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20-130(第22/48页)

的东西都卖完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呢,我们的备货很充足,不至于一天就卖完了。”程静淞有些哭笑不得,而后问道:“那你们吃饭了吗?”

    “还没有呢。”

    “要不你们先去这边的小吃摊位吃点早饭吧,真没必要那么着急。”程静淞建议道。

    “不要不要!”同学们十分坚决,“我们一定要先进去买了想要的,然后再去吃饭,不然我们怕到时候抢不过一些大爷大娘。”

    程静淞:“……”

    行吧。

    程静淞干脆带着他们进去了。

    里面已经围了不少人了,都在各种打听以及试吃,暂时还没有成单的迹象。

    有店员看着新进来的这些人,就赶紧招呼起来,要给他们介绍。

    结果程静淞的这些同学们直接摆手说:“不用给我们介绍,直接给我们拿货,我要……”

    他们好些人一起说话,那种磅礴的气势不止把店员们给惊讶了,也让正在试吃的客人们都稍微有些发愣。

    见状,程静淞就说:“他们是我们学校的同学,你们直接给他们拿就行了。”

    店员们立马反应过来,开始笑着招呼起来。

    本来一开始是店员们都在招待那些刚进门的试吃客人,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转而接待别人去了,就让原本还算清闲的试吃场面多了那么一点点的拥挤。

    加上程静淞的那些同学扫货是真的眼睛都不带眨的,尤其是他们自己班的那些,更是让其他人紧张了起来。

    “他们买这么多,不会轮到我们的时候就没了吧?”

    但也有一些精明的大爷大娘问道,“这些人该不会是你们请的托吧,都是一些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他们懂什么做饭的事儿,哪可能一下子就买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忽悠我们呢?”

    程静淞就注意到很多店员因为这一句话,一下子就停了下来,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倒是齐东升这时候展现了足够的素质。

    他摆摆手示意其他人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别影响生意,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解释说:“他们都是首都大学的学生,我们华星之前和首都的很多大学都有合作,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开门市部,但其实我们很早之前就把产品卖到首都了,如果你们当中家里有在首都大学……等大学上学的好友亲朋,可以回家打听一下。”

    一提到大学,很多人都安静了下来,甚至看着齐东升的眼神都有些微微变样了。

    “你们真和大学有合作啊?”这一次的疑问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声音大,甚至带了些小心翼翼。

    都不等齐东升回答,程静淞的那些同学们就帮着接茬了说:“都合作好多年了,说真的,我们在学校都要抢着才能买到呢,要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会来的这么早,就是怕万一人太多了,到时候我们又买不到了!”

    这话一出,又是惊讶了一些人。

    也有好奇的继续问一些问题。

    但是程静淞的同学们却没有关注旁的,而是陆陆续续把自己的学生证掏了出来,摊在柜台上说:“小哥哥/小姐姐,程静淞和我们说结账的时候拿着学生证,你们还会给打折是不是?”

    “小哥哥和小姐姐”这样的称呼都是同学们学程静淞的。

    至于拿着学生证买东西打折这个福利,也是程静淞后来见学校的同学似乎都还挺买账的,想到了后世的一些给大学生让利的事情,所以就和卢超群提了一嘴。

    主要也是因为之前打广告那事儿让她觉得有点憋屈。

    所以她就想着用这种办法比直接搞一些“明目张胆”的捐助更加的润物细无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口碑和国民形象。

    而且当被问道为什么要专门针对大学生出这样的优惠政策时,也能找出特别多的展示自身品牌的社会责任感的理由。

    甚至将来这些大学生们走上社会后,也会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不说他们能在将来帮助华星,但这样一代代的潜移默化下来,华星这个牌子肯定会逐渐的根深蒂固。

    只要他们不作妖,不乱来,也一直保持着进步,他们就不会被市场淘汰。

    甚至只会越做越强,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

    当然了,这些只是后话以及程静淞的一些想法了。

    卢超群其实也对不能大广告这件事有点遗憾,加上被程静淞这么一分析,觉得这样确实可以,而且还有利于后面去其他城市开展业务,所以当场就点头了。

    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宣传单已经印了,不好再添加,所以就由程静淞口头告诉了学校的同学们。

    卢超群也在培训这些店员的时候提醒过他们,每次结账的时候可以提醒一句,持大学生证可以八八折这样的优惠。

    所以当被问起大学生优惠的时候,店员们也没有惊讶,很淡定地点点头说:“是的,我们华星针对全国的大学生都有同样的优惠政策,具体是一年两次,每次购买的肉酱类产品量在五斤及以下的,都是八八折的优惠。”

    “那超过的呢?”同学们下意识问道。

    “超过的部分按照原价来计算,其他的依旧按照优惠价计算。”

    “我还以为是一直有优惠呢,原来还限制量和次数啊?”同学堆里又有人开口问道。

    一边的程静淞却是了然地笑了下。

    这些她早就解释给他们听了,但他们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问,肯定也是想帮忙。

    程静淞就听见齐东升口齿清晰地解释道:“我们的这项优惠政策是专门针对你们这些在校大学生的,具体也是按照你们一年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差不多四到五个月的读书时间来安排的。”

    “因为我们知道很多的大学生的家里条件不好,虽然学校会给补贴,但是他们的生活上还是难免有些拮据,很多人都吃不好,肚子里面没有油水,又怎么谈能好好读书呢。毕竟你们这些大学生可是咱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以后国家的发展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大学生呢,所以我们也是力所能及的帮一点是一点。”

    “只是如今我们华星的实力有限,只能给大家八八折的优惠,但是我们厂的领导们也说了,这个优惠政策会随着我们华星的发展逐级调整,我们华星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所有大学生到店半价优惠的政策。”

    齐东升说到这儿的时候,屋里面的议论声一下子就起来了。

    程静淞同样注意到了很多人的脸上的情感变化,以及一些议论的声音都是包含的对他们的夸奖。

    甚至很多人也说他们是个好单位,他们要买买买这样的话。

    当然了,也有人拍大腿说早知道大学生还能便宜,我就把XXX给喊过来买了等等的。

    而齐东升和同学们的对话依旧没有停止。

    其中包含了怎么能确信一个大学生不会重复持着学生证来购买?如何确保一个人购买的量和次数?每个大学生的购买数量和次数是必须限定好的吗?能不能分开计算?以及一个学期五斤的肉酱其实是有多的,很多人一学期一斤就够了,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