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第151章 在有些人眼中亲情就值两百文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第151章 在有些人眼中亲情就值两百文(第4/5页)

上,所以她给所有女孩子选择。

    看清能够把自己卖了的爹娘不值得爱的人以后进入核心层,学习墨家道家法家数学物理化学,以后一步步成为荆州的骨干力量,就算不能当官也能当个管事,幸幸福福的一辈子。若是看不清“生”和“养”的区别,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吸血,那么老老实实的在农庄干活,衣食无缺总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选择”带着太多的个人喜好,有种强迫所有人符合她的心思的意思。可是胡问静没有办法,她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她说她担忧十八年后一群被她抚养长大的女孩子将两百文砸在她的脸上,这句话并不是说谎,她为什么要用她的钱,她的精力去善待有可能憎恨她的人?世上可怜人这么多,可怜人中愿意相信她的人这么多,她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资源去帮助一个对她憎恨无比的人?

    所以胡问静给那些女孩子的选择其实是没得选择。

    胡问静吹干了纸上的墨水,人总是在不知不觉得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是不知道而已。她站了起来,走出了营帐。

    不远处的学堂内,一群女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此刻原本是识字扫盲课,但是林夕却问道:“翠花他爹根本不爱翠花,为什么翠花却一定要回家?若是换成了你们,你们回家吗?你们回家后又会怎么样?能吃饱饭吗?会不会又挨打?能幸福吗?”

    一群女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有的说回家好,再怎么样也是爹娘,有的说农庄好,能够吃得饱穿得暖。

    林夕不动声色的记下了所有人的发言,真是奇怪啊,原本以为年龄小的孩子一定最想家,可实际统计后却发现越小的孩子越是不想家,有的吃有的玩就很快忘记了爹娘是什么样子的了。而十岁以上的孩子两极分化严重,有的坚决认为爹娘就是卖了自己也是爹娘,比什么都重要,有的坚决认为爹娘天天打自己,凭什么要回到爹娘身边去。

    林夕微微叹气,不知道这个情况究竟是好是坏。

    “或许我该找那些寡妇来现身说法?”她琢磨着,却又产生了新的念头,那些成年人当中又有多少把血脉看做超过了一切,就是被亲爹亲娘打死也绝不说爹娘一句坏话,就是被爹娘吸干了血,依然渴望爹娘的认可的呢?

    林夕摇头,孔孟之道真是毁掉了一切啊。

    胡问静在外头听着小女孩子们的叽叽喳喳,心里存了个念头,民智未开,只靠这么几个人真的能让世界更美好?她是不是该吧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胡问静笑了:“胡某要建公立学堂。”

    ……

    胡问静忽然脑抽一般要建立学堂的消息震惊了一群手下。

    “这学堂可不怎么好搞。”林夕慢慢的道,她每天和妇女孩子打交道,看似轻松,其实烦心无比,小孩子的事情多到想不到。

    其余人也纷纷劝:“师资力量也不够。”为了能够让各个农场中的孩子都能识字,他们已经竭力的招募夫子了,可是这年头有点文化的人要么是门阀公子哥儿,要么是曾经是门阀公子哥儿,一心想着刷声望当官,能招聘到的夫子水平有限,很多以前就是个陪读书童或者丫鬟什么的,就这扫盲都勉强的水平竟然还不太招得到。能够识字算账的人都去各个商号酒楼当掌柜当账房了,为什么要到农庄当夫子?

    胡问静挥手:“胡某有夫子啊。”

    去泰急忙站起来,团团作揖:“小道能够找到十几个夫子。”道家的人、信众都是识字的,交个扫盲班还是没问题的。

    胡问静得意了:“胡某想过了,夫子的工钱,印刷课本,哪一样不费钱?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胡某为什么不多招几个学生?为什么不扩大教育规模呢?教育必须产业化!”

    金渺小心的提醒:“去泰道长可以找到十几个夫子,可是不够用啊,荆州这么多城市,每个城池分一个都不够……”一群官员点头,一个学堂至少要有三五个夫子,不然肯定忙死。

    胡问静拍案几:“农场的百姓从早忙到晚,一群夫子就上几堂课,还不用批改作业,不惭愧吗?夫子们必须向农场的农民伯伯看齐,一个人教两百个学生,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不能停。”

    去泰大汗淋漓,急忙提醒:“这夫子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同样和疲惫的……”

    胡问静乜他:“胡说八道!学生家长才是脑力劳动!胡某自从问竹读书后脑血管都崩裂了好几根了,哪个夫子有学生家长辛苦?”

    小问竹撅嘴,然后又笑,我就是熊孩子!

    一群手下小心的看胡问静,歪理!无视夫子的付出!垃圾家长!怪兽家长!满口胡言,纯粹是为了剥削夫子的劳动力而胡说八道!

    胡问静鄙夷一群手下:“你们懂什么?胡某只要开设公立学堂,好处多得数不清。”

    “自古以来百姓最关心的除了吃饭就是读书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士农工商,谁不想通过读书跨越阶层成为人上人?所以胡某只要开公立学堂,这荆州的百姓肯定踊跃的把孩子都送到了学堂之中。且别说孩子在胡问静的手中成了人质,百姓不得不老实听说,只说胡某不断地给孩子们洗脑,个个都把忠于胡某当做人生唯一使命,只要等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在荆州就是胡某的江山了,谁都夺不去。”

    金渺瞄了一眼向德宝,这计划起码要十几年,靠谱吗?向德宝坚决摇头,完全不靠谱,就是纸上谈兵!

    胡问静继续道:“这是长远的利益,还有眼前的利益。”

    “胡某在荆州执行严刑峻法,百姓压力太大,再压下去说不定真的就造反了,必须让百姓感觉到有光明的前途,不愿意造反。”

    “若是百姓们的子女可以就学念书,熬一熬就能成为人上人,百姓为什么要造反?胡某这荆州就和谐稳定了,知道这可以省下多少钱多少精力?”胡问静怒视一群手下,以为维持和谐社会不要钱啊?孩子们没有未来的社会是没有光明和前途的!

    金渺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么,这学堂的束脩是多少钱?”

    贾午笑出了声,对众人真是鄙夷极了:“怎么可能要钱?当然是免费啊。人来的少了,怎么能够实现问静的目的?”她看着莫名其妙的众人,抿嘴笑着:“问静明着教书育人感化百姓,其实玩一手培养死士,这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是厉害啊。”

    一群手下呆呆的而看着胡问静,是不是该吃药了?

    胡问静擦汗:“这学堂当然是要收束脩的,而且要收200文。”

    贾午不笑了,恶狠狠的看胡问静:“为什么不免费?200文能够让你发达吗?知道人心值得多少钱?”

    胡问静小心翼翼的道:“要是我说,免费的学堂没人在乎,高假的学堂人人珍惜,你信吗?”

    贾午大声的道:“不信!”

    “不信就对了!”胡问静鼓掌,不好忽悠了,怎么办?

    ……

    翠花一家的故事传遍了江陵城。

    有人笑着道:“听说了吗?有个贪心的家伙想要那女儿的月钱,结果官府烧了他家,全家送去挖矿了。”

    有人回答:“当然听说了!那个家伙真是混账啊,卖了女儿还想要人家的月钱,真是活该全家挖矿。”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