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270-280(第16/17页)
扶上马车,老妇人示意孙女?把?马车里头的帘子拉开。这会儿九月底了, 天气凉爽了不少, 所以学院里面不少学生老师有工夫都愿意到外面散散步。再则,九月刚刚过了科举大考, 不少人也都在?讨论?到时候榜上有名者是谁,热闹得很。
“奶奶,您在?想什么呢?”孙女?看老妇人虚着?眼走神?的模样,忍不住抱住了老人的胳膊好奇道。
“我在?想啊,临了临了,竟然还能?过这样的日子呢。”
老妇人摸了摸孙女?的头发,笑道:“你要努力,这些天在?学的蜡缬、夹缬和绞缬你上点心,别?听你爹的什么早点嫁人生孩子。
我十三岁的时候,你爷爷家用了三只鸡跟一筐鸡蛋就把?我从爹娘那儿带走了。我做这蚕博士之前?,在?你爷爷家低头说话了一辈子,这嫁了人的日子好不好过我最清楚。”
“奶奶,我晓得。读书?我是读不进,可?您这织锦的手艺我最是喜欢,以后我也一定会成为?蚕博士,像您一样被?叫老师的。”
老妇人熨帖地点点头,跟孙女?一路回忆往事中也到了目的地。
等?下了马车,外面已经有另外一群学生在?迎接她了。
“吴博士,这边走,您慢点。”
老妇人很快就看到了那台最新改良出来的织机,整个织机有两米多了,整个构造比原来的织机复杂也精美了很多。
她不懂织机制造工艺,只能?赞叹地看着?这台器械。
“咱们造这台织机可?是费了好大工夫,里头的构件就高达一千八百多个。造好了之后,咱们已经实验过了,比起普通的织机,它不仅效率高超,更关键的是它能?织出更华丽与复杂的丝织品。”
张博士笑着?拍了拍这台织机,笑得满脸褶皱。
陛下这几?年对格物越来越看重,对学院的发明创造更是上心。
张博士原来是个匠户,从梁国开国那代起,他上的就是匠户籍。这本?来还算一门不错的吃饭手艺,因为?朱渊规定拥有这种工籍的人不准拥有土地,可?他们每年都有朝堂分派下来的打造器械之类的任务。只要任务完成了,朝廷都会给他们一定的粮食跟银钱。
朱渊当时设想得特别?好,那就是他轻徭役低赋税,再把?百姓全部划分好他们要做的事。这样一来,大部分的百姓老老实实种田,吃饭,睡觉,一部分的百姓产出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传递下去,他们朱氏梁国也就能?千秋万代。
一开始确实如他设想一般,不管是种地的还是上了工籍的百姓都对自己的生活特别?满意。
甚至那会儿上了工籍的家庭特别?吃香。
因为?非要说,这就相当于公务员铁饭碗。不仅如此,这些上了工籍有手艺的匠人也会私下帮乡民打造跟维修农具,这样不仅能?收获个好名声,更能?赚点小钱。
可?随着?梁国逐渐衰弱,活不下去的农民在?失田之后还能?逃窜求活,工籍人逃窜就是逃避服役,是要被?抓捕的。
同时,梁国后期的摊派任务越来越重,钱跟粮从最初的层层克扣到后期不再下发,甚至连打造器械的材料都需要自己去配备。这导致很多匠人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成为?逃犯,或者想办法偷工减料。
这也是为?什么,后期梁朝打仗,士卒身上穷成这样。大多武器跟甲胄质量也相当的差,几?乎没什么用。
张博士当时就因为?梁国吃了不知道哪里的败仗,上面的老爷们不知道怎么说的,怪罪于器械不精良。于是层层怪罪,最终定罪为?工匠克扣朝堂精铁与钱粮,要抓一大批的工匠砍头。
当时幸亏他为?人不错,同乡村里人看到了衙役身影后就赶忙来通知他。他丢了全部家当就带着?全家人往深山老林跑,后来不知道怎么就随着?流民到了凉州。
现在?想来,当时他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张博士是吃过苦的人,这会儿年纪也大了,对比今朝,总是时不时地忍不住追忆往昔。
“好啊,您这手艺好得很,这织机取名字了吗?”
张博士顿时摇头,“没,等?这个月把?织机的制造工序整理成册,回头上报陛下,看看有没有那个运气,让陛下赐个名字。”
说起这事,张博士就满脸期待。
现在?的日子可?不只是吃饱穿暖,关键是谁能?想到,一个工匠还能?光宗耀祖啊。
老妇人又看了一圈,她本?来想亲自上手试试看。
可?惜这台织机太大,要运作起来对身体的灵活度还有力气都有一些要求。她年纪太大,实在?是没那个机会了。
谁知老妇人刚可?惜地摇了摇头,外面忽然就传来了一阵吵闹声,但?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而后,一群身着?紫、绿相间,腰间佩戴统一垮刀的英武士卒率先走了进来,不少参观的学生跟老师更是立即被?带着?离开。
老妇人跟张博士对视一眼,马上明白是陛下来了。
这些身着?鲜艳官服又十分英武不凡的士卒一看就是锦衣卫,能?让这些优中选优的锦衣卫这么大张旗鼓地小心防备,除了陛下出行也没别?人了。
老妇人几?人立刻恭敬立在?一旁,果然没多久就看到陛下带着?笑走了进来。
“起来,不用行礼了。”
龙行虎步而至,李昀赶紧让人扶起里面的人。吴博士跟张博士都年纪一大把?了,哪里吃得消太繁重的礼节。
李昀看她二人小心翼翼的模样,倒也没多说什么。
吴博士跟张博士原先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小民,第一次见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董海川,去搬两张椅子让吴博士他们坐,朕先看看这台织机。”
吴、张二人连连谢恩,甚至眼睛都有些红了。
尤其是吴博士,未做这个蚕博士之前?,自己的亲爹娘、丈夫、儿子没有一个如此关心过她。
反倒是陛下如此圣人竟然会如此关照她一个老妇人真是真是她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夸赞陛下。只是之前?由陇县开始建造,而后陆续在?各地建造起的李氏生庙,她总是去上一炷生香。
甚至家里面她都专门让人修了一个小庙,逢年过节,都是先拜陛下再祭祀的先祖。
她想,这样的皇帝最好真的能?万岁万岁万万岁地活着?。
李昀是不知道老妇人在?想什么,他只是绕着?织机走了一圈,有些感叹,这不就是大学生昀哥儿记忆中的大花楼织机嘛。
朱渊对百姓很好,税赋是历代皇朝中最低的。可?问题是他也喜欢百姓老实,越老实越好。
这导致梁国终其一朝,创新能?力特别?差。
很多社会常用工具,一直就没怎么进步。就算谁发明出了什么有用的东西,也基本?只在?小范围传播。
因为?朝堂不支持甚至打压。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番薯在?扬州、广州一带已经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些认可?,意识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