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106. 第 106 章 小橄庄之行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106. 第 106 章 小橄庄之行(第1/2页)

    年少无知的季二少不知人心险恶,看到他哥进来还很高兴。

    他麻溜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然后像拎鸡拎鸭一样提着被绑起来,不甘地扑腾着翅膀的大雁对季秀才道:“大哥,你看这只大雁。”

    “《科举修仙》话本里说,缔结灵兽契约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将自己的血滴入灵兽的灵台,也就是额头的地方。而指尖直通心脏,所以指尖血效果最好,我刚刚正想试试呢,可是咬破指尖一听就好痛。”

    “大哥你说我能不能用鼻血啊?”

    因为季二少前些日子偷喝了季老爷的补品,留了好多鼻血,所以他才有此一问。觉得流鼻血顶多就是晕晕的,不疼。

    季秀才:“……”

    因为江州和柳州相隔不远,一日便可抵达,所以柳州小报总是很快就流传到江州。作为江州年轻读书人里的佼佼者,他同样看过《科举修仙》话本。

    但用鼻血和大雁签订契约?

    闻所未闻!

    是以季秀才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那你既然要试,怎么不选厨房的鸡鸭,而是选了我用来做聘礼的大雁?”

    他在‘聘礼’二字上加了重音。

    但季二少没听出来,反而理直气壮地道:“鸡鸭不会飞啊,而大雁会飞。大哥,试验成功的话我要骑着它上天的,当然是大雁最好。”

    “我特意挑了最好看的这只。”

    说完季二少还一手抓着一边翅膀,将自己精心挑选的大雁展示给哥哥看,“你看,它可精神了,我一眼就相中了!”

    季秀才沉着脸,气得半响没说话。

    而这时,季老爷等人已经过来了,季老爷听完小儿子的话后顿时心头火起,抄起鸡毛掸子就往小儿子的方向冲去。

    “不像话!”

    “竟敢霍霍你大哥的聘礼。”

    “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季二少手一松,大雁便掉到了地上,整个人也开始在屋内抱头鼠窜,“哎呦,疼疼疼,爹你别打了别打了。”

    “我知道错了,我知道错了爹……”

    季秀才冷哼一声,弯腰将没什么精神的大雁捡起来递给管事,吩咐他好生照料,然后也慢条斯理地撸起袖子,准备好好地教训一下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至于后一步赶来的季母,同样脸色铁青。

    “反了天了。”

    “竟然连你大哥的聘礼也敢动!”

    ……

    而类似的场景,别的地方也有。

    刘昌淼在看到话本里的陈六使出御剑术的时候,顿时眼睛一亮。

    他喊来自己的小厮。

    “快,我的剑呢?”

    “把我的‘云霄剑’、‘奔雷剑’、还有‘重云剑’统统拿出来。我也要学御剑术,我也要御剑飞行,傅先生在话本里说剑修是最厉害的!”

    同样看过了《科举修仙》的小厮飞快点头,从八宝架上取下了之前买《重生之藏宝图》这篇话本附赠的‘重云剑’,以及另外购买的‘云霄剑’及‘奔雷剑’。

    “少爷,您要哪一柄?”

    刘昌淼沉吟片刻,“我都试一试。”

    说着他便让小厮将剑捧在自己的面前,然后他三根手指并拢,只余食指和中指竖起,然后念口诀:“人剑合一,二气同元,以气御剑……’

    “疾!”

    “咦,怎么没用呢,疾!”

    “疾——”

    ……

    游东礼对灵兽不感兴趣。

    他反倒好奇起话本里描写的风景,感叹道:“云从手中过,星辰在眼前。这是何等壮阔的一幕啊,也就跟我去年登上泰山的感受差不多了吧。”

    这样一想,他顿时又想出门了。

    ……

    唐家

    因为唐员外是开元书坊幕后东家的缘故,所以他比其他人更早拿到了《科举修仙》这篇话本的新章节。

    然后父子俩便一起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唐一善忽然好奇问道:“爹,科举真的有这么好吗?他们为什么都想科举,考了秀才还不够,还要考举人和进士?”

    唐员外看着主动表达出自己想法的儿子,心中一片柔软,他详细解释道:“话本里的科举能让人延年益寿,甚至得道成仙,所以他们想的不是科举,而是成仙。”

    “至于我们柳州城,甚至是天下的读书人为什么会参加科举,则是希望能做官,做官不但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还能为百姓做事。你不是很喜欢话本里的那位‘包大人’吗?他便是通过科举,才能成为一地父母的。”

    唐一善若有所思。

    ……

    傅文钰并不知道自己的话本让某个小少年遭受了混合三打,也不知道刘昌淼打算找他问一问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剑修,更不知道唐一善的心中已埋下了科举的种子。

    在读者们还沉浸在修仙世界的神奇、多姿多彩之中的时候,他和母亲以及妹妹,已经从家中离开,来到了镇北侯赠送的小橄庄。

    造成一家人‘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媒婆上门。

    傅文钰考中秀才回来后,周氏曾跟他商量婚事。但他觉得自己今年才十九岁,而且心态上也没有做好与人共同生活的准备,所以就找了个借口拒绝了。

    但没想到消息传开,上门的媒婆反而越来越多。

    就好像某一日全柳州的媒婆突然发现,原来新科秀才,那位靠着写话本挣下了偌大家业的傅先生居然没成亲。而且他家里人口简单,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传出,更别说如今还考取了功名,很明显就是一个女婿的好人选啊。

    于是她们一个接着一个地上门。

    媒婆们从乡绅的女儿,说到钰愿意,那全柳州的姑娘都能娶一样。

    如此情景,把傅文钰吓了一跳。

    周氏见到这样的情形,开始还有些高兴,甚至认真地考虑起了儿媳妇的人选。但等上门的媒婆越来越多,她反倒开始担心了。

    因为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而若是所有上门的媒婆都拒绝的话,那么不出多久柳州恐怕就要传出‘傅文钰看不上柳州的姑娘’、‘眼光高想娶天仙’之类的话了。

    那位刘家小少爷便是前车之鉴。

    最开始刘昌淼死了第一任未婚妻的时候,刘家并未当一回事,没过多久便又给他定下了一门。但没想到亲事定下没多久,对方病死了。

    然后是第三、第四。

    等刘家想要制止流言传播的时候,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哪怕那四个女子要么是得急病死的,要么是出意外死的,要么本身便身体虚弱,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刘家小少爷’克妻。

    有这个前车之鉴在,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避一避。至于家里的其他事情,绸缎庄那边有那位女掌柜照料,而族里的那些小姑娘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