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66. 第 66 章 九姑婆就是咱村的财神爷……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66. 第 66 章 九姑婆就是咱村的财神爷……(第1/2页)

    遵纪守法算什么竞争力?

    章家兴嗤笑一声,拿出了章家村的“杀手锏”——

    “九姑婆,您要是把这个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继续放在咱们村,我跟您保证,肯定替您把三年期的土地租金减免优惠政策争取下来。”

    跟他斗?

    他可是被九姑婆拿鞭子一路鞭策着成长起来的!

    吴青云冷笑一声:

    “不就是三年的租金减免政策?就你们章家村有?我们丁字沟村就没有吗?”

    “九姑婆您别听他的,您要是把这个种植基地放在咱们村,别说三年的土地租金减免了,三年之后的租金,咱们也能给您优惠点呀。”

    咦?这个可以有啊。

    “优惠多少?”九姑婆感兴趣地问道。

    吴青云和王国盛这两个死对头,对视一眼,第一次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默契。

    “村里给您打九折,不对,八折,您看成不?”

    九姑婆笑了:“我这还有两个小小的要求,要是村里能答应,我今天就能跟你们签合同。”

    “什么条件?”

    “第一,租哪个山头,我们要自己挑,村里的动员工作,需要村委协助完成,要是村民们不答应,别说八折了,就是五折,咱们也不能强迫村民,对吧?”

    “第二,铁皮石斛是个精贵玩意儿,这个你们也知道。所以,如果我把种植基地放在丁子沟村,村里必须就近给我们再划一小块地,租也好,买断也可以,我要在种植基地附近,盖一栋楼,作为办公室和员工宿舍,方便我们技术员就近照看指导。”

    王国盛看了老搭档一眼,俩人不约而同地点头,答应了这两个条件。

    如果换成平时,他们还真不敢替村里人答应下来,可今天这个时机,实在是太好了!

    刚巧赶上九姑婆出现,帮他们村解决了板栗销售这个大难题。

    刚巧村里人刚从九姑婆这里,赚到了一大笔卖板栗的钱。

    老百姓虽然不会做什么统计数据分析,也不会做什么市场分析报告,但是,九姑婆能给他们的好处,今天全村的村民,可都是实打实的感受到了。

    怎么感受的?

    数钱数到手抽筋哇!

    不信你去看看好了,今天晚上,他们村肯定没一家跑出来闲逛的,随机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肯定都躲在家里数钱偷着乐呐!

    这个时候,村里要是告诉大伙儿:

    只要答应让九姑婆的铁皮石斛项目落户到咱们村,以后九姑婆就算是半个丁字沟村的人了,明年、后年、大后年,往后每年咱村的板栗卖不出去的时候,求到她老人家面前,难道九姑婆还会不管他们吗?

    不用“和亲”,呸!不对,是不用贡献出村里的俊俏小伙子们,就能让九姑婆成为他们丁字沟村的人,村里人要做的,只是在意见征询书上签个字就行了。

    谁要是不答应,那可就是他们丁字沟村的千古罪人了!

    毕竟,眼下在丁字沟村的村民心里,九姑婆已经是财神爷的象征了。

    谁家拒绝签字,谁就是赶走财神爷的元凶,就是他们全村人发家致富的拦路虎。

    吴青云和王国盛,对于说服村民在同意书上签字,还是很有信心的。

    唯一麻烦的,就是九姑婆说的那个员工宿舍和办公区的土地问题,现如今,村里的宅基地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九姑婆要的土地太大的话,村里就得想办法去乡里求领导帮忙了。

    不帮?不帮他们就坐在领导办公室里一直哭,哭到领导同意为止嘛

    反正他们这些刚脱贫的贫困村,自己是没有办法“造血”的,要么乡里就自己出钱帮扶他们,要么就“招商引资”,请九姑婆这样有本事的大老板,拽着他们往前跑咯。

    打定主意要去乡政府耍赖找外援,吴青云和王国盛现在是生怕章启慧跑了,当场就对九姑婆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一定想办法让全村90的村民,都在同意书上签字。

    不签才是傻子好吗?

    经过这次卖板栗的事情,他们算是看出来了,一模一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人手里,就是能让不值钱的杂草变成金子。

    没有九姑婆的本事,却想学她老人家这“点石成金”的能力,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反正,村里那些板栗林,放在他们自己手里,每年顶多给家里赚个几千或者万把块钱,贴补一下家用。

    你就是再会种地,板栗林的产量再高,卖不出去,那也没辙呀。

    难道还像以前那样,眼睁睁看着树上的板栗卖不上好价钱。找人打下来卖,亏本。不打下来,就只能等板栗自己掉下来,然后捡回家喂猪?

    承认自己没那个点石成金的本事,也没什么丢脸的。只要九姑婆愿意带着他们一块发家致富,就跟章家村那样,家家户户一年能挣个一二十万,那还出去打什么工呀?

    这么一想,吴青云和王国盛,真是恨不得把全村的板栗林,都承包给九姑婆算了。

    那么大一片山林,九姑婆总不能什么都自己做吧?

    以后生意做大了,九姑婆肯定要请人帮忙的,到时候他们丁字沟村,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艾玛这么一想,怪不得章家兴那老滑头,拼了命的要把这个种植基地划拉到他们章家村。

    ……

    眼睁睁看着九姑婆“弃他而去”,答应了丁字沟村这俩不要脸的,章家兴真是如遭雷劈!

    他最近是哪里做的不好,又惹恼了九姑婆吗?

    看着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章启慧差点没笑死。

    “你有那个时间嫉妒他们,倒不如好好想想,村里还有哪里能腾出一块地,咱们盖个加工厂?”

    “你不会是忘了吧?咱们村的紫苏跟薄荷,眼瞅着头茬就能采摘了,我这连客户都找好了,到时候采摘包装上面,你要是给我拖后腿……章家兴,我看你是要皮痒痒了!”

    一言惊醒梦中人!

    “对对对!板栗值几个钱?咱村的紫苏跟薄荷才值钱,九姑婆您放心,我马上就回村把工作安排下去。”

    也不知道九姑婆从哪里给他们找到的“特效土壤改良剂”,就那么一小管,兑水之后,洒在开垦好的地里,过两天再去看,地里的土壤,就跟沤了两年肥的粪堆一样,底下的土都是黑黝黝的。

    用手捏一把,土质松软,一看就是能种出好庄稼的土地。

    果然,他们的紫苏苗和薄荷苗移栽下地之后,就跟家养的猪吃了猪饲料一样,长得飞快!

    眼瞅着居然都能摘头茬叶子了。

    紫苏的头茬鲜叶不便宜,听九姑婆说,人家收购价都是按片来算的。

    多摘一片,那就是多赚几毛钱。

    章启慧上个礼拜就跟章家兴打过招呼了,让他抓紧时间在村里找个地方,等紫苏叶采收的时候,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把采摘回来的紫苏叶,及时真空打包好,然后运到县城的冷库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