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250. 机智的长安百姓的生活 大势如山(第3/4页)
有五个出口,萧关和大散关在胡人的手中,金锁关潼关武关要么在胡问静的手中,要么通胡问静的地盘,他们能够去哪里?只要长安的七万中央军齐心合力,打造各种攻城器具,一定可以在粮尽之前打下五个关卡中的任何一个,但是那毫无意义。关卡之外要么是大量的胡人,要么是胡问静的大军,他们只是从一个困局走向另一个困局而已。
那个将领道:“从长远看,我们只有投降胡问静,没有其他出路。”一群将领无奈点头,不论是关中的悲剧,还是整个天下的大局,投降胡问静都是唯一选择,只是胡问静这家伙毫无风度,一点不把带着大军投降的将领当回事,竟然直言要架空了一群将领,打散了中央军重新整编,曹操要是这么没风度哪里还会有五子上将。
那个将领继续道:“其实,投降之后当个拿俸禄的无权官员其实也不错的。”他看了一眼众人,道:“我们其实都没什么能力。”
一群人面红耳赤或怒目瞪他,但偏偏无话可说,真话伤人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真话,在中央军当了小半辈子的五六品将领有个p的能力。
那将领道:“我们这些人不是豪门大阀的子弟,没有家族背景,读书也不怎么成,写不出华丽文章,眼光也不怎么好,若是当日在洛阳的时候选择跟随胡问静,此刻只怕已经是威风八面了。”
一群怒目瞪他的将领立刻安生了,放弃胡问静而投靠司马骏彻底暴露了他们在战略上的无能。有将领想要辩解,若不是司马骏病死了,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可是却没有说出口,司马骏一直不露面透露出来的复杂信息他们完全没有一丝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的以为司马骏不愿意牵涉到内斗之中,就这脑子也敢自称有眼光?
那将领继续道:“我们只能老老实实投降胡问静,等待做个闲职的官员,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若是这次征讨胡人的过程中表现得好,能够被胡问静看重,也不是没有重新起复的机会。”
一群将领点头,胡问静手中缺人,若是他们真有本事,胡问静终究要用他们的。
那个将领道:“若是大家都没有意见,明日天明之后我们就竖起胡问静的旗帜,效忠胡……陛下,在长安城中征召百姓与胡人决一死战。”
一群将领或点头,或长叹,或无语,胡问静釜底抽薪,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众人缓缓散去,一个将领看看左右没人,扯住了三五个好友到了一边,低声道:“投降胡问静只有死路一条。”三五个好友大惊失色。那将领低声道:“长安城粮仓被烧,几十万长安百姓十余万大军尽数断粮,胡问静能够养得起这么多张嘴?谁不知道这些年天气越来越冷,土地越来越干旱,北面数州几乎绝收,中原地区也有影响,胡问静哪来这么多的粮食养几十万长安百姓和十余万大军?”
好友们脸色发黑,缓缓点头,对胡问静而言就是忽然多了几十万人要吃饭,而且至少要坚持到明年的收获季节,胡问静真的有这许多粮食?
那聪明的将领低声道:“胡问静大肆推动集体农庄制,我是不懂农事,但土地归农庄了,佃农变成社员了,这地里就能多长出东西?我是不信的。”好友们纷纷点头,他们都是小门阀出身,家里有屋又有田,虽然不会种地,但是知道每年正常年景中地里的产出几乎是恒定的,种稻子亩产就是120斤上下,绝不会因为变成农庄的田地就变成1200斤了。
一个好友冷笑着:“不过是翻版的屯田制而已。”众人对胡问静的集体农庄制度完全不了解,只听谣言不过是胡问静换了个办法充公土地,与屯田制也没什么大的区别。
那聪明的将领低声道:“胡问静没有办法让我们有饭吃,这是其一。”
“关中至少有几十万胡人作乱,谁来平定?谁来流血牺牲?是胡问静的嫡系流血牺牲,还是我们?我料吾等平定了泾阳县的胡人作乱之后,胡问静定然命令我们再次进攻关中其余胡人,直到平定整个关中的胡人作乱。届时她自称有粮食在手,我们听是不听?如此下去,我等不过是在屡次作战之中消耗殆尽而已。”
好友们悲愤极了:“对,就是这个道理!”有人嘿嘿冷笑:“好一个借刀杀人!”有人咬牙切齿:“胡问静就是想要用粮食威胁控制我们,让我们在战争中消耗兵力,直到全军覆没。”
那聪明的将领低声道:“其实我们可以得到粮食的。”
几个好友一齐看他,他继续道:“长安是没粮食了,但是其他地方有啊,胡人杀光了关中百姓,这粮食可还在啊。”一群好友恍然大悟,胡人肯定会吃关中百姓存储的粮食,但一年份的粮食怎么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吃光的,只要他们动作快,杀了胡人,就能从胡人的嘴里夺下粮食,也不需要有很多,只要能够让几千人坚持一两年,他们就可以卷了粮食在关中寻个角落悄悄种地,等到明年收获的时候自然就走上了良性循环。
那聪明将领继续道:“我们可以解救一些百姓,然后脱了军服,混在他们中间,只说我们也是百姓,若是胡问静杀光了其余胡人,找到了我们,难道她还会屠杀一群自力更生的百姓吗?等多就是命令我们加入杀贼的队伍,只是且不说我们就多活了好几个月,只说那个时候胡人说不定已经被平定了,我们又有什么危险。”
一群好友认真点头,听到这里终于听明白了那聪明将领的全部计划,所谓的计划就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管外面打死打活,在一小片地方称王称霸,然后坐等局势平静之后被朝廷收编。
一个好友大声地道:“好,就这么办!”反正投靠胡问静也不能得到高官厚禄,成为土匪山贼也没什么损失,而且土匪山贼被招安后成为抗胡人英雄的可能性极大,反而有可能当个小官员。
几人脸上焕发着对未来的希望,眼中精光四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个好友低声问道:“那么,选择哪一个地盘作为根基呢?”占山为王要有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就没听说过在平坦的没有一点点峰峦的保俶山占山为王的,落草为寇需要有无边无际的荒凉黄土地或者草原,官府想要找人都找不到,可是这两点在长安附近乃至整个关中平原绝不合适。
那聪明将领咬牙道:“去黄龙山,去陇山,去秦岭!关中四周有的是崇山峻岭。”
一群好友兴奋的脸上露出了难色,北面的山区都在新平郡、北地郡,那是胡问静的地盘,西面的山区要么是胡人进来的陈仓城附近,要么是扶风郡的地盘,怎么看都不可能去,那就只有南面的秦岭了,想想秦岭的地势,难道要去终南山建活死人墓?胡问静会不会跑来这里杀胡人啊?他们不会一辈子种地了吧?
……
征西大将军府的将领们聚集在一起,众人埋头看地图,想要打泾阳县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渡河,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若是动用小船渡河,只怕到明年还没能过河。
一个将领道:“我去征集船只。”渭河在冬天枯竭,水势不大,找个水浅的位置拉着绳子徒涉过河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大冬天全身湿透过河只怕要送掉了小命,怎么也要征集几百一千艘船,一次性投放几千士兵,那才有可能在对岸站稳脚跟,不然就是给胡人送菜而已。【注1】
另一个将领道:“速度要快,要突然,不能给胡人发现。”若是被胡人半渡而击就搞笑了。
其余将领点头,胡人此刻只想着围攻泾阳县,未必会有准备,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