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210-220(第10/14页)

飘两个字,可落到实地,那就是人间炼狱。

    “豫州位于中原腹地,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一向高于其他各州。加之?今年风雨和顺,怎么忽然闹起了灾荒?”骞珪担忧道。

    骞氏就是出身豫州望族,甚至连崔定?的女儿?也嫁在豫州。不过随着骞珪三杰在凉州稳定?下来,又看李氏接连得三州,很有问鼎天下之?姿。

    骞氏族中人有一大半都已经迁往了凉州,剩下一部分则去?了其他军阀的管辖地,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么。因此骞珪倒不担心家中人出事,只是豫州毕竟是他故乡。若是遭受大荒大灾,总归是心里有些不安。

    李昀敲了敲桌子,叹气道:“豫州名门望族极多,大量田地早被世家之?人瓜分,属于私人田地少之?又少。

    李巍跃用流民席卷时,倒是把豫州抢了一遍,可也由此得罪死了那些世家。后来祝阿史得势,加之?张並虽然忠心于他,却也受到家族观念影响,因此上书祝阿史,有意让他跟豫州各地望族和解。”

    站在张並的角度从他自身来看,他也是世家望族出身,肯定?不愿意祝阿史学李昀对?这些家族动手,这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再从祝阿史的角度来看,他跟李昀又不同。

    李氏曾经显耀过,祖上当过皇帝的,虽然是数百年前了。可说出去?,那就是不是你祝阿史这种草根比的上的。

    加之?李复读书人出身,自带读书人名望,还有郑左生、崔定?这样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人背书。

    李昀这么搞,固然得罪了一大批的望族世家,可终究是有读书人替李家背书,也终究有人要说一句李家祖上好,所以投靠的人络绎不绝。

    可你祝阿史有什么?

    寒门子弟都看不上你,就别?提骞珪这种望族子弟。你再死得罪他们,那以后怎么办啊?

    祝阿史觉得张並说得有道理,因此就对?当时的豫州实行了宽松处理。虽然早就抢走的财物是不可能还给他们了,可豫州中的大量田地、房屋祝阿史做个好人没动了。

    也因为祝阿史这么做,豫州也老老实实承认了祝阿史的统治,一直没咋造反。当然豫州各地望族也不是东西,田地拿了,对?祝阿史看似也客气。真等祝阿史征兆他们的子弟入齐国当官,一个个就开始推诿。

    这里就出现了问题。

    之?前祝阿史的粮食还能维持,一方面是在洛京附近大量开荒屯田,还有就是兖州税收纳粮。豫州那边的粮食一直很少收上来,谁叫那里的田地都重?归那些世家望族,让这些人再给粮,那真是抠抠搜搜。

    现在祝钦逃入豫州。

    洛京已失,兖州被朱正占据,现在齐国小朝廷只能靠豫州税收了。

    那么问题来了,祝阿史都收不上来,祝钦一个没什么威望的少年人,怎么能收上来?而且朱正谋反带走了小二十万兵马,你齐国兵马都没多少了,人豫州各地望族也不怎么害怕你的屠刀了。

    叠加之?下,现在是齐国朝堂还有普通乡民、百姓手中一点粮都没有了,市面上拿出来卖的粮食价格一日?高过一日?,眼看吃一口饭要跟吃一口银子划等号了。

    骞珪想了下也就明白了,而后可惜道:“我骞氏中人大多离开了豫州,若非如此,我也可安排族中人开仓放粮。”

    “我已经嘱咐了孙亚,若是豫州出现逃民,只要到了洛京就都可接收。凉州目前不缺粮食,这些灾民倒也救得起,唯一担心的就是祝钦缺粮,张並此人善谋又毒辣,不知他会如何替祝钦渡过这次难关。”

    那些望族倒是有粮,可他们一定?不会白白给祝钦。至于去?买,祝钦一路奔逃,所带钱财是不少,可也禁不起这么消耗啊。

    李昀的担忧很有道理,因为随着时间悄然过去?,第一个重?大消息就传了过来。

    首先是嚠没按照约定?时间返回凉州,而且他在并州跟菱跃打起来了。如今他已经剿灭了通往晋阳大关的壶关守将?,更是将?菱跃死死拖在了原地没法?脱身。

    在菱跃跟他战事如火如荼之?时,石敬带着骑兵绕去?了晋阳大后方。在无?士兵回援的前提下,他马上就要攻破晋阳了。

    今晚命丧于此了

    宪嚠即将攻破晋阳这件事传到凉州时, 李昀当时刚刚跟骞珪确定了试验田产出的番薯斤两。

    一箩筐一箩筐的收成看得骞珪喜气洋洋。

    “主?公,这番薯收成果然可观。如今有了切实?数据作对比,那今年年会的时候就趁此推广, 明年的时候进行大规模普及了。”

    李昀也不在意番薯上的泥土, 选了几个掂量了下道:“也不能全种番薯, 另外凉州、司州跟雍州的乡民全没有种植番薯的经验。这样, 从扬、广二州找来的那些善种农户, 先让他们给咱们的农博士开个会,培训一下种植技巧,之后再由各地县令跟三老领头, 带着农博士往下教乡民怎么种。”

    骞珪自然同?意。

    也是这个工夫,锦衣卫急匆匆给李昀送来一份急报。

    “好?家伙!”李昀看?完激动得手都在抖。

    一旁的骞珪有?些好?奇, 李昀年纪虽小, 但人却极其稳重。唯一一次过于激动, 还是因为发现了番薯这种农作物。

    这回倒是第二次了。

    不等骞珪好?奇询问, 李昀直接开口, “我舅舅的西?山军快打下晋阳了。”

    并州治所乃是太原郡晋阳县, 宪嚠带着西?山军哪里不好?去,偏偏去了晋阳,他要做什么事骞珪不用多想就明白得一清二楚。

    骞珪也激动起来, “主?公, 事不宜迟,还请立刻下令让邓羌带兵前去接应!战机稍纵即逝,若得并州, 主?公大业不远矣!”

    李昀二话不说?就带着骞珪回了府邸。

    他就说?凉州到并州, 一般一个半月的时间怎么也到了。可宪嚠去后,到如今耽误了两月有?余, 也不传什么消息来,害得辛娘时常担忧。

    原来他这个舅舅是在故意隐瞒,在这等着他呢!

    急匆匆回府衙写了一封书信,十来只飞鸽当即从鸽笼飞出,同?时还有?数十传令兵也是日?夜兼程即可上路。

    双管齐下,既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也能保证书信的真伪。就算有?人想要在书信上做手脚,这么多路传递之下,要尽数截取绝对是个大难事。

    李昀相信依照邓羌的军事素养,只要他觉察并州有?变,一定会先行出兵。真要等到他的出兵命令才开拔队伍,这一来一回就有?些耽误了。

    虽然是这么想,李昀还是有?些紧张。

    随着并州战事的传来,李氏造反集团也是一连开了几次会,同?时关于那位并州牧公孙铎的各类消息也源源不断传来。

    而此时的并州。

    因为壶关告破,菱跃只能带着剩余人马一退再退,而后被宪嚠堵在一处不知名的山谷之中。

    如今虽然是九月末,这天气依旧热得厉害。大中午菱跃也受不住铠甲穿在身上带来的闷热,只能脱了衣物坐在一簇草丛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