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230-240(第11/15页)
筝、马贤、邓羌、孙亚等七人。
这秘阁众人之前可没听李昀说起过,这次确实给?范旭这些?人打了个措手不?及,立时极为认真地听了起来。
一听人选,他们就?知道?李昀觉得深思熟虑很久。
郑左生代表的是天下读书人阶层,骞珪既代表了骞氏也代表了氏族阶层,范旭能力不?俗,燕筝除了自身能力极为优秀外,也是李昀对燕氏的投桃报李,更是李昀一力主张女子入学且为官的旗帜。
马贤是原本的梁朝官员,随着李昀占据凉州也就?顺势投靠李昀。之后他一直忠心耿耿,更是在李昀与氐族打仗时,他与长子死?守金城郡,最终长子战死?。他入阁,则代表了从梁朝投入李昀麾下的那批官员。
而邓羌跟孙亚则是武将的代表,谁都知道?邓羌是陛下亲信,自然是陛下的人,孙亚则是代表半路投降李昀的武将派。
宣读秘阁人选后,李昀坐在高位之上开口,“以前处理各州各府的事宜,我们这些?人坐在州府后面的会议室中,不?仅没出?岔子而且办事效率极高。
我知道?朝堂之上以后争议会很多,但我不?是来听争议的!以后奉天殿正式上朝,你们有?事就?当堂提交六部,由六部部长当堂回应。
若无不?可,我理论都准奏。若此事有?争议,则将事务暂时压下送入秘阁,由我与七位秘阁长商议。一旦进入秘阁商议作出?决定后,则立即执行,后续不?再进行反复探讨与互相攻讦。
同样,事务送入秘阁后,先由七位秘阁长进行商议并给?出?解决方案,若不?能达成?一致则采取投票方案,同样选取多数人一方进行执行。我理论不?发表意见,但具有?一票否决权。”
李昀一口一个我,也不?在意下面范旭等人的惊讶,只是在说完后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
好?一会儿,骞珪等人终于?消化了之后,再次口呼万岁。
此事之后,则是第三封旨意。
那就?是之前要实行的货币政策,从今日起,可以正式宣告实行并下发大明新币太平珍宝投入使用?了。这三件事后,李昀就?麻溜宣布了退朝,让开国第一天的大明臣子们干活干起来。
李昀一跑,好?多人就?冲到骞珪那儿去问他事。
原先州府各地官员的氛围就?很好?,现在大明刚刚开国,臣子们各种党争什么也不?多。骞珪被围住后,因为跟大多人关系也算不?错,所以一时也离不?开。
不?少人七嘴八舌就?开始问他秘阁的事,之前没听到过动静啊。
这秘阁的形式一听就?知道?,以后奉天殿上朝其?实不?怎么重要了,大事怕都要从秘阁出?,那这七人的秘阁长身份可见有?多关键了。
逢此人主,人生大幸
别看李昀上?朝第一天?就跑得快, 其实他从奉天殿离开后就去了大殿之后的秘阁。估算了下时?间,大明朝第一任七位秘阁长也快过来了。
大约一盏茶的时?候,秘阁的大门第一次被正式推开。
郑左生年纪最大, 仕林声望最重, 因而也走在最前方。
“老臣拜见陛下。”
郑左生在秘阁大门敞开之时?就立身之正?, 直至一步步踏入其中?。
骞珪等人在郑左生之后跪下行礼。
李昀坐在长圆桌的主位, 笑道:“起来吧, 我知道你们会来,也有很多事要问?我。”
七人慢慢起身,又听李昀开口, “坐,这七个位置就是?给你们准备的。以?后秘阁之中?商议事务, 有些时?候恐怕要半天?一天?, 你们也吃不消站或跪, 还是?坐着舒坦。”
要是?其他皇帝搞这一出, 那肯定会有人喊不合规矩, 不合规矩。
可李昀不同?。
这么多年, 李昀做事一直很‘出格’,他们这些人跟李昀共事十多年了,早已习惯他的处事风格。再则, 这么多年来, 李昀一向是?看似‘出格’,实则做事都是?大有深意,最后呈现的效果都极好?, 可以?当得一句圣明之主的夸耀。
况且现在的李昀是?携开国?威严, 又有真龙现身献上?玉玺,可以?说是?民心尽归的大势在身。这样的皇帝, 就跟当初的始皇帝一样,只?要他活着一天?,谁又敢多做什么事呢。
郑左生内心也有些感叹。
当初的幼儿?稚子?,到如今是?一位真正?的帝皇了。
“谢陛下。”七人行礼之后,按照桌上?已摆放好?的姓名牌尽数落座。
稍一落座,郑左生就率先开口,“陛下,今日奉天?殿秘阁一事所述不多。但?观陛下所言,怕对设置秘阁也思虑多时?了。臣不解其意,有些事想要陛下解惑。”
“郑公请说。”
郑左生环视了一圈,知道一切疑问?由?他询问?最好?。
在场七人,燕筝、邓羌两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就算有疑惑也不会多问?,怕是?一心要做陛下的孤臣、忠臣。
孙亚、马贤都是?降臣,加之陛下权势隆重,郑左生猜这两人日后在秘阁之中?一定小心万分,也只?会随着陛下的心意办事。
范旭小心谨慎,一贯的原则是?虽然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可若是?陛下另有主意,他便立即更改意见,从陛下的心思角度出发再提意见。
至于骞珪,郑左生知道他的宏愿,他一直以?诸葛孔明与刘皇叔的君臣之得为榜样,是?想君臣想得千古留名的。况且这些年陛下对骞珪实在不薄,骞珪的忠心并不输于邓羌等人。之前处理并州事务,他与范旭二人杀了多少世家豪族,真可谓是?绝了自己后路。
倒是?唯有他,其实这些年大多在四方书?院之中?教书?,偶尔在新闻部的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并未做多少实事。
陛下选他入阁,最主要还是?看重他的名望。本来崔定也合适,可崔定这两年身体太差了,稍稍久站都不行,自然无从说起入阁了。
而且他年纪也不小了,骞珪等人的政治生命还很长。他的话,恐怕在秘阁两三年后也该请辞退下去了。
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开口最合适。就算说得不妥当,反正?他退得快,机会可以?留给年轻人们。
“臣想问?陛下,这秘阁开设是?因如今天?下未定的一时?之故,还是?彻底立下宗法,大明国?以?后皇帝尽数如此?”
“我有意一直延续。”李昀笑道。
郑左生稍稍一愣,内心也升起了一些波澜。
依照李昀的圣明,郑左生不信他看不出来,秘阁的设立其实很大程度限制了皇权。自古以?来,朝堂之争大多就是?因为皇帝在为了自己的权力跟臣子?们互相扯皮。
皇帝厉害,那就压制臣子?,皇权达到顶峰。国?家贫弱,皇帝怯懦或者愚笨,那就皇权旁落。
归根结底,皇帝最怕的就是?臣子?拿走了他的权力。
当然李昀是?不用担心这一点,以?他的圣明与君威,这秘阁中?人又有谁会跟他唱反调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