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二婚生活: 30. 第三十章 苦咖啡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年代二婚生活》 30. 第三十章 苦咖啡(第1/4页)

    向成凤这番闹腾的后果,不但没把康莹莹给捞出来,还惹怒了徐启峰,本来只判三年刑,徐启峰又弄出新的人证物证,在基础上又加了两年。

    康家那边看到判决后果,向成凤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康家乱成一团。

    另一边,溪水环绕的双安村,郑巧珍一大早起来做好早饭,招呼着一家人吃饭后,她抱着老二家的小儿子,坐在院门口拌鸡食。

    “郑大娘,您在家啊。”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吱得一声,停在徐家院门前。

    一个浓眉大眼,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靠好自行车,走到徐家门口,喊着郑巧珍:“您家启峰给您拍了一封加急电报,我去县里办事的时候顺手给您拿了回来。”

    他说着,从随身背的军绿色挎布包,小心又郑重地掏出一份电报单,交给郑巧珍。

    “是建军啊。”郑巧珍见是他们家所在的先锋队队长上门,忙把放下手中的活儿,抱着牙牙学语的小孙子站起身,接过卢建军手里的电报单,笑着跟他打招呼:“这一大早就去县里忙活,你这个队长真是辛苦。劳烦你跑一趟了,吃饭没有?没吃在大娘家里吃一点。”

    “我在县里吃过了,今天是去县里办私事,顺路给咱们村里人到邮电局拿电报信件,大娘您忙您的,我先走了啊。”

    卢建军是今年才选上的大队队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干劲满满,他每回去县里开会办事,有空的话都会帮村里人拿信件包裹,没空的话就让大家伙儿等着邮递员送。

    他年纪跟徐启峰相仿,两人小时候在村里玩得还挺好,今年初选新大队长的时候,作为村里家境最好的徐家,徐家人没少支持他。

    他也投桃报李,每回徐家有什么信件包裹,他头一个就给他们拿到家里来。徐家要是遇上什么事儿,来帮忙的头一个人绝对是他。

    “哎,你慢点走啊。”

    郑巧珍送走卢建军,一回头,两个儿子儿媳,一个女儿,自家那口子,还有四个孙子孙女都围了上来,“妈,三弟又来信了啊。”

    “这次不是信,是加急电报。”

    “怎么拍加急电报,遇上什么急事了?”

    一家人围着郑巧珍七嘴八舌的说话,她把怀中的小孙子塞进二媳妇的怀里,招呼小女儿过来:“都别急,让秋霞念念看。”

    家里人文化都不高,小女儿徐秋霞却是高中文凭,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可她现在公社小学的语文老师,是家里除了徐启峰,文化最高的人。

    家里但凡有信件电报啥的,不认识字的都拿给她读。

    徐秋霞今年才十九岁,遗传了郑巧珍大部分的相貌,瓜子脸,杏仁眼,个子纤瘦高挑,模样十分娇俏。

    她接过郑巧珍道:“我已结婚,妻(苏曼),请父母兄妹嫂子,于五一节前到军区参加喜宴。”

    她读完,家里人都懵了一下。

    这时候的电报比写信贵,是按字来算钱,一个字要三分五厘钱,所以人们在发电报的时候都尽量简洁说话,免得废话多了浪费钱。

    徐启峰很少发电报,一般都是三五个月写封信,由邮局慢慢的运输邮寄到县里,再由县里的邮递员送到家里。

    这次突然发电报,还是加急的,上来就说结婚,郑巧珍懵了一会儿,反应过来:“啥?老三怎么突然结婚了,我咋不知道!”

    徐老大徐启咣道:“妈,老三结婚不是好事,您不是一直说他老大不小了,一直不结婚生孩子,对不起您跟爸。现在他跟小宋结婚了,您应该高兴啊。”

    “大哥,你是不是傻,小妹明明念的‘妻苏曼’。”徐老二徐启耀一脸无语的拍着徐启咣的肩膀道:“三弟不是跟宋云箐结婚,你忘记他俩已经闹掰半年多了啊!”

    徐家兄妹感情很好,徐启咣被二弟这么一说也不生气,嘿嘿一笑道:“怪我,没听清。三弟跟小宋同志分分合合好几回,听到他结婚,我下意识地以为是跟小宋结,哪知道换了一个人。”

    老二媳妇彭笑萍嘟囔:“这个苏曼是谁啊,名字咋听得有些耳熟。大哥也真是的,结婚这么大的事儿,也不提前通知我们一声。那个三弟妹也是,都跟三弟结婚了,也没到家里来看看咱们爸妈,认认家里的人,一点礼数都没有。”

    “兴许三弟三弟妹是组织安排,事出突然,来不及到我们家里认人呢。”大嫂曾芹看了一眼心眼极小,喜欢斤斤计较的二弟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不管怎么样,三弟结婚了,是大喜事一桩。爸、妈,我们还是尽早收拾东西,早点坐火车去磐市的好,别耽误了三弟请酒。”

    双安村里磐市有好几百公里的路程,光坐火车都要两天一夜,期间门还要倒车换车,到磐市军区,最少要三四天的时间门,耽搁不得。

    郑巧珍一拍大腿:“老大媳妇说得对,你们这就收拾行李去。我去找大队长说说这事儿,给咱们一家人开个出行证明,再请个假,咱们家这段时间门不下地干活挣工分了。对了,秋霞,你也去学校请几天假,你三哥结婚这么大的事情,你可不能缺席。”

    “好,我马上去。”徐秋霞柔柔应下。

    徐老头抽着手里的旱烟,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

    家里是郑巧珍的一言堂,她说啥,他就做啥,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村里少见的妻管严。

    彭笑萍望着郑巧珍跟小姑子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伸手锊了锊耳边鬓角的头发,趁一家人都回屋里收拾东西的时候,她抱着孩子溜了出去。

    村里人人都想嫁的大军官结婚了,结得还是一个不认识的女人,她怎么着也要跟嫁在同一个村的大姐婆家通个气儿,让他们看好大姐的小姑子,别到时候来徐家丢人现眼。

    她这一传,她大姐婆家转头又跟别人家传,很快整个双安村都知道徐启峰结婚了,一时人人扼腕叹息不已。

    徐家原本跟双安村的人家一样,都是三代贫农,家里穷得叮当响。

    当年徐老太是个偏心眼,一直看不上徐老头徐中贵娶的郑巧珍,觉得她一个死了男人,还带着一个儿子的寡妇,嫁给她的好大儿,一定凭着那张没用好看的狐狸精脸勾引他娶的。

    那时候徐老太天天在家里寻死觅活,不准徐中贵娶郑巧珍,徐中贵向来听她话,可在娶郑巧珍这件事情上十分的坚持,母子俩最终闹得反目成仇,徐中贵夫妻被净身出户赶了出去。

    他们两口子被赶后也没泄气,倒挺有骨气,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拼命干活,从最初的家徒四壁,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到渐渐有了家产,生孩子养孩子,供孩子们读书长大。

    再后来十七岁高考失利的徐启峰获得公社推荐,参军入伍,从一个新兵蛋子一路立下各种军功,被部队提拔成干部。

    十二年过去了,徐启峰的职位越来越高,津贴越来越多,每月邮寄给郑巧珍两口的津贴,能抵村里人累死累活干一整年的钱。

    徐家也从最初的茅草屋,渐渐变成现在拥有八大间门房间门带大院的青砖瓦房,又给老大老二娶了两个相貌不错的媳妇,生了好几个孩子。

    现在,徐家全家人不过年不过节,都能吃上白面米饭荤菜,穿得衣服没有补丁,孩子三五不时就有零钱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