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立于亿万生命之上》 287. 目标!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好地呀方……(第2/5页)
道门之中有不少懂得机械的人,也关心民间疾苦,不然怎么会有人拿的出新式的铁犁呢?去泰只是粗略看了一眼就知道胡问静的曲辕犁思路极其的漂亮,可以解决好些现有犁的问题,纵然胡问静图纸上的犁画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打开了曲辕犁的思路,道门有的是人才可以画出更合理的犁。去泰绝对有把握在数日内搞定新的犁,以及通过实践进行验证。
胡问静看着众人离开,心中有些无奈,她其实还想做医用空心针,以及青霉素。有了这两个东西世界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只是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农业,她不能同时又想有农业又想有医学,取舍之间她只能暂缓医学。
胡问静摸着下巴,道:“或者本座可以直接找几个铁匠研究空心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她是怎么都搞不定空心针了,但是说不定在铁匠眼中只是小意思,当然,她没指望铁匠能够做出极细的空心针,只求能够比静脉细就行了,这个要求应该不算高吧?实在不行就算用灌沙铸铁法也能搞定很粗的空心铁针了。
胡问静想了想,心中还是有些不安,现代的空心针的材料不会是钢或者其他材料吧?那就只能抓瞎了。
至于青霉素她倒是有些记忆,偶尔看些无聊的日剧还是很有帮助的,日剧《仁医》中的土制青霉素的办法她心中有些印象,关键点无非是培养基、青霉、过滤吧?她努力一把可以自己搞定。
眼看天色已经亮了,胡问静长长叹息:“为什么就没有带个笔记本穿越呢?”然后身形一闪出现在一个稻草人之前,下一刻秸秆纷飞,沉闷的打击声向四周扩散。
去泰出了皇宫,眼看四下无人,他立刻揪住那献新式犁的道门核心,眼神之中怒到了极点:“你疯了!你想害死整个道门吗?”
那道门核心莫名其妙,他哪里错了?
去泰闭上眼睛,深呼吸,道门的人一心求道,与世俗接触得少,与朝廷之内的奸臣更是毫无接触,完全不懂人心的可怕。他缓缓地道:“你随手取出新式犁的图纸,是想在陛下面前露一手?”其余人不用那道门核心回答,都这么看。皇帝前一秒问新式犁,下一秒臣子就拿出了新式犁,这效果杠杠地好,充分体现了爱国爱民,一心为百姓考虑的心思,皇帝陛下一定高兴极了,若是人人都像此人一般心中记挂着农业和天下,农民个个都有万顷良田,天下人人安居乐业了。
去泰叹了口气,真是一群单纯的人啊。他问道:“你们知道揣摩圣心是大罪吗?”一群单纯的道门核心一怔,好像听过这个说法,但是这不是奸臣专用的吗?去泰冷笑:“为什么揣摩圣心是大罪?知道了陛下的心思,早早地做准备,陛下伸出左手,立刻就递上茶杯,陛下再伸出左手,立刻递上毛巾,陛下不用说就能被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不好吗?”
一群道门核心就是这么想的,那些门阀贵族,那些地主老爷,那些县令等等的仆役谁不是这么做的?又有那个仆役没有被夸奖?
去泰叹气,道:“若是有人知道了陛下要去某个酒楼,提前安排了人告御状怎么办?提前安排了政敌出丑呢?或者……”去泰冷冷地道:“……提前安排了刺客呢?”
一群道门核心人士大汗淋漓,竟然这么复杂?与日常生活习惯怎么差距这么大?
去泰没有继续说下去,揣摩圣心若是只这么简单就好了,更大的问题是在国家政策以及太子人选上的提前预判和站队,这些行为不仅仅会影响皇帝的心意,更会影响皇帝的布局。比如若是有人猜到胡问静要改进铁犁,大规模垄断铁矿,会如何?若是有人猜到胡问静要御驾亲征,提前修建道路,却被其余心怀叵测之人猜到,而后刺王杀驾呢?去泰冷笑着,刺王杀驾其实很容易的,若是提前知道胡问静会到安阳,在安阳最大的豪宅之下挖个地道,潜伏几百死士,干掉胡问静的几率立刻超过百分之五十。
去泰看着一群单纯的道门核心人士,不想再这个问题上继续吓唬他们,他继续说另一个重大失误。
“你拿出新式犁,却说犁还没有完全成功,试验的范围有限,又算什么?不成功的产品就无法推行各地,说一堆废话除了表现你已经开始提前安排而邀功,还有什么意思?你既然在实验,为什么不上报朝廷,为什么不向朝廷要更多的资源解决实验的问题,为什么藏着一直不说?你拿出一张不能定型推广的图纸除了让陛下认为你阿谀奉承却不懂做事又有什么效果?”
那道门核心人士大汗淋漓,他多少是有点想要突出自己的能干的味道,不想却失误了,上位者完全不看心,只看结果。
“陛下要的是结果,结果,结果!不是吹牛和拍马屁!”去泰愤怒地看着那个核心人士,拿出一张没有成功的图纸还有无数其他后果,但是都比不上让皇帝以为道门揣测圣心和品德低下的后果严重。
去泰看着一群道门核心人士,厉声道:“我们道门在陛下的心中的定位依然很模糊,此刻是成为工部核心的重大时刻,万万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一群道门人士点头,若是能够成为工部的核心力量,道门就能轻易地借助朝廷的力量打击佛门。
众人下定了决心:“这次的农具改进和推广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天色刚大亮,去泰立刻安排众人去找工匠制作新式犁,又急急忙忙地飞鸽传书给各地的道门:“……陛下以农为本,此刻是我道门为了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刻。”言语之中没有一个暗语,只是一味的歌功颂德,不怕落到了其他人的手中。但道门中人自然懂得如何体现“以农为本”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去泰看着最后一只信鸽飞出了掌心,松了口气,这才睡下,他实在是有些倦了。迷迷糊糊之中,去泰一直在想,在胡问静的心中到底对道门是如何定位的,又对佛门是什么看法?去泰哪怕在睡梦中依然长长地叹气,这佛道之争很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啊。
……
上万中央军终于还是开始了军屯,但分成了三队,一队耕种,一队修整,一队军训,每十日轮流。
对这个狗屎一般的“调和油”,胡问静本人都嗤之以鼻。
“垃圾!垃圾中的垃圾!”
要么就是军屯,要么就是军训,哪有三分之一军屯的道理?就不怕既不能好好种地,也不能好好军训?
但胡人正在积蓄力量,司马越等人近在咫尺,粮食危机又迫在眉睫,胡问静只能安排中央军种地。
“从好的放心看,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轮流种地,也比从其余地方调粮食要节约了好几倍。”回凉炜千等人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安慰胡问静,运粮损耗的人手和粮食太过严重,当地军屯只怕是唯一的选择。
胡问静脸色很是不好,下级拍马屁的言语万万不能信。她恶狠狠地拍案而起:“不就是增加地里的粮食吗?本座就不信搞不定!”
……
兖州东阿城外。
一个货郎走进了某个小村子,大声地吆喝着:“卖货咯,卖货咯!”
村里的人立刻涌了出来,刚过完年,家家户户都不缺物品,纯粹是看热闹,听八卦,村里的人大部分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二十里地,对外的消息渠道就来自货郎了。
那货郎笑道:“八卦?倒是有一个。”一群村民兴奋地期盼着,最好是宰相的女儿嫁给了住窑洞的落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