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154. 一百五十四 大唐的皇位可真难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154. 一百五十四 大唐的皇位可真难(第2/3页)

是编的吧?

    大臣不敢吭声,藩王们爱研究史书的也不多。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默,朱权小声道:“父皇,《新唐书》《资治通鉴》里都有记载。不过提到的是陈硕真妖言惑众……”

    朱元璋皱眉:“那她真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失败了?”

    “是啊,史书记载有陨星坠营,是为不详——”朱权话还没说完,就见朱元璋眉头皱得厉害,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接没了。

    索性朱元璋不知道再想什么,也没发现,朱权便直接坐下不管了。

    父皇真怪!

    他哪里知道朱元璋心里正在天人交战呢,他担心书里的自己起兵失败后又要重走武则天的路子。

    大秦

    秦始皇挑眉:“又一个女皇帝?而且还是李世民儿子那一朝的。”李世民的儿子似乎特别能招女帝。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惊讶道:“两千人马就能攻陷睦州首府及所属诸县?大唐的府兵如此不堪吗?可是朕记得大唐的疆域在李世民的儿子手中达到了鼎盛。”

    “就是地图集上那张总章一年的疆域图。”刘彻说着,翻开了桌案上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熟练地翻到唐朝的地图,果然是总章一年,疆域比他的大汉大多了。

    要是大唐的兵马如此不堪,能打下这么大的疆域?

    刘彻合上地图集,语气酸溜溜地道:“大唐走了什么运?随便一个起兵造反的人都是将才。”

    大臣们:“……”

    尤其是武将们纷纷捏紧拳头,什么意思啊,是在内涵他们不行吗?成天想要别人家的武将。

    他们……他们又不是不能打。

    【于是朱元璋决定逃离感业寺,从军。

    可惜朱元璋忽略了太平时期和乱世的不同,太平时期从军是需要户籍的,不像乱世从军根本不问这些,起义军全是吃不起饭的流民,甚至还有寇匪之流。

    路又被堵死了,朱元璋都要崩溃,只好乔装打扮以游僧的身份度日,幸好大唐的佛教比较繁荣,还能吃得上饭。

    一直等到永徽四年,朱元璋等到了陈硕真起义,他毫不犹豫加入了起义军队伍。并且靠出色的军事能力当上了大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朱元璋却并没有感到多高兴。

    因为他发现没读过几天书,连兵书都没看过的陈硕真也挺能打,一个女人都能这样,那大唐那些武将会不会更难打?不然陈硕真怎么那么快就败了。

    那他造反的胜算在哪里?

    朱元璋有些挫败。

    十一月底,陈硕真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失败了。

    大唐的军队,大唐的兵马,远不是他们这帮乌合之众能抗衡的。陈硕真选择了自杀,朱元璋选择了投降。

    投降后朱元璋始终忘不了绝望自尽的陈硕真,但此时的朱元璋并不知道那股复杂的情绪是什么。

    他投降唐军后,绞尽脑汁想建功立业,掌握兵权,只有执掌兵权才能颠覆李唐基业。

    然而身处不灭个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将的唐初,朱元璋注定要失望了。

    唐初,武德充沛,根本不缺武将。前有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程知节、柴绍、侯君集、薛万彻、李道宗;后有薛仁贵、苏定方、裴行俭、李谨行、王方翼……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史书都懒得给他立传,苏定方灭西突厥、葱岭三国和百济,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侯君集灭吐谷浑、高昌,这放到其他朝代属于很大的功勋,但是在大唐还真不算什么。

    无论是王玄策、苏定方还是侯君集在大唐的名将排行榜上都不是很出名。

    苏定方在演义中被黑成反派,侯君集因为谋反还算有点名声,王玄策就根本没怎么听说过。

    朱元璋想在大唐的武将堆里混出名头,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唐太宗时期

    被念道名字的武将们嘴角都快咧开了,他们大唐竞争就是这么激烈,没点本事哪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将啊。

    李世民点头如捣蒜,脸上写满了骄傲,他的大唐武德就是这么的充沛,缺什么也不可能会缺武将。

    正志得意满,突然听到侯君集谋反,李世民脸上的笑僵住了,倏然转头看向侯君集。

    侯君集听着自己战绩正高兴呢,不曾想竟被天幕抖出将来谋反的事,他吓得脸都白了,连忙跪地,“陛下,臣绝无此心。”

    这时候的侯君集还不是那个连续灭两国后飘了的侯君集,这一世没有玄武门事件,他在人才济济的贞观朝并没有那么受待见,对李世民还是有敬畏之心的。

    没有从龙之功,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少了很多,加上唐初扎堆的武将,侯君集也明白自己并非无可替代。

    遂愈加惶恐,甚至赌咒发誓都用上了:“臣若有不轨之心,就让臣不得好死。”

    “起来吧,朕相信你。”李世民亲自将他扶起来,“希望你将来不要辜负朕的信任。”

    侯君集脸色更白了,诚惶诚恐道:“臣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听得眼睛都直了,“他哪里来的那么多名将?”这是不是太多了点?

    给别人留点吧!!比如他。

    刘彻眼底明晃晃的羡慕,任谁看了都无法忽视,可陛下,你想要名将为什么要看我?卫青硬着头皮回道:“臣也不知道。”

    “原本朕还在得意有两个军神,李世民只有一个。可转眼,他冒出一堆名将,朕还是只有两个。”

    武将们虎背一僵,怎么他们不算人是吧?陛下,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

    武将们敢怒不敢言。

    卫青头都大了,连忙道:“陛下也有不少大将,不比唐太宗差。”

    “哦?是吗?”刘彻余光扫了一眼武将们,“那他们也能一人灭一国吗?”

    武将们:“……”累了,没爱了。

    卫青:“……这个臣也做不到。”陛下,求放过。

    刘彻轻声一叹,“唉,朕要是有那么多名将,朕也可以有那么大的疆域。”

    场上鸦雀无声,只有武将内心愤愤不平:可恶,生不逢时,遇上卫青霍去病这两开挂的也就算了,还要被后世的武将碾压。

    过了一会儿,朝臣们都觉得刘彻羡慕完就没事了的时候,他突然抚掌道:“朕知道了!”

    朝臣们:“??”知道了什么?

    刘彻:“朕知道大唐的武将为什么这么多,还这么能打了。”

    霍去病下意识道:“为什么?”

    “大唐有武举。”刘彻站起身,大声宣布:“朕也要开武举。”

    这下不管武将还是文臣都皱眉了,刚要开口,就被刘彻一句话堵了回来:“若是有人反对也行,只需做到和大唐那个王玄策一样一人灭一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