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天生好命(穿书): 34. 第 34 章 同去镇上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真千金她天生好命(穿书)》 34. 第 34 章 同去镇上(第1/3页)

    众人知道沈千流离开,都看向他,桌上的饭菜都不香了。

    尤其是牛牛,紧紧捏着筷子。

    一个多月的相处,都有感情了,沈千流经常进山打猎,带回来的猎物都吃了。

    沈千流见牛牛想哭,安慰一番,拿起筷子,笑着对俞临江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吃了我配的药,你的病就彻底好了,我也该离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他的使命是为沈家报仇。

    沈千流清楚,俞临江更是清楚,赞同道:“你说的是。”

    苏青蓉不免伤感,多年后才有故人的消息。

    她把沈千流当自己的孩子看,唯恐沈千流在外奔波,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说了许多关怀的话。

    本来一顿庆祝宴,最后变成了散伙饭。

    裴舒捏着筷子,默默吃饭,并未说话。

    她早就知道,也早有准备。

    饭后,沈千流去东屋收拾东西,顺便给俞临江把脉。

    俞临江脉搏平稳,没有任何不适,沈千流嘱咐道:“把最后的药用完,你的毒就算解了,我先去京城安排一切,等你来,你要快些,不要让我等急了。”

    这个世上,也只有俞临江才能帮沈家。

    俞临江没说话,挪开床,拿开床下的一块砖,从里面拿出一个木盒,直接塞到沈千流怀中:“这个你拿着,去找沈家和苏家旧部,他们会帮你,一路保重。”

    沈千流疑惑,打开木盒,见是铜铸的虎符,不确定问:“这是当年苏家手里的那块?”

    怎么会在俞临江手中。

    苏家和沈家出事那会儿,俞临江才出生几个月。

    沈千流想了片刻,便知道了,一定是苏青蓉给他的。

    他想错了,虎符不是苏青蓉给的,而是俞大。

    他明面上是苏家的侍卫,暗地里是苏家的暗卫首领。

    苏家出事前,苏青峰把虎符给了俞大,让他带走苏青蓉,和不到一岁的俞临江。

    三人一路逃命,隐姓埋名,过了两年,风声不紧了,才绕路来了柳河湾。

    这些年一直很平静。

    两年前,在俞临江十五岁时,俞大把虎符给了俞临江,关于苏家的一切,也一并告诉了俞临江,那时候,他们以为俞临江要死了,若是再不知自己的身世,到了地下也是糊涂鬼。

    俞临江心中没有多少仇恨,因为没有经历生死离别之苦。

    在他的记忆里,俞大是爹,苏青蓉是娘,牛牛是他弟弟,他们是一家人。

    不过沈千流不一样,沈家被灭门时,他已然记事,所有的苦痛与折磨,他铭记于心,时刻不敢忘。

    苏家是武将,即便那人得到了苏家军,没有虎符,便不算真正的掌握。

    俞临江很想知道,没有虎符,那人是如何控制苏家军的。

    沈千流以为,此次去京城九死一生,谁知俞临江竟把虎符给了他。

    他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俞临江看出沈千流眸中的疑惑,解释道:“你若想为沈家冤情昭雪,就保护好这虎符。等我去京城,你再还给我。苏家军中有奸细,你去了京城好生查探,不可大意。”

    当年若不是奸细,误传信息,外祖父和舅舅又怎会指挥失败,战死沙场,最后被那人褫夺封号,贬为庶民。

    苏家人都死光了,贬为庶民又有何用。

    那人看似大度,实则彰显自己的仁慈,堵天下悠悠众口。

    不仅如此,他还杀妻灭子。心思狠毒,无人能及。

    沈千流也知道这事儿。

    不仅苏家军中有奸细,连沈家带的军队都有奸细。

    这是那狗贼一早就设计好的。

    到了京城,他定然要揪出奸细,施以极刑,让他们一个个都死在自己手中。

    几天后,俞临江的毒彻底解了,便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练一个时辰武功,然后开始读书。

    累了就帮苏青蓉和裴舒做活儿,晚上更是挑灯夜读。

    裴舒见状,不得不对俞临江竖起大拇指,如此自律的人,当真是状元之才。

    原书中,俞临江病死了,如今他的病好了,应该能高中进士吧,等俞临江高中,也是娶妻的时候。

    她也该离开了。思绪想远了。眼下要紧,俞临江如此努力,裴舒不得不佩服,暗叹一声,古代人都这么卷吗。

    当年她要是有这劲头备战高考,清华北大,妥了。

    可惜,她就上了重点本科,学的还是英语,来了这古代也用不上。

    早知穿书,她就把书通篇背诵了,痛苦也是一时的。

    裴舒受到俞临江的感染,也努力雕刻,等雕刻出惊艳的木雕,成为一代木雕大师,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呢。

    这日裴舒在屋内雕刻,听见牛牛和俞老头说话。

    她放下手里的活出来,见俞老头站在院中,和牛牛说话呢,走上去问:“爷爷,您怎么来了?”

    俞老头一脸愁容,看见裴舒,勉强挤出几分笑容,还有些皮笑肉不笑的。

    裴舒觉得这笑容牵强,迎着俞老头去了堂屋,给他倒了水,洗了水果送来。

    水果是山里的果子,俞临江进山时摘的,不知是什么果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俞临江知裴舒喜欢吃,去山里转悠时,经常带一些野果子回来。

    俞老头左右看了看,不见俞大和苏青蓉,就问他们去了哪里。

    裴舒知道苏青蓉在后院,俞大去了镇上,和俞二,俞三一起。

    这会儿还未回来,不过看了看时辰,也该回来了。

    裴舒仔细瞅着俞老头,觉得他是来找苏青蓉的。

    明知俞大不在,还问俞大。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做什么,裴舒略微一想,能猜出三分。

    俞三和柳翠花闹和离,一个非要和离,一个死活不肯。

    老宅那边鸡飞狗跳。

    树根和香草都被俞三带到镇上去了。

    他怕柳翠花发疯,伤害两个孩子。

    提起柳翠花,裴舒不觉扶额,头疼不已。

    这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时不时到你跟前蹦跶,伤害性不大,令人胃口全无。

    为了不和离,什么招数都用上了,一哭二闹三上吊,俞三却不为所动,坚持和离。

    俞老头估计也是怕了,想让苏青蓉劝一劝俞三。

    俞三执拗,却尊重苏青蓉。只要苏青蓉开口,他觉得,俞三就一定会听话。

    苏青蓉得知俞老头的来意,想了想拒绝了,见俞老头面容失望,瞬间苍老了许多,解释道:“爹,不是我不劝,您觉得三弟和三弟妹还有感情吗,都闹成这样了,捆绑在一起过日子,对谁都不好,三弟妹是闹腾的性子,迟早把家闹散了,还有香草的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