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皇讲玉玺失踪之谜: 16、第十六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给秦皇讲玉玺失踪之谜》 16、第十六章(第2/2页)

。】

    【于是赵孝成王召见赵括,询问他是否有信心取胜。此时的赵括,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认为自己出生于武将世家,又打小熟读各路兵法,天下就没有他打不赢的仗。他自信满满地表示,要是秦国来的是白起,他要考虑一下怎么对付。而如今对面的主将不过是王龁,对付他不在话下。】

    【赵孝成王被这个年轻人的“胆识”所“折服”,又或许是同样身为年轻人的“惺惺相惜”,他不顾赵括生母以及蔺相如的劝谏,毅然决然选择用赵括替换廉颇。如果赵括能在长平之战取胜,那么赵孝成王就能得一个“慧眼识英”的千古美名,可惜的是有些人注定承担的是炮灰角色,只是真正主角辉煌经历的点缀和衬托】

    【结局大家都知道,赵括输了,还输得很惨。秦国见到赵国中计后,也换了主帅,这次出场的就是赵括所说“要考虑一下怎么对付”的武安君白起。只不过秦军完全是在暗地里进行,不准任何人泄露白起到了前线的消息,一旦泄露格杀勿论。】

    【而赵括来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应敌策略,打的就是一个主动出击,快速解决战斗。其实赵括的想法也没错,赵国已经拖不起了,再打下去田里无人耕种,前线几十万人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粮食,这样下去赵国迟早会发生饥荒。】

    【来到前线的白起,见到赵括如此年轻冲动,立即有了应对之策。先是派出兵力主动迎击赵军又佯装溃败。赵括果然中计,他只记得兵书里的乘胜追击,并不知道其实再多的兵书,也比不过人心计谋的厚度。追到一半后,赵括猛然发现,那些溃逃秦军的步伐不见丝毫慌张,慌中有乱。他的心突突一跳,下令大军撤退,但为时已晚,他们的身后不知道从哪里又冒出来一队秦军。】

    【在秦军的前后夹击之下,赵军主力被围困在丹水河谷附近,赵军粮道又被秦军截断。如此一来,赵军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昭襄王在得知白起已经将赵军围困后,他果断来到前线,调动河内郡的所有青壮年阻拦赵国援军。因为秦国也快打不起了,唯有速战速决,一击制胜。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的赵军,以失败收场。而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在一次突围中被弓箭射死。】

    【细细想来,这个赵孝成王真是个选择黑洞,从接收上党,到派使者出使,还有后来的临阵换帅,这么多的选择里,他真是没一个是选对了的。但凡他做对一件事,赵军在长平之战都不会败得那么惨。】

    【向来只打歼灭战的白起,这次依然全歼赵军。最终在长平的四十五万赵军被活埋坑杀,白起只将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名赵卒放回赵国。关于长平之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白起为什么那么残忍,要将四十五万人坑杀殆尽。】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其位谋其政,做为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将军,他的目标只有胜利。而且白起的性格特色就是喜欢打歼灭战,从他一战成名的伊阙之战就能管中窥豹。至于什么秦军粮食不够等美化说法,听着都有些滑稽。歼灭战的确十分的残忍,但对于胜利一方来说,此举可以快速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能够选择何乐而不为。战国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时代,道德仁义只是刀光血影间的尘埃,没人愿意止步。】

    “两千年前......”嬴政琢磨这四个字,意味深长道,“莫非这天幕来自于两千年后。两千年后大秦又是什么光景,大秦还会存在吗?”此时此刻,嬴政只关心这个问题。

    同样的,在明堂广场上的几人,似乎也听懂了天幕里的话,刹那间他们都忘记了言语。

    普通人的生命和时间长河比起来,渺小得不值一提,所有人都想不出两千年后会发生些什么,又是什么原因,会使得两千年后的神女和天幕来到成周。

    坐在路旁的嬴稷喃喃自语道:“原来神女和天幕都来自于两千年后,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身后的秦使都要疯了,公子稷又在自言自语些什么?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