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第202章 农庄制不能包打天下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第202章 农庄制不能包打天下(第3/4页)

门阀,琅琊王氏没这么容易倒下,更能威慑心存不轨的支脉子弟,我琅琊王氏的主支根深蒂固,怎么会因为区区一次战败而崩溃?”众人点头,有王敦挡在前面,睡觉都安心一些。

    那人道:“第三,是必须召集各个支脉的子弟共同卫护王阀,支脉的健仆、死士、钱财、粮草必须立刻交出来,若是谁不肯交出来,那就让王敦率兵灭了这背叛祖宗的畜生。”一群人点头,有未定主支地位的大义在,王衍难道还能反对?

    那人对着一直默默坐着,一言不出的王衍拱手,道:“这最后才是建立新军,为王澄报仇。”

    一群王氏子弟捋须的捋须,点头的点头,微笑的微笑,一齐对王衍道:“这才是最全面最可行的办法,只要按照这个办法执行,我琅琊王家无忧矣,很快就能为王澄报仇雪恨。”

    王衍平静地望着数百个琅琊王氏的主支子弟,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想要为王澄报仇,个个都是王八蛋。可是他却不能发作,他是琅琊王氏的阀主,可是当琅琊王氏所有的主支子弟都反对,他难道还能一意孤行吗?他只能心里藏着恨,温温和和地道:“不错,这才是我琅琊王氏兴旺的麒麟儿!”

    ……

    某个村子里,一个农民想要修补坏了的锄头,一瞅,铁匠铺关门了。那农民笑了,还以为铁匠勤快,没想到大中午还在睡懒觉。他用力的砸门:“赵铁匠,开门了!”砸了半天没人应答。

    隔壁的人探出脑袋,道:“赵铁匠被门阀老爷带去县城了。”

    那农民傻眼,县城?那谁给他修补锄头?

    ……

    某个县城。

    有人惊呼出声:“什么?铁锅的价格涨了三倍?你丫以为这是猪肉啊,说涨就涨!”

    铁匠铺子里的学徒懒洋洋地道:“别嫌贵,这铁锅以后还得涨价。”

    那买锅的人气乐了:“凭什么?”

    铁匠学徒真诚极了:“因为我师父被门阀老爷带走了,我不会做铁锅,这铺子里的铁锅卖完就没了。”

    ……

    某个书房内,一个门阀贵公子冷冷地看着铁矿的价格,没想到竟然涨了三倍了。管家无奈极了:“如今所有门阀都在做铁甲,这铁矿就成了稀缺货,价格自然就涨了。”

    那门阀贵公子冷冷地道:“所有门阀?”怎么可能是所有门阀,豪门大阀才有购买铁矿制作铁甲的必要,小门阀老实一边待着去吧。他看着管家,信口雌黄,是不是该敲打敲打这个家伙了?

    ……

    某个小镇子中,一个小门阀阀主催促着铁匠道:“你要多少工钱只管开口,要多少帮工也只管说,我只要铁甲!越快越好!”铁匠赔着笑脸:“行,没问题。”开高价?他怎么敢?别看今日门阀求着他,若是他敢露出一丝的猖狂,明日就是门阀杀了他全家。

    那小门阀阀主催了一番,又急急忙忙地去自家的商行,一进门就开始吼:“别管铁矿和生铁什么价格,有多少要多少!”他看着一群商行的人不以为然的眼神,很清楚这些人在想什么,无非是就这么一个小镇子的小门阀也敢想着加入天下大战,乱世之中取功名,不怕脑袋落地吗?

    那小门阀阀主心中冷笑着,这群人一辈子只是伙计是有原因的,因为蠢啊!他是小门阀没错,他只能在一个小镇子里嚣张跋扈,出了镇子就没人把他当回事也没错,若是他敢投身轰轰烈烈的天下霸业肯定全家人头落地更没错,可是他的目标不是天下霸业,不是出人头地,而是那几副铁甲啊。若是天下大乱,贼人定然大起,他有铁甲在手,保家护院的效果那是杠杠的啊,只有他杀贼,没有贼杀他。若是天下太平,能够借此机会打造铁甲而不担心被朝廷清算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太平盛世和乱世就像是一个车轮子,永远不停的轮流,能藏几副铁甲流传子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救了子孙后代的性命了。

    那个小门阀阀主想得很清楚,铠甲不要多,只要十副铠甲就够了,这个数量就算被朝廷查到了也不会丢了脑袋,但是刀剑不妨多打造一些,空有铁甲只能拿着菜刀就太狗血了。

    ……

    时间已经是三月底,豫州大部分郡县已经根据朝廷的号令,执行了全员农庄制,所有田地一律充公,所有百姓进入农庄干活。

    某个县城的农庄第二十八支队的田埂上蹲着七八十个人,男男女女有老有少。

    地里的杂草长得老高,众人仿佛没看见,只管晒着太阳聊天。

    第二十八支队的支队长以前就是这个小村子干得最久的佃农,对农庄一无所知,不仅仅他不知道,县里也不知道,听说郡里的大官也不知道,只知道把所有的田地都没收了,以前的田契全部作废,门阀老爷全部跑了,佃农不叫佃农了,叫做农庄社员了,然后就是所有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其余的全部不知道。

    这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不到百来口人的小村子在县里的位置并不算偏僻,距离县城不过二十几里地,县里的人拔腿就能到。以前经常看到县里的衙役下乡征收税款,但这些时日县令好像忙得很,也不见衙役下来了。

    老佃农,不,现在是支队长了,支队长说,那是因为县里忙着准备打仗。

    村里的人也不在乎打仗不打仗,他们只管种地吃饭。不,以前是种地、吃饭,现在是偷懒、吃饭。

    这地是公家的,这吃饭是大锅饭,为什么还要努力干活?种的粮食是公家的,所有人都有份,吃饭的时候却是所有人都一样的,那不是干得越多越吃亏吗?

    第二十八支队的农庄社员们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从开春到现在,这田地一直都荒芜着,谁有心情管地里的活计,每天晒太阳,然后放开肚皮吃饭不好吗?

    不管支队长怎么骂,一群人就是不干活,反正每天都有饭吃,为什么要干活?又不是吃支队长的,支队长抱怨什么?

    七八十个社员兴高采烈地望着头顶的太阳,又到了吃饭的时间了,每天晒晒太阳就有饭吃,真是幸福啊。

    “走咯,吃饭去了!”众人欢呼着跑进了农庄的食堂,却看见锅子里什么都没有。

    有社员立刻怒了:“怎么没吃的?”

    有社员挽起了袖子大骂:“累死累活,竟然不敢饭吃,这还有天理吗?”

    众人大声地喝骂着,支队长走了出来,厉声道:“闭嘴!”

    一群社员一点都不在乎,依然骂骂咧咧的,没饭吃就是错,谁来都没用。

    支队长厉声道:“粮食都吃光了,你们还想吃什么!”

    一群社员嬉皮笑脸地道:“怎么会吃光呢?这门阀老爷家不是有很多吗?听说门阀老爷家有好几个高到天上的粮仓,粮食一辈子都吃不完。”

    农庄实在春节后建立的,到心在也就三个月不到,怎么可能吃光了门阀老爷家的粮食呢,一定是瞎说。

    有人骂骂咧咧:“王八蛋,加入农庄还没饭吃,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其余人也骂着:“农庄就是白吃饭还给钱的地方,别欺负我们不懂,我们都知道!”

    支队长冷冷地道:“县里官老爷就给了这么点粮食,你们想要粮食,找官老爷要去。”

    一群社员哪来敢找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