客。

    其中司机当场死亡,售票员和一名前排的乘客是最早被救护车拉走的,之后,还有4名乘客也被救护车送去了医院,目前,留在现场的一共有10人,秦简和王文光正在给这10人做笔录。

    询问的重点主要落在,第一,有没有看见可疑的人,蹲下放了什么东西,或者随手扔了什么东西,这是调查制造了爆炸案的人,第二,有没有看见拿着黑色皮包的人,这是调查抛尸的人。

    目前,尚且不知道,制造爆炸案的人和抛尸的人是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说不是同一个人,那制造爆炸案的人是什么目的呢?

    他的目的,要么是制造恐慌,报复社会,要么就是针对车上的某一个人。

    爆炸仅发生在车头,威力并不是很大,除了司机首当其冲,当场死亡之外,后面的人承受的危险都相对较低,如果对方是为了制造恐慌,报复社会,反正他干都干了,为什么不让爆炸来得更猛烈些呢!

    这种反社会的人,他们做这种事,大概率会让爆炸发生在汽车的中后部,因为中后部是汽车的油箱所在,一旦爆炸,很可能整个车都会爆炸并且燃烧起来,如此,制造出来的恐慌,才能满足这种人的变态心理。

    但如今这种情况,看起来似乎并不像是为了制造恐慌,报复社会。

    那有没有可能是针对车上的某一个人呢?如此,他针对的目标一定是司机无疑了,因为爆炸发生的位置便是司机所在的位置,并且司机直接就被炸飞了出去,当场死亡。

    但凶手如果只是针对司机,那他为什么要选择爆炸这种方式呢,他难道不知道,一旦司机出了意外,整辆车便会失控,一个弄不好,整辆车的人都会给司机陪葬吗?

    如果只是针对一个人,却选择了这种有可能造成群体伤害的方法,似乎也说不太通啊!

    而且,爆炸案中竟然刚好发现了一具女尸,这也太过巧合了吧!

    所以,秦简在没有开始做笔录之前,便十分怀疑,制造爆炸案的人和抛尸的人很可能是同一个人。

    不过,是同一个人也有是同一个人的矛盾,那就是,凶手利用汽车抛尸,那只抛尸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炸车呢!

    只能解释为,炸车是想要制造恶性/事件,从而暴露尸体的存在。

    但他不炸车,等到晚上,汽车停运了,工作人员也会检查和清扫汽车啊,到那时,也一定会发现皮包的存在,而从暴露尸体。

    所以,更进一步的解释便是,凶手想让尸体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被发现,故而,才制造了这起爆炸案。

    王文光并不清楚,秦简已经在脑内把制造爆炸案的人和抛尸的人画了等号,不过,清不清楚也并不影响两人的询问过程,因为,不管两起案件的凶手是不是同一个人,他们询问的问题,都是没有变化的。

    然而,问了一溜十招,现场剩下的10名乘客,竟然一来没有人注意到可疑的人,二来也没有人注意到拎着皮包的人。

    这一结果,无疑让秦简和王文光都有些泄气。

    可疑的人他们没有注意到也就算了,拎着那么大的一个皮包,怎么也能注意不到呢!

    秦简觉得不可能,一定不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而是凶手根本就没有让他们看见。

    秦简进一步询问了这10名乘客的上车地点,得到答案,他们竟然都是在中途才上车的。

    这就解释得通了。

    这辆公共汽车,始发站是同江市客运站,终点站是浦江市客运站,同江市和浦江市虽然在同一个省,但距离可不进,这趟车,中途途径了不少市、县和镇。

    如果这10名乘客,都没有看见拎着皮包的人,那就说明,抛尸的人,他的上车时间一定比这10名乘客都要早,否则,那么大的一个皮包,怎么可能十个人都看不见呢!

    秦简甚至怀疑,这个人可能就是在始发站,同江市客运站上车的,并且,很有可能是第一个上车的,然后他便直接选择了最后排,把皮包塞在了座位下,因此,便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皮包了。

    如果说,有谁有可能能注意到他的皮包,那便是司机了,哦,对了,售票员也有可能。

    不过,先忽略售票员不提,假设凶手在上车的时候,车上只有司机,售票员还没有上车。

    那么,凶手在司机的位置制造爆炸,他的目的会不会还有另外一个呢,那就是杀了司机这个有可能跟他照过面的人。

    如此说来,抛尸、爆炸,杀人,便都在凶手的计划之内的了。

    大概情况便应该是这样,凶手很早便登车了,那时候车上只有司机一人,凶手上车后,便坐到了后排,把皮包塞在了座位下。

    他提前准备好了刚好可以炸死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