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明第一国师》 79. 第 79 章 鄂城风貌(第2/2页)
,到时候虽然会分一些人流,不过对于河套地区的长远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杨一清听着她的计划,时不时补充几句,然后开口问道:“蒙古人最近怎么样?安分吗?”
冼如星撇嘴,“就那样吧,凑合着过,还能离咋地。”
两年半前大明与蒙古签订了条约,俺答曾经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这边以后再有哪家胆敢越界跑到河套地区来,就将他们的牛羊奴隶全给别人。
但说是这么说,要知道河套地区本身就民族复杂,两边都有亲戚朋友,要是偷偷来往也抓不出来。
好在这些年因为生意做得多了,蒙古人得到大量的物资,不至于闹灾荒。人一吃饱脑子就活络,于是不少蒙古商贩研究出了奶糖酸奶疙瘩等零食,在中原颇受欢迎,引得许多南方商贩高价收购。
俺答那边有了钱,也就安分下来。
对此冼如星并未插手,毕竟草原对大明越依赖,以后动武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过对于铁器等重要物资还是看管得极为严格的。俺答曾经不止一次地打过大炮的注意,甚至开出极为高昂的价格想买,都被她拒绝了。
倒不是害怕对方仿制,只是冼如星知道,像俺答这样野心勃勃的人物,早晚是要跟蒙古其他部落动武,效仿祖先统一草原的,而作为关系不怎么样的邻居,这个过程自然是越漫长越好。
杨一清被女道士古怪的形容逗笑了,仔细想想倒也觉得有道理,两人又讨论了下蒙古那边的局势,老人方才开口道:“先帝时期,我曾经想要带兵收复河套,结果因为朝廷实在没钱,最终作罢。之后我又想着,既然不能动武,那就通过其他手段,想学蒙古人偷偷往河套迁人,然后屯田驻军,然而被刘瑾那阉贼阴下狱了,从那以后,朝廷就没人再提此事。冼丫头,你做的好啊!”
“哪里,”冼如星自谦摇头。
“不过嘛……”杨一清话锋一转,继续道:“现在这边大体都安定下来了,你的任务也算结束了,京城中不少人都托我带话。”
“也是时候回去了吧?”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