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20-130(第15/48页)

也确实像程静淞说的,回报率太惊人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因此,翁老师就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你们从今天起就给我忘记这件事,好好学习,回头毕业了才能分到一个好的单位。”

    虽然这一次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们也从程静淞那里知道空子不好钻了,肯定要重新把中心放下学习上。

    做买卖到底不是稳定的工作,没有国家铁饭碗香。

    得到学生保证后的翁老师就叫他们散了,然后看着程静淞说:“你留一下,我有事单独找你。”

    程静淞点点头。

    等其他人都走后,翁老师也没带程静淞去他的办公室,就在教室里面问道:“你真打算把这次的收益都捐了?”

    程静淞点头,从包里把钱掏了出来。

    翁老师仔细看了程静淞一会儿,才又说:“你在实践报告上写了不少巨大的利益会带来的市场危害,是你早就预见到这些了?”

    程静淞摸了摸鼻子说:“差不多吧,毕竟现在大家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肯定会导致价格攀升,然后有人囤货居奇,大量倒买倒卖资源,最终市场价格畸形的出现。”

    “那你怎么不写完呢?”翁老师又问道。

    程静淞装傻,“什么?”

    翁老师把程静淞的实践报告摊开,敲了敲其中一个地方,说:“还和我耍心眼子起来了是吧。”

    程静淞低头一看,竟然是她暗示的未来可能会对国企造成的冲击那里。

    其实程静淞在写的时候也想过要不要写清楚,但是又觉得这个提出来有点可能太过了,就稍微暗示了一句。

    程静淞甚至还觉得自己写的挺隐晦的,但是没想到翁老师居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该说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但是程静淞还是说:“我这也没写啥啊?”

    “没写啥你和我心虚!”翁老师没好气道。

    “我没心虚啊!”程静淞才说完就注意到翁老师的眼神不对劲,立马乖觉了起来,说:“好吧我承认,我其实还有些想法没写上来。”

    “说说看。”翁老师道。

    程静淞就把相关的一些国企将来可能会遇见的困境给说了下,然后才说:“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觉得我的这个想法其实也不一定能发生。”

    翁老师没搭理程静淞,反而思考了会儿后说:“你把你刚才说的还有这次的重新整理出来,再交一份报告给我。”

    程静淞:“……哦。”

    等翁老师走后,程静淞才摊在椅子上狠狠松了口气。

    虽然翁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叫她意外,但是她更高兴的是翁老师这次的态度。

    本来她想的是用后世已经被时间证明过的路来提醒他,好叫他之后稍微再影响更上面的领导们,或许就能让目前的经济转轨少走一些弯路。

    当然了,她也是想让自己日后的路以及老徐同志的开店之路更顺畅,不要受到接下来的打击。

    可现在翁老师并没有说她在报告中的观点怎么样,反而注意到了另一点,或许是之前那些他就算不认同,但也不那么反对呢?

    程静淞心里振奋,很快就把翁老师要的新报告给交了上去。

    但是翁老师也没给个反馈,只是提醒她接下来好好读书。

    程静淞虽然心里面跟猫挠的一样,但终究是忍住了,没敢多问。

    又过了几天,卢超群过来找她了,程静淞就把这件事给压下了。

    卢超群过来给程静淞带来了几个消息。

    其中一个就是程建功已经要退了,但是各项手续还没办完,接下来接手他工作的,不出意外应该是徐建军。

    另外一个稍微重要的是村里面的分田到户已经全部完成了,但因为今年春季的时候还是大集体,所以这回收割还是以集体为主,等到秋收结束后,就彻底分了。

    再就是,“现在没什么别的事儿了,我觉得可以尝试着打开这边的市场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第124章 拒绝

    程静淞很早就考虑过村子里面的厂子将来的一些发展了, 当下就一一对着卢超群细说了起来。

    其实无非也就是搞一下最浅层的营销手段而已。

    程静淞给卢超群出的主意依旧有发传单,用传单当作抵扣券,利用人类喜欢占便宜的心里来宣传。

    再有就是可以找些人在店铺门口连续几天摆上炒锅, 没事儿吵点饭菜啥的给过往的人尝一尝看一看。

    也就是所谓的试吃。

    像这种热闹,别说现在了,就是后世也会有不少人驻足围观,所以就够了。

    但是程静淞没忍住又提了嘴说:“还有一些可能要稍微多花点钱的办法,比如就是往当地的报纸啊, 电视台啊投放广告, 不过这两种办法, 尤其是电视台投放广告更适合首都、沪市这样的大城市, 小一点的地方不合适。”

    卢超群点头。

    他晓得程静淞说的前者有用, 因为他之前就见识过这样的手段, 但是对于后者, 还是多多少少有些疑问。

    程静淞就解释说:“如今, 媒体代表着公信力, 是国家、政府以及一些单位的喉舌, 要是能在上面打个广告,首先宣传方面做到了,而又因为这些渠道的特殊信,大众会很信任, 那么就会对咱们的产品产生同样的感情,甚至后续可能还会衍生一些好厉害,能让报纸和电视宣传的, 那肯定是好的东西……”

    都还不等程静淞彻底说完, 卢超群就已经不停地点头了。

    甚至他还主动说:“你说的对,这个打广告确实有用, 就是不知道这事儿能不能办成?”

    程静淞也不太敢肯定说:“估计会有点难,尤其是电视广告的投放上面,一是我们没有认识的人,二的话,我们也没有片子,要投放电视广告,还要找摄影单位帮忙拍片子,现在的制片单位归属国家,人家也不一定能答应,纸媒倒是可以试一下。”

    “这样吧,我二姐如今在新闻社实习呢,我让她回头在他们单位问一下能不能行得通。”程静淞又道。

    卢超群又点头,“二宝都已经实习了,还是新闻社这样的大单位呢?”

    程静淞笑着点头,“她厉害啊。”

    卢超群就来了一句,“你们兄妹三个都厉害。”

    然后说:“那你回头给二宝说一下,不管成不成,叔叔就先谢过你们了。”

    “没事儿。”程静淞摆手,见卢超群似乎着急的模样,就问道:“卢叔叔您这次过来后住哪儿啊?”

    卢超群就说:“我暂时住招待所,你之前不是和我还有建军说建议我们买房嘛,所以我打算先在首都转转看看这方面的情况。”

    “您是要用厂子的名义买,还是自己也买啊?”程静淞问道。

    卢超群回答:“两个我都想看看。”

    程静淞就说:“现在房产买卖都是私下进行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