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第184章 Duang !司马家的鹿丢了没有?(第2/5页)
招手。
最靠近县衙大门的百姓会意,有人小心地靠近县衙大门,附耳道门缝前,县令用比蚊子声大不了多少的声音道:“只要明日再送中央军一些粮草,敲锣打鼓送他们离开,本县所有百姓自然安然无恙。”这些话都是废话,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出什么意外,或者那些中央军将领忽然想起门阀没有出现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那靠近大门的百姓会意,转身附耳在其余百姓的耳边,低声的传话。
衙门外数千百姓人贴人,嘴贴耳,一传十,十传百,飞快的将县令的言语传了开去,黑暗中唯有嗡嗡的一片声响,好像寒冷的冬天还有一大群蚊子飞过。
传到最后一人,那人茫然极了:“什么?去军营敲锣打鼓不让他们睡觉,他们就会投降了?你们脑子没病吧?”这句话再次从最后一人向前传达,传到了县令的耳边:“县里的猪都病了。”县令怔怔的听着,猪瘟关此刻p事?难道想着送病死的猪肉给那些中央军士卒吃,然后毒死了他们?那县令打了个寒颤,急忙道:“使不得!老实回家待着,到明天就没事了!”
长街上最后一人更茫然了:“明天都死了?谁死了?”
黑暗之中,县衙之前,数千人认真地传着话,一句话好像怎么也传不清楚,往往复复无有尽头。
天亮的时候,中央军拉着大量的粮食和猪肉鸡肉出了浚仪县,所有的士卒和百姓都眼角含着幸福的泪水。
县令激动极了:“今日一别,他日恐再难相见,劝君更饮一杯酒,东去东海无故人。”举杯一饮而尽。
崔都尉老泪纵横,拿起酒杯,打死都不喝,谁知道喝了之后会不会口吐黑血,将酒水洒在了地上,哽咽着道:“诸位乡亲父老放心,我等一生都不会忘记了这个城市的。”
县令与一群百姓当场就哭了,忘记了才好,千万不要记住我们。
众人依依惜别,终于分道扬镳。
浚仪县百姓毫不犹豫地回家睡觉,昨夜一晚没睡,今天必须补睡眠。
浚仪县县令奋力提笔写公文:“……已经喜送王师……”给附近的陈留县的公文是必须的,不然陈留县不知道他们平安无事,说不定吓得成为空城,但是言语要含糊,万万不能直言,不然公文落在了中央军的手中很容易掉脑袋的。
中央军将士目送浚仪县百姓消失在视线尽头,一群将领个个脸色不好,浚仪县的百姓热情的过了分,一定隐藏着重大的阴谋,但是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一时之间想不出来。
一群将领毫不犹豫地下令提高警戒的等级,一切按照应战的状态,斥候远处二十里,严密检查所有的山林,堤坝,道路,千万不能中了敌人的诡计。
黄都尉脸色铁青,打死没想到出了胡问静的地盘反而更加紧张了。李都尉皱眉,是不是因为其他百姓不知道他们要投靠司马越,所以看到三万大军吓得发抖?
崔都尉认为若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全军竖白旗,但凡靠近城池远远地就开始欢呼‘东海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就不信这样了还会被人误会。
一群将领别无他法,一齐点头同意,但愿平平安安的在定陶与司马越相遇。
有将领皱眉道:“东海王殿下怎么还不派人与我们接触?”在荥阳郡都知道冒险接触他们,为什么进了兖州反而不理睬他们了?
其余将领摇头,贵人事多,谁知道又怎么了?一个将领忽然道:“我知道。”
众人一齐看他,那将领缓缓地道:“以前叫人小娇娇,如今叫人牛夫人。”
众人瞬间领悟,没到手之前自然要百般的迁就跪舔,到手之后谁还在乎。
一个将领大骂:“马蛋!”司马越真忒么的不是人啊,眼看三万中央军到手了,立刻不在乎了。
崔都尉脸色惨然,慢慢地道:“新人进了房,媒人扔过墙。崔某倒是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司马越会做得如此的毫不掩饰。”一群将领点头,投靠司马越之后多半会被明升暗降夺走兵权,但一般这个过程会比较温和以及漫长,怎么都要好几年,考虑到司马越立马就要与胡问静开战,这个过程还会更加的漫长,搞不好仗打完了还没有开始换血,一群将领倒是不在意司马越当了皇帝之后给他们封爵,然后一脚踢了他们,他们投靠司马越不就是为了在朝廷当个大官,脱离该死的军队吗?但司马越此刻的行为已经暴露出了他不懂规矩,心胸狭窄,自以为是,只怕等不到司马越当皇帝他们就会被司马越踢出军队。
黄都尉脸色铁青,该死的,早知道就去投靠司马骏了,但是此刻已经无法回头。他厉声道:“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必须抱成一团,绝不落下了一个。”
众人点头,坚决抵制司马越撤换任何一个将领,也不接受司马越派人进入军中。
李都尉看着前方,前方乌云盖下去。但是所有将领只需要看他的神情就知道李都尉担心什么,司马越会不会来硬的,杀掉了所有的将领?
一群将领冷笑着,没有提防自然是要倒大霉,此刻有了提防哪里还会在意。
崔都尉道:“前面就是陈留,大军在陈留外修整十日。”一群将领点头,大军远行疲惫,又吃了许久的野草,说什么都要好好的调整身体,准备迎接大战。
……
定陶。
王澄看着消息,呵呵地冷笑。这胡问静果然浅薄得很,一招一式都被人看穿了。他淡淡地道:“高呼东海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全军打白旗,诈降,可惜却驻扎在城外,不肯入城,全军戒严,这谋逆之心路人皆知,胡问静果然不过如此。”
王敦微笑,他其实也是偏向于认为这支军队是胡问静的诈降大军的,不过他确实也不在意这支军队是不是真的诈降,只要不是琅琊王氏的军队,这支影响平衡的军队就不该存在。他笑道:“阿平也起了杀心了。”胡问静派这三万人进兖州果然是败笔,只要己方有备,这深入己方境内的三万敌军就会有来无回,就连平时有些懦弱的王澄都毫不在意这支军队。
王澄微笑着,心中有些不忿,他是琅琊王氏的主支子弟,他高贵无比,他为什么要冒险?他当然要以稳健为主。
王衍看着消息,微微皱眉,胡问静多半在这支军中,但此刻竟然在陈留停下了,这是想要干什么?
王敦看着地图,道:“还能干什么,她想等更多的勤王大军到达定陶。”天下皆知琅琊王氏的大军就在定陶,无数门阀的勤王军不断地向定陶汇聚,此刻盟军总数已经接近十万,可谓是兵强马壮,丝毫不惧怕三万中央军。
王敦冷笑着,当然,若是任由三万中央军在十万门阀联军的内部突起杀戮,十万门阀军的毁灭也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情。
王衍缓缓地点头,胡问静过早到了定陶很容易暴露出破绽,等勤王军都到齐了才符合胡问静的利益。他在心中飞快地推算着时局,还有哪些大门阀的勤王军没到?似乎颍川荀氏的大军还没有,颍川荀氏这是想要坐看他们与胡问静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一举成为天下最大的门阀吗?王衍心中冷笑着,蠢货,若是他一举击溃了三万中央军,声望一时无两,颍川荀氏算老几?至于两败俱伤更是莫名其妙,他说不定能够吸收中央军的败军,吞并其他门阀的军队,实力更上一层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