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中间商: 85. 第 85 章 恐怖的产量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位面中间商》 85. 第 85 章 恐怖的产量(第1/2页)

    粮食是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保证。

    如果拿不出足够的粮食,那么政府和卫冕公司努力营造的安稳的社会环境,就会如泡沫般被轻易戳破。

    好在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不多。

    等政府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时,谢竹正在公司的轮船农场里视察。

    用于建造农牧场的轮船与普通轮船的造型有很大区别。

    轮船共有12层,全长300米,宽45米。

    上五层为水培种植区,第五层为工作人员的生活区,下四层是养殖区,包括鸡鸭猪牛羊等可食用多种动物。

    最后两层为污染物处理区。

    对动物排出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净化处理,再输送至种植区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或者进入沼气池,生成清洁能源。

    天花板采用透光度极高的玻璃,灵活性强,可单个打开或关闭。

    不同楼层的布局交错排列,确保每层楼都有阳光射入。

    像这样的轮船,卫冕公司有近百艘。

    但农场产出粮食作物需要时间,家畜家禽亦需要足够的草料补给。

    前几个月,卫冕公司放出的粮食全靠老板去粮库挨个“打劫”。

    每当一个地方即将被海水淹没时,谢竹就会趁机进入当地粮库,带走政府未能及时转运出去的粮食。

    因为海水富有营养,粮食泡在水里,短短几个小时就能腐烂变质,所以没有人会白费力气再回到粮库。

    所以没有人发现,在他们运出最后一批粮食后,剩下的粮食全都不翼而飞。

    除此之外,还有各大超市里被丢弃的锅碗瓢盆、衣服,被褥,调料等用具。

    联邦出品的高级搬家机器人非常优秀,几乎将所有东西都打包带走。

    谢竹在联邦租了几个超大的仓库,这些东西都被他存放在仓库里。

    每当某种物品存货量不够时,他就让机器人从租赁的仓库里取出货物,然后以轮船运输的形式送至各个分公司的小仓库。

    同时卫冕公司会对外宣称,公司在海上建有大型仓库。

    这个星球的海域面积是曾经陆地面积的九倍。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程度不足百分之一

    加之洪水肆虐后,各国的通讯交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

    所以即使有人推测仓库的具体位置,却发现根本找不到时,他们不会怀疑仓库是否存在,只会认为自己有所疏漏。

    但就算这些人想查漏补缺,也会受到通讯交通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肯定其猜想。

    可惜现在“打劫”来的粮食已所剩无几。

    粮食问题迫在眉睫。

    然而得知政府工作人员的来意后,卫冕公司的老板却是表情都没变一下。

    或许是早有预料。

    谢竹笑道:“请几位参观我们的种植基地,再做商量如何?”

    见他脸上笑意灿烂,胸有成竹,工作人员简直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

    “那就麻烦谢总了。”

    他们也想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引领众人参观的引导员带着得体的笑容,众人跟着她的步伐进入种植基地。

    上三层种植的是喜阳植物。

    以玉米,土豆,南瓜,水稻,大麦等高产农作物为主。

    而每层楼平均又分为三个阶梯,阶梯式的布局极大扩展了种植面积。

    杂交培育出的矮杆玉米耐干旱,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种植区的玉米已步入成熟,平均一个玉米秆上结了3~5个玉米棒。

    谢竹走上前随手掰了几个,他除掉最外层的皮,内里全是金灿灿的饱满玉米棒。

    政府派来的工作人员是几个40多岁的中年男女。

    看着眼前硕果累累的玉米秸秆,几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张成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没在农村生活过,但放假时会带着妻儿去农家乐游玩,体验乡土人情。

    在他的印象里,一个玉米杆只能结1~2个玉米棒。

    然而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

    谢竹问:“这批玉米从播种到成熟用了多长时间?”

    引导员不疾不徐回道:“一个月,更准确的来说是28天。”

    “什么?!”

    张成惊讶地呼出声,有种怀疑自己在做梦的错觉。

    28天?

    不可能!

    看着男人脸上明摆着的怀疑,引导员神色如常,像是见惯了这种情况。

    实际上她正在心里偷笑。

    没有嘲讽的意思,只是仿佛想起了当初自己和同事得知此事时的表情。

    引导员贴心道:“张科长,b区前天刚播下了一批玉米种子,您想去看看吗?”

    “或许在那里您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几人立刻看向谢竹,等待他的意见。

    作为在官场里浸淫数十年的老油条,众人非常有自知之明。

    若不是工作需要,他们哪有资格见到卫冕公司的老总,甚至受邀请参观卫冕公司的种植基地。

    那可是能和国家领导人掰腕子的人物!

    “去吧。”

    虽然谢竹早已从邮件里得知情况,但他也是第一次来。

    一行人乘坐电梯来到b区。

    大屏幕上的记录清晰显示了播种时间——前天早上8点。

    分明是前天才播下的种子,长出的玉米茎干却已有三十公分,生长速度超乎想象。

    事实摆在眼前,几个人不信也得信。

    有人忍不住问:“亩产多少?”

    众人眼神期待地看向引导员,希望从她嘴里得知好消息。

    引导员笑道:“平均亩产可达2700公斤。”

    巨大的数字砸下来,几人的眼神瞬间火热起来。

    看着眼前青葱翠绿的玉米苗,就像看见了救命的宝贝。

    ——海米亩产虽然高,但种子少,所以第一批产量不高。

    而玉米,28天成熟,亩产可达2700斤,他们何愁粮食不够!

    “谢总,请允许我们现在向上级汇报此事。”

    说话时,女人的声音都在颤抖,甚至眼眶里含着滚烫的泪。

    然而笑意盈盈的引导员又顺着她的话,投下一个重磅炸弹。

    “不仅是玉米,南瓜、土豆、小麦、水稻等高产农作物的周期均大幅度缩短。”

    “平均生产周期为20~45天。”

    哐当

    女人手中的电话掉在地上,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引导员。

    电话那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