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皇讲玉玺失踪之谜》 10、第十章(第2/3页)
后势必要北上打到邯郸去,让赵国人知道什么叫咎由自取。”
【所以迎立嬴稷回国当秦王,只是赵雍为了实现灭秦大计下的一步棋。
战国时期,他国帮助另一个国君上位是常有的事情,比如晋文公重耳正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能回到晋国继位。
赵武灵王出的这一招,既有利于秦赵搞好外交关系,以麻痹秦国方便在背后偷偷伸刀子。
同时,公子稷在外多年,在秦国无任何势力。在其成为秦王的一段时间内,秦国朝政不会安宁,届时秦国无暇东出,更有利于北边的赵国发展。
赵武灵王的干涉,芈八子和魏冉看来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立嬴稷为秦王于他们是百利无一害,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二人答应了和赵武灵王的合作。于是嬴稷就这样,被赵武灵王护送回国当上了秦王。】
嬴稷的表情瞬间冷了下来,沉寂冷漠的眸光,比黑夜还黯淡两分。
而秦王荡有些可怜起嬴稷来,他对嬴稷的印象不深,仅仅只记得对方似乎是个很机灵,会捉弄人的小孩儿,忽然有些迫不及待,要见一见他这个弟弟。
【这说起来,赵武灵王曾经护送过两个质子回国,后来他们都成了昭王,一个是秦昭襄王嬴稷,另一个则是燕昭王姬职。
提起燕昭王,大家或许觉得陌生。燕国一直都是战国七雄里的垫底角色,英明的燕王更是屈指可数,这个燕昭王就是最有能力的燕王。
周赧王元年燕国大乱,齐国打着帮助燕国的名义,挥师北上趁机占领大片燕地。
起因是燕昭王的父亲燕王哙,在有太子平的情况下,非要将王位禅让给丞相子之。
太子平心有不甘纠集党羽,和将军市一道起兵攻打子之,结果将军市中途反水,两方人马在燕蓟城爆发了惨烈的巷战,死者数万,众人恫恐。
南边的齐宣王早就对燕国虎视眈眈,打着替太子平肃清内乱的借口,挥师北上进入燕国,趁机占领燕国土地。
燕王哙和太子平都在内乱中死去,子之被齐人捉住醢其身,也就是剁成肉泥,死得极惨。
赵国和其他诸侯国都不愿意看着齐国做大,纷纷出面干涉,齐国得了台阶也顺势下坡。毕竟齐国不敢将燕国真正吞并,到时候谁打谁可就说不定了,于是见好就收撤兵回国。】1
秦王荡还记得这件事,当时父王还曾说过,要是齐国真敢吞并燕国,秦国和其他五国都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齐国吞下去的肉还没咽进去,恐怕就得连本带利地吐出来。
齐国没有天险据守,一旦诸侯国联合打过去齐国人可顶不住。
【赵武灵王将在韩国为质的公子职护送回燕国,是为燕王职,也就是燕昭王。
此时的燕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民生凋敝,一片凄惨。
为了振兴燕国,燕昭王亲自拜访郭隗,郭隗被燕昭王感动,讲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相传一国君爱千里马至极,听闻某地有千里马后,让使者带着千金去购马。可惜的是,等使者赶到时,千里马已经病死,使者就用国君给的一半钱买下了马骨。
国君只见马骨,不见千里马,大发雷霆,要将使者拖下去砍了。
使者辩解说:“若天下之人看到您愿意用五百金买马骨,何愁没有活的千里马送上门呢?”
国君觉得有理,放过了使者,并将千金购得的马骨好生掩埋。
正如使者所说,国君爱马并用五百金购马骨的消息传出去后,不断有人将千里马送来。
讲完这个故事后,郭隗表示愿意当燕昭王的“马骨”。
燕昭王听懂了郭隗的意思,当即筑黄金台,拜郭隗为师,礼待重用郭隗。
很快燕昭王爱惜人才的消息传到了各国,天下的“千里马”们闻风而动。
赵国的剧辛,齐国的邹衍,魏国的乐毅、洛邑的苏代,各种人才纷至沓来,一时间燕蓟城内人才济济。】
在场之人都听过燕王职筑黄金台,招揽天下名士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听到神女如此肯定燕职。秦王荡瞬间起了心思,想着有样学样。
就连周王延也有此想法,只是一想到成周已经穷到揭不开锅了,哪里来的钱和土地招揽人才,他只能闭口不谈,望洋兴叹。
【燕昭王接收的人才里,有两个人物最为出名,一个领导五国联军伐齐的乐毅,另一个就是苏秦。没错,就是教科书里的纵横家苏秦,出使六国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传闻他和张仪一样都是鬼谷子的徒弟,是洛邑的东周国人士。】
周王延感慨:“这个叫苏秦的居然是周人。”
颜率道:“苏秦和苏代世代都居住在洛邑,苏代曾经在东周国任职,而苏秦您应该听过。数年前,东周国和西周国,因为放水种稻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正是苏秦出面调和。”
周王延叹气:“都怪予留不住人才。”
【大多数人只知道苏秦是个出色的外交官,但实际上苏秦的本职,却是个间谍。战国七雄里最厉害的间谍不是出自秦国,而是燕国。2
以下叙述内容,大部分引自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看一看苏秦的故事。】
秦王荡和嬴稷都有些好奇,这个“汉”怎么又出现了,先是汉朝的史书又是汉墓,但现在的天下哪里来的“汉”?
【苏秦得知燕昭王想要报仇雪恨南下伐齐后,给出了一招弱齐的对策,“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败,而河间可取”,并且表示愿意身先士卒进入临淄,推行弱齐之计。
苏秦以燕使的名义来到了齐国临淄,表面上打着合纵抗秦的旗号,用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使得齐闵王放松了警惕,又用数年时间取得齐闵王的信任。
燕齐关系一度修好,只是燕昭王心里始终揣着对田齐的仇恨,先沉不住气突然举兵攻齐,导致身处临淄的燕使苏秦处境极为尴尬。好在齐闵王并未为难,苏秦离开齐国又回到了燕国。
虽说燕国在燕昭王的治下强盛不少,但仍然难与齐国相提并论,仅靠着燕国出兵,根本无法打到临淄去。
被仇恨蒙蔽双眼的燕昭王,被一封封送达的败报中惊醒了过来,立即宣布停战并打算送质子入齐,以求修复燕齐的关系,但齐国置之不理。
幡然清醒的燕昭王,想到了从齐国返回的苏秦,请求苏秦再次出使齐国,继续完成当年商议的弱齐之计。
为了表示信任苏秦,燕昭王不仅封其为武安君,而且还让苏秦带着家人一道入齐,免去后顾之忧。
苏秦看在眼里,最终答应了燕昭王,决定再次使齐。
恰逢这时,齐国政局变动,相国孟尝君被齐闵王罢黜出逃至秦国。苏秦到来后,很快取得了齐闵王的再次信任。
在齐国的十几年里,苏秦不断挑拨齐赵的关系,唆使齐闵王趁乱取宋。
最终,齐闵王按捺不住灭宋的野心,一举吞并了宋国。此举让韩赵魏三晋如芒在背,赵国亲齐派彻底倒台,燕国趁机和赵国结盟,准备共同对付齐国。
坚持“远交近攻”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