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真千金她天生好命(穿书)》 73. 第 73 章 有仇报仇(第3/4页)
容世子夫人站在一旁,听着儿子惨叫的声音,心疼得落泪,一面让下人手轻些,一面骂打容珂的人。
容珂心中愤恨,对世子夫人道:“娘,我觉得是宜川侯府动的手。”
裴洛功夫不错,一定是裴洛干的,这是给他妹妹报仇呢。
他做梦也想不到,是裴舒自己动的手。
容世子夫人也觉得是宜川侯府动的手,可他们没有证据,不能上门讨说法。
世子已经上了折子,可皇上没有惩治宜川侯府,也不知皇上在想什么。
实在不行,她就去找太后,让太后给她评理。
儿子受了无妄之灾,不能这么算了。
皇宫,养心殿。
武帝一身明黄里衣,坐在榻上,盯着宫女给他洗脚,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什么。
宫女要给他洗脚,不小心弄痒了武帝,武帝摆手让人下去,半晌又问刘钦:“你说,朕是不是太纵容容家了。”
容逊父子俩带着媒婆去裴家,竟要纳人家嫡女为妾,被人打出来不算,还写折子参宜川侯。
真是恶人先告状。
武帝思来想去,容家仗势欺人,就是因他的关系。
这些年,容家不就是仗着他和太后在背后撑腰,横行京城,且无人敢得罪,这才越来越猖狂。
容家该整治一二。
这事儿该让谁去办呢。武帝脑海中闪过沈千流的身影,这是一把好刀,若是用好了,或许可以除掉那几家。
他们知道得太多,利用当年功劳,胃口越来越大。
沈千流,沈家嫡子,温夫人好手段,当年竟然把他瞒过去了。
不过如此也好,沈千流回京城,定是为父报仇。
便让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吧。
武帝思绪万千,未等到想要的答案,再次看向刘钦:“你怎么不说话?”
“容家是陛下的外家,陛下想要他们如何,他们就该如何,老奴是个阉人,无亲无故,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不敢在陛下面前卖弄,还请陛下恕罪。”
刘钦也是人精,从不妄自谈论人和事,也不左右武帝的意思。
这才是他长久陪在武帝身边的秘诀。
武帝朗笑一声,穿了衣服去了慈安宫。
慈安宫太后也听闻了容家之事,正和徐总管抱怨:“这容逊也太过分了,竟让人家嫡女为妾,这些年,哀家和皇上太过宠他们了,让他们妄自尊大,目中无人了些。”
话落,武帝被人簇拥着进来,一众宫女太监纷纷跪下,给武帝行礼。
武帝摆手,让他们起来下去。
他走至太后跟前,笑问:“母后没睡?”
容太后深知武帝的脾性,此番前来,应该是为容逊父子的事,笑着道:“有心事,睡不着。”
于是把容逊和容珂的事说了,还说明日让沁阳王王妃进宫,她会约束一二,不会让武帝为难。
武帝满意,和太后说了会儿话,说着说着便说到裴舒身上。
太后可怜裴舒,便把裴舒的经历说了。
武帝感慨,经历这么多,却能逢凶化吉,可见是个有大造化的。
这些日子头疾频频发作,武帝感觉力不从心,便有立储之意。
他最中意皇子,表妹容贵妃是他的青梅竹马,他曾许诺容贵妃,将来她生了儿子,必将立为太子。
若立皇子为太子,容家权势势必要削弱,若如不然,将来容易造成外戚专权。
宋国江山动荡,这不是武帝愿意看见的。
“母后,若是立宜川侯府的女儿为太子妃,您觉得如何?”武帝问。
宜川侯府这些年日渐落寞,扶起来与容家打擂台,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陆家,不能置身事外。死水动起来,才能养鱼。
裴敏对皇子有救命之恩,皇子也曾向他提起,想娶宜川侯府的女儿为妻。
这或许是个机会。
太后不明所以:“宜川侯府嫡女,哪个嫡女?”
原配嫡女是裴舒,继室夫人生的也是嫡女。
武帝便说是裴敏,皇子的救命恩人,原配所处,外家禄国公府。
太后听了微微皱眉,笑着道:“皇子才十六岁,太子妃倒是不急,良娣可以选选。”
这是不满意裴敏。
她依然记得裴舒的话,裴家人心肠歹毒,多次谋害裴舒性命,有那样的家人,女儿能好到哪里去。
一个低贱的贫家女,也想做太子妃,野心倒是不小。
救命之恩,这救命应该查一查,是不是裴敏刻意为之。
说起救命之恩,也是在秋猎上,十岁出头的丫头,竟站出来拦着一头狼。
皇子身边那么多侍卫,哪里需要一个丫头保护。
太后越想越觉得裴敏做戏的成分多。
人一旦有了怀疑,便觉得这人处处可疑。
裴敏是佳慧郡主的好友,通过佳慧郡主描绘,太后对裴敏的印象很好。
如今吗,觉得裴敏故意接近皇子,故意出现在皇子跟前,好成为皇子的救命恩人,获取皇子的好感。
武帝听了这话,便知太后不满意裴敏,便问为何。
他记得太后挺看好裴敏的。
武帝和太后意见一致,不想太子妃娘家势力太显。为何这会儿又不同意了。
太后看出武帝的疑惑,说了裴老太一家与裴舒的恩怨,末了叹息一声:“你说,这家的血脉,能胜任太子妃,若是进东宫做妾,哀家也不同意。”
想到这里,把自己的怀疑说了,武帝本就,忙便命人去查。
不过查来查去,并未查出裴敏救皇子是安排好的,也就作罢了。
只是立太子妃一事,也不再提起了。
裴敏不知,因为裴舒一席话,太子妃的位置与她失之交臂,还被太后厌恶了。
她来到庄子上,名义上是养病,谁都知道,她是被侯府放弃了。
侯府选择了嫡女,因此,她在庄子上的日子不好过,被庄头一家欺负了,后来拿出地契,才令庄头安分了。
当然也只是表面安分,他们的卖身契并不在裴敏手中,自然不会真心对待裴敏。
裴敏后悔来庄子上了,要是不曾来庄子上,她便不会受气。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应该想法补救。回侯府找裴老夫人,她的人未必能进府。
裴夫人把她赶出来,就不会让她轻易回去。
裴敏想来想去,把主意打到皇子身上,若想见皇子,还要通过佳慧郡主。
裴敏想了又想,喊来贴身侍女,让她回京一趟,给佳慧郡主带一些庄子上的特产,并把自己最近的情况告诉她。
丫鬟也不想在庄子上,得了裴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