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103. 第 103 章 配角人物征集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103. 第 103 章 配角人物征集(第1/2页)

    面对着傅文钰的疑惑,来人似乎比他更加茫然。

    那位奉上厚礼的张姓中年人道:“不是傅先生您写的吗?”

    “《科举修仙》这篇话本,盛文考中了县案首、府案首、院案首,最终得中小元,寿元增加五十年,能活到一百五十岁。而傅先生您在写完这篇话本之后,也考中了县案首啊,外头都在传您的话本又成真了。”

    “实打实的落笔成真!”

    傅文钰:“……”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他恍然大悟。

    因为《科举修仙》这篇话本的主角是盛文,傅文钰为了表达出盛文的天赋,为以后的剧情埋下伏笔,所以在盛文的科举名次上,第一场就安排了“县案首”。

    但没想到自己的成绩也是县案首。

    于是外面的人把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就觉得是傅文钰把自己“写”成了县案首。于是眼前的这位张员外便备上厚礼,想让他也给自己儿子“写”一个好名次。

    意识到这一点后,傅文钰啼笑皆非。

    他根本就没有奇异的能力啊,这一点早在之前摆摊的时候就验证过了。那么多来找他写“愿望”的人,能实现的寥寥无几。

    目前知道的就两个,一个是“李四”,另外一个则是被拐卖的“大妞”。其他的包括同样被拐卖的孩子,以后能不能找回来不好说,但暂时没听说过还有被找回来的。至于别的愿望也不知道是没有实现,还是实现了却不敢说出来。

    傅文钰更倾向于前者。

    所以对于张员外的这个要求,他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张员外您请回吧。”

    傅文钰坦诚地道:“在参加此次县试之前,我已读了十几年的书。最近两年更是手不释卷,时常向夫子讨教,丝毫不敢懈怠。”

    “我能考中案首,与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如果您想让令郎考一个好名次,还是督促他认真读书,另外给他找一个好夫子吧。哪怕是去庙里拜一拜菩萨呢,也比找我强些。”

    这话说完,傅文钰便摆出了送客的姿态。

    张员外只好遗憾告辞。

    但这件事并未就此结束,接下来几天,陆陆续续又有人提出了类似的要求。有那财大气粗的更是让他开价,说只要能让谁谁谁考中功名,必有厚礼相赠。

    傅文钰一一拒绝。

    功名这种事可和之前的‘愿望’不一样,不能随便乱写。而且收了重礼的话,万一那个人考不上,自己岂不是会有麻烦?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傅文钰想了想,主动去找了张掌柜。

    张掌柜看到他还很惊讶,“文钰你怎么过来了?”

    因为知道傅文钰前段时间要准备县试,而这段时间又要准备府试,所以他一直顶着压力没找对方催稿,如今看到人进来,他下意识地朝着傅文钰的手上看去。

    傅文钰还真的写了新章节。

    他把新章递给张掌柜,然后道:“张叔,麻烦你让柳州小报那边,下次印我的话本的时候,在最后添一句话。”

    “就说但凡预定了《科举修仙》话本的精装版,那么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在这篇话本里添加某个人物。比如说我刚刚写完的第十一章,说的便是盛文考中秀才之后,便离开了学堂,进入书院读书。”

    “那如果有人买了套精装版,那么就能按照上面这张纸的模样,设定一个人物。那人可以是盛文的同窗、夫子、好友、敌人等等。”

    傅文钰递过去一张写了人设基本要素的纸,也就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希望他/她做什么事情,或者说什么话,有什么样的结局。

    一个简单的配角人设。

    为了防止收到的配角太多,傅文钰紧接着又打了一个补丁,“到时候我会从所有的人物中,抽一些写到话本里面。”

    这就是他想到的解决办法了,跟之前的“摆摊写愿望”异曲同工。

    主打“堵不如疏”,用一件事掩盖另一件事。

    毕竟他现在是县案首,不出意外的话等六月考完院试之后,就是秀才。秀才在柳州城也不算是普通百姓了,而是有了一定地位。

    所以他现在不适合“摆摊”,于是傅文钰就想到了另外的主意,那就是给预定了精装版的读者们一项特别福利。这样如果有人像张员外那样,想让自己的亲人“考”中功名,那么只需要买一套精装版,然后将名字写上去,备注考上xx功名即可。

    因为这项福利没有额外收钱,所以不合适的人物傅文钰也可以弃之不用。

    灵活度非常高。

    此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增加读者的参与感,让他们觉得《科举修仙》这篇话本,我也是出了力气的,从而推动精装版的销量。

    可谓是好处多多。

    待傅文钰详细解释完,张掌柜道:“这不错啊!”

    他感叹道:“你这么一说,连我都想买一本精装版了。”

    毕竟将自己的名字及经历写到话本里面,那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啊。他现在都能想到若干年后,自己得意地把这事说给孙子孙女听的情景了。没准临死前都要嘱咐儿子,将《科举修仙》这篇话本带到坟墓里去呢。

    张掌柜再一次感慨,傅文钰的脑袋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能写出《科举修仙》这样的话本也就罢了,可怎么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

    ……

    同样的感叹还发生在别的地方。

    《科举修仙》这篇话本,柳州小报是印得最快的,因为傅文钰上午刚写完,下午他们便可以安排人刻印了,速度不可谓不快。

    其次则是京城小报。

    因为有前面几篇话本珠玉在前,所以宫文斌对傅文钰新作还是很有信心的,主动提出也要印在京城小报上。

    傅文钰当然是却之不恭。

    所以等读者们看完《科举修仙》的第十一章,通过盛文父子逛“百工坊”这件事,惊叹于修仙世界的神奇与妙不可言之后,新增的那句话也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他们一字一句地读着。

    “只要买一套精装版,便可以把自己写入话本?!”

    他们的眼睛亮了起来,惊喜地道:“那岂不是说我可以在话本里面做秀才,用法术,用储物袋,还有炼丹画符,御剑飞行?”

    “还有这种好事!!!”

    “一套写一个人对吧?”

    “那先给我来十套,不,二十套!”

    一个衣着华丽,腰间佩戴着价值不菲玉佩的青年啪地在桌上拍下了一张银票,兴奋地道:“二十张纸统统都写我,我要做一品大官。”

    “我要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我要什么都会!”

    类似的情景还有许多。

    因为傅文钰考中了县案首的事情只在柳州流传,所以除了柳州出现了几个“望子成龙”的外,其他购买精装版的,都是真实读者。

    他们或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