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后妈,在线撒钱: 68. 第 68 章 鼠鼠别墅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神豪后妈,在线撒钱》 68. 第 68 章 鼠鼠别墅(第2/4页)

   胡珍珍进来的第一时间,他已经听到了动静,站起身来往那边迎。

    见到满手是泥的老板捧了个大石头进来,刘安愣了一下,才伸手要去接。

    “老板,我来帮你吧!”

    “先不用,你去帮我联系一下博物馆的王馆长,问他有没有时间过来看看。”

    在文物这方面,当然是博物馆的人更有眼力,能看出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胡珍珍自己瞧着,这东西像是有个几百年了,瞧这玉印的雕刻复杂程度,怎么也是个王侯将相才能用的。

    保不准还是某个名人的印呢。

    听她这么安排,刘安才意识到胡珍珍手里捧着的不是个石头,而是个文物。

    幸好他刚才没莽撞的接过来,万一摔着磕着了,事情可就大了。

    刘安在心中庆幸,按照胡珍珍说的给王馆长打了个电话。

    自从那场拍卖会后,胡珍珍就成了王馆长心中的好朋友,刘安打过电话之后,他立刻就表示可以来。

    等中午休息的时候,王馆长就火速赶到了卧山别墅。

    他来的时候带了个专门清理文物的工具箱。

    一进门,只来得及跟胡珍珍打个招呼,整个人的视线就粘在玉印上,分不开了。

    简单清扫掉玉印表面的泥土,能大概看出情况之后,王馆长就忍不住惊呼。

    “这东西,胡总,难不成是你家祖坟里传下来的吗?”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怪,像是她去挖了祖坟一样。

    胡珍珍嘴角一抽,道:“不是我家祖坟里的,是我刚挖出来的。”

    刚挖出来?

    王馆长一听这话,顿时激动了。

    “那其他挖出来的东西在哪儿啊?您是从哪儿挖出来的,能带我看看吗?”

    “没别的东西了,就这一个,我那会从花园里挖出来的。”

    毕竟鼠鼠只带了这一样东西回来,胡珍珍也没处去给王馆长找其他的。

    为了显示这话的真实性,胡珍珍还特意在地上挖了个坑。

    当然,坑是让刘安现挖的。

    王馆长把东西暂时放在了桌上,跟着胡珍珍走到院子里看了两眼。

    “我想把这朵花移到盆里养的,没想到从边上意外挖出了这个。”

    为了显得合理,胡珍珍还特意找了个边角的地方挖。

    好在王馆长也没怀疑她,只是惊叹。

    “这运气也太好了,一会儿我回家,也要去花坛里挖一挖,万一呢。”

    他开了个玩笑,就迫不及待的回去看那块玉印了。

    “这应该是太子李承熙的印,据说他从小就喜欢白玉,皇帝特意找了十位雕刻大师一同雕刻研究,才出了一块让太子李满意的玉印。”

    “可惜太子英年早逝,只用了这块印两年,就战死在延北了。”

    王馆长说着说着,还叹息了一声。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上的小刷子去扫玉印的表面。

    等初步清扫干净了,反过来一看低下的字,王馆长就道了一声,“果然。”

    “真是李承熙的?”

    乖乖啊,这唧唧出去一趟,就能带回这么大一件古董啊,那吱吱出去一趟又能找到什么呢?

    胡珍珍回忆起小金介绍它时说的‘贵金属’,不禁吞了口口水。

    王馆长的神情有些羞涩。

    “胡总,您这玉印,我能不能借走几天?”

    怕胡珍珍拒绝他,他飞快的说明了原因。

    “您放心,五天之后,我肯定把东西还回来!我就是怀疑这玉印可能是盗墓贼从墓穴里带出来的,误打误撞的流落到您这了。”

    “这上面的土壤都有研究的价值,万一能靠着锁定李承熙的墓穴,咱们也算给考古界立了一功。”

    胡珍珍自然满口答应。

    王馆长都已经替她圆了话,说是盗墓贼偷出来的,胡珍珍自然愿意配合。

    毕竟胡珍珍这东西又不是直接从墓葬里挖出来的,要真论起来,还真不违反这个世界中z国的法律。

    东西属于她,在她没表态要捐献之前,王馆长也不能强行逼迫她。

    但胡珍珍这只有一件,要是真通过了分析土壤和玉印的外表,找到了李承熙的大墓,那挖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止一点,研究价值只会更高。

    但这东西珍贵,在胡珍珍真的开口答应之前,王馆长还真有些忐忑。

    等她答应了,他才松了口气。

    清扫玉印表面土壤的时候,王馆长特意在低下垫了一个塑料的板子。

    现在刚好能把土壤收集起来,一起带回去。

    等回到博物馆,他立刻向省里打了报告。

    “请求领导派人来支援!”

    他们这些搞文物的人,在外人眼里,各个都脾气古怪,但彼此的关系很不错。

    全国六个省,建国第十年,每个省都在省会以及发展最好的城市建立了博物馆。

    到如今,已经一百年了。

    这些博物馆中收藏着各地考古队的工作成果,还有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

    但对于真正在做保护文物工作的人来说,现在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每发掘到任何一个新的文物,对他们来说,都是见证历史的过程。

    现在有这样一个找到历史名人墓葬的线索,王馆长紧张的手都微微颤抖,不敢直接捧着玉印,只敢把东西放在桌子上研究。

    得到他的消息之后,省里立刻派了专家,又从其他市调了考古工作人员来。

    二十四小时之内,浩浩荡荡,足足有三十五人的考古团队就赶到了s市。

    醉心研究的人,连饭都来不及吃。

    接人的大巴车直接把人拉到了s市的博物馆,迫不及待的直接加入了工作。

    王馆长好说歹说,才让他们先去休息的酒店放了行李。

    “这显然不是一个地方的土。”

    “已经跟胡珍珍家花园的土壤对比过了,只有最外层的土壤的ph值一样,里侧粘贴在玉印上的土壤,数值有巨大差异。”

    “我记得两年前曾经做过全国的土壤取样,把当时的结果找出来对比。”

    ……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胡珍珍把玉印借出去之后,过几天就忘了这件事。

    等王馆长厚着脸皮给她打电话,说是要延续借玉印的时间,她才想起这回事。

    “当然没问题王馆长,我肯定全力支持省里的工作。”

    研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就算王馆长要借一个月,胡珍珍也会一口答应。

    刚好她最近在关注《屠龙》的后续,没有时间去博物馆跟王馆长交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