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奶妈的萌宠日常: 140-157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奶妈的萌宠日常》 140-157(第23/37页)

卵。

    胤禛额角渗出了一点儿汗渍。可不多时,日光彻底突破了秋日云层的束缚,前朝也到了下朝的时辰,殿内传来消息,皇上病危,太子亲自领四皇子、五皇子向中军去献药,令三皇子、八皇子临朝听政。

    胤禛挑了挑唇,掩盖在眼睫之下的一双黑眸精光频闪,转瞬又起了新的计较。

    *

    说是即日启程,但贵人出行,备车马便备了半日。太子几次在殿前痛哭失声,被近侍扶上马时还手脚虚软。过了晌午,太子銮驾终于启程,索额图将太子送到了京城大门儿,脸上一片殷切,眼里的神色却复杂难辨。

    胤禛看在眼里,却默不作声,安静地扮演个不会说话儿的泥人儿。他知道太子为何叫他此行,无非是为了彰显公平。景仁宫的两位皇子一位临朝,一位随行,任谁都无法说出半分太子苛待亲弟的话儿来。

    况且太子瞧不惯也忌惮胤禩,可对于胤禛,他是不放在眼里的,丝毫不觉得沉默寡言,在朝中无势力也不得皇父宠爱的胤禛能有给他添什么麻烦。

    胤禛乐得如此。他不喜麻烦,每日赶路都扮个泥人。被太子奚落几句方才几出一两句蹩脚的恭维之言。太子越发看他不起,不过几日便将他抛诸脑后,在行军途中与男宠厮混不忌。

    出了京城第五日,胤禛在夜里帐中得了一通体乌黑的鸽子。他从鸽子腿儿上取下了信笺,用水浸过后,雪白的绢丝上显出了墨绿的字迹。胤禩歪七扭八地写着:“药到,勿忧。”

    三日后,皇太子胤礽一行灰头土脸儿地赶到中军阵前,跪倒在地请皇父用药。皇太子面色苍白,眼底青黑,一脸乏累,显出从未有过的疲惫之态。康熙在傍晚醒来,神色比胤禛所想要好许多,这让胤禛垂下眸子掩住眼底的猜疑。

    康熙看着榻前悲恸颓废的太子,脸上竟也流露出感怀的神色。

    “我儿…”康熙挣扎起身,太子连忙去搀扶,这对在太子日渐年长后开始显露矛盾的父子此刻终于抛却了隔阂。太子献上金鸡纳霜,当场亲自试药,以证一颗赤诚纯孝之心。康熙感动落泪,而胤禛垂下眼,退出了主帐,在帐外遇到了匆匆从战场上赶来的大皇子胤褆,目光毫无波澜地扫过胤褆脸上难以克制地扭曲厌憎之色。

    “大哥。”胤禛打千儿行礼,见胤褆没什么反应,便自顾自站了起来。他心里是看不起胤褆的,对方刚有了一点儿军功傍身,便如此狂悖骄纵,本质与胤礽没什么两样,甚至不比胤礽城府深沉。

    “二哥献上西洋来的特效药,已为皇阿玛亲身试药,大哥不必担忧,皇阿玛定然会痊愈的。”

    胤褆泛红的眼眸转过来,盯着胤禛,胤禛岿然不动,不多时,胤褆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主帐,纵马而去。

    *

    金鸡纳霜对症,不过两日,即便康熙身体仍然虚弱,但已经可以回京修养了。

    皇子轮流侍疾。一日他与太子交班,在帐外吸了一口清晨潮湿的气息:“太子殿下,皇阿玛一日好过一日,今儿已经可以处理朝中送来的折子了,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不日皇阿玛归京,一定会多加封赏太子。”

    说完这话儿,胤禛在胤礽的不屑中露出一个有些尴尬的表情,似乎是反应过来太子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所谓加封更是无稽之谈。

    太子的眸色沉下来,似乎在思索胤禛是故意的,还是脑子不清醒。胤禛面儿上有些慌乱的尴尬让他摆脱了嫌疑,没有引起太子更多的不满:“你倒是会说话儿。只不过寻药也非孤一人之功,孤听闻京中八弟和九弟得了消息,也去寻了金鸡纳霜,想来各位弟弟担忧皇父安危的纯孝之心是一样的。”

    胤禛知道胤礽在试探,却恍若未查,仍然慌乱又不知所措地吹捧道:“弟弟们病急乱投医罢了,哪儿比得上太子殿下亲身试药。他们不过是因为九弟素来与传教士走得近,消息广,所以才能先将药送到。不过皇父又如何敢用这方外之药,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身试药,皇父断然是不敢采信夷人药物的——”

    胤礽的脸色此刻阴沉如水,胤禛抬眼瞥了一眼,当即“吓”得噤若寒蝉,如坐针毡。再抬眼,胤礽竟然没有向大帐方向去侍疾,而是难压制怒气似的转身离开。等太子一行走了,胤禛垂着头,谨小慎微地走出了王庭,到了自个儿的帐中,方才扬起了脸,那舒展的面容上哪儿有半分的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

    他坐在帐中,回味着方才胤礽的脸色,不多时竟然呵笑出声。他身边儿的近侍噤若寒蝉,连呼吸声都不敢重了。

    此次康熙还未行至前线就身染疟疾,此事虽然为了战事安稳欺瞒朝廷,但太子胤礽何时得了消息,想来康熙心中也有数。太子暗中寻药,静待事情发展的决策并非愚蠢,而是最聪明的做法儿。直到康熙一病不起,康熙的心腹将信件儿送到了景仁宫,太子即刻上路,摆出为父皇献药的纯孝姿态,即便是朝中对于他心存芥蒂的官员也挑不出什么错儿来。

    可太子一来错估了齐东珠的本事,二来低估了皇阿玛对于齐东珠的信任。多年夫妻,景仁宫已经与椒房无异。胤禛这些年看得清明,停滞了的宫廷大小选更是景仁宫荣宠不衰的铁证。太子将这些视作眼中钉,但他却从没将齐东珠和她所行之事看在眼里。

    这便是他头一个破绽,而胤禩在军中势力便是他第二重破绽。胤禛即便对胤禩的张狂和放肆百般指摘,但他对胤禩所做的一切了如指掌——胤禩已经在收拢宗室之心了,而这是太子在康熙的监视下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

    旗人入关,非爱新觉罗氏不可称王,非宗室血脉不可居高位。旗人几乎掌握了这个王朝所有的权力,而他们都和爱新觉罗氏有着密不可分的姻亲关系。诸位亲王中,权势最盛的裕亲王府和胤禩交情匪浅,他的继承人保泰以胤禩马首是瞻。安亲王一脉是皇帝亲自指给胤禩的姻亲,这也弥补了他母族疲弱的短板。

    朝中位列半朝的佟家和胤禩交情匪浅,此次在军中效力的佟国纲、鄂伦岱等都以胤禩长辈自居,纳兰氏在明珠被惩处后蛰伏起来,可却也从不冷落胤禩。而此次,胤禛甚至都不知胤禩用了哪重关系,以这等迅捷速度将药送到了御前。

    太子恐怕更想不到此处了。胤禛知道他这二哥虽然残暴,但对康熙当真有几分父子之情,如若不然,便会听信索额图的谗言,加冠登基了。即便太子疯癫无状,他也不会不知此刻恐怕是他最好的机会了——皇阿玛还未对索额图一党动手,索额图还能为太子做这个马前卒。

    可是在与康熙的父子之情面前,太子犹豫了,这让他的聪明全成了自作聪明。他虽然满心算计,动作迟缓,但仍然在康熙病重前献上了救命的药物——即便那晚了些时日,但他不想让康熙因病逝世。这看在胤禛眼里,只觉得他可悲又可笑,因为他亲手葬送了自己登基为皇的路。

    没有几个太子能成为君主,特别是老皇帝运道绵长的时候。病虎尚可食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胤禛并不知晓康熙是否在太子赶到并亲身试药前,用过了景仁宫送来的金鸡纳霜。但那又有什么要紧的呢?他只需要让太子觉得在他们的父慈子孝之前,康熙手里已经有了救命的药,却隐而不发,看着姗姗来迟的太子在御前悲声恸哭。

    彼时康熙如何看待太子,如何体会太子耽搁的时日,会不会追究那封晚了许多日才被送至景仁宫的信件,与胤禛毫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