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93. 第 93 章 断情绝爱,合作社全员搞……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93. 第 93 章 断情绝爱,合作社全员搞……(第1/2页)

    春雨贵如油。

    从县城回来之后,九姑婆“卷王”属性苏醒,一口气把合作社的工作,安排到了三月底!

    第一批兑换给系统的早园红壳笋,口感鲜甜,品质上佳,甲方爸爸非常满意,一口气预订了三十万斤。

    这笔订单要是能顺利交付,九姑婆不说富可敌国吧,最起码,开单吃三年!

    合作社要采购三十万斤春笋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章家村都沸腾了。

    尤其是那几个抓阄抓到了营养液的,连夜把附近几个村的稻谷壳都买空了。

    买回来的稻谷壳,按照姚嘉年的指导,喷洒稀释营养液,再把稻谷壳铺在毛竹林里,大概是因为天气渐渐转暖了,厚厚的稻谷壳铺上去,土壤温度变得像四月份一样,不到一个星期,居然就有头茬的毛竹笋长出来了!

    这可是稀罕货。

    章启慧帮他们跟系统谈了一个好价钱,一斤毛笋五块钱的收购价,简直让种植户们乐开了花。

    头茬毛笋卖出去之后,全村人都轰动了。

    一时间,整个红星乡的稻草、稻谷壳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涨价的苗头。

    很快,去年没有喷洒营养液的红壳笋也出来了。

    姚嘉年征得了种植户的同意,以“免费帮忙挖笋”为条件,把全村想要种植红壳笋的村民,都拉到山上,现场教学。

    没有喷洒营养液的红壳笋,铺上稻谷壳之后,产量虽然比不上喷过营养液的,但却比那些没有铺稻谷壳的高了不少。

    这一次,为了拿到准确的亩产量,姚嘉年带人用绳子在竹林里围了一亩地大小,把这块竹林的红壳笋都挖出来之后,一袋一袋的称重。

    “1760斤,啧跟他们喷过营养液的,没法比啊!”看着最后出来的称重结果,种植户惋惜道。

    旁边人安慰他:“你就知足吧!往年没铺稻草跟稻谷壳的时候,这么一块竹林,一次能挖出来五百多斤红壳笋,那就算是这座山头的‘大年’了!”

    “别提了,有一年我家山头赶上‘小年’,比这还大一倍多的竹林,从头挖到尾,就挖出来二百多斤头茬早笋。”

    这么一对比,就算是没有抓到九姑婆的“特供营养液”,用姚嘉年的办法,好像也能给他们的竹林增产增收哇?

    虽然产量不如喷洒过营养液的,但是这批头茬红壳笋,卖给九姑婆之后,种植户立刻就拿到了八千多块钱的货款——这可比往年他们家竹林一整年的收入还高!

    这下子,再也没人敢质疑姚嘉年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了。

    村民们在路上碰到他,都亲切地喊他“姚老师”。

    甚至还有好几户人家,想把闺女嫁给姚老师。

    被姚老师礼貌地婉拒了。

    村里人顿时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

    听说姚老师的叔爷爷,就是九姑婆姥姥的“男朋友”,搞不好,两家是想亲上加亲,让姚老师追求他们九姑婆呢?

    这么一想,俩人还真挺般配的呀。

    都是大学生,而且男俊女靓,姚嘉年喜欢九姑婆,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得亏这番话没让九姑婆听到,不然她老人家肯定当场怼回去。

    大家都生活在自由民主的新社会,为什么只有你们还活在旧社会里?

    理所当然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吗?

    狗还“理所当然”的喜欢吃屎呢,你怎么死活就是不让自己家养的宠物狗吃屎?

    “就是!我们九姑婆独美!”钱丽丽在旁边摇旗呐喊,给偶像助威。

    章小敏一脸狐疑地看着姚嘉年:“你不会真对咱九姑婆有什么危险的想法吧?”

    姚嘉年简直无语了:“我现在年薪就只有十五万,去掉五险一金,到手只有十万多一点,还打算攒钱买一辆车,换个新手机,给家里盖新房子,来,你们帮我算算,就我这经济水平,到哪娶媳妇?去非洲吗?”

    章家安特别理解他,拍了拍姚嘉年的肩膀安慰他:

    “嘉年哥,我理解你!”

    “其实我早就想说了,现在不光女孩子不想结婚,其实我们男生,也不是很想结婚啦”

    “外面工作这么难找,我们每个月只有一点点钱,养活自己倒是吃穿不愁,可一个月四、五千块钱的工资,也想结婚生孩子,这不是把老婆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兄弟俩相对泪目。

    九姑婆实在看不下去了。

    “知道自己是个穷逼,还不赶紧去搞钱?”

    指了指姚嘉年:“你会不会技术变现啊?现在村里想找你帮忙的人,听说都从春节排到了劳动节,你就不能动动你那花生米大小的脑仁子?”

    “八小时以内,你是合作社技术指导老师,当然是很难约的。”

    “八小时以外呢?你就不能在村里开个付费咨询?咨询费五十元,上门一对一指导一百元,我就不信,咱村没人找你。”

    姚嘉年眼前一亮。

    九姑婆继续卷他:“还有,你刷短视频的吧?”

    姚嘉年点了点头。

    九姑婆:“那我问问你,那些拍赶海视频的,卖不卖海产品?”

    “那些拍美妆视频的,卖不卖各种化妆品和美容仪?”

    “还有那些拍日常做菜视频的,卖不卖各种吃的喝的?”

    姚嘉年心头一动:“你是说……我也可以去进点货,在村里开个农资销售点?”

    九姑婆翻了个白眼给他:“格局小了!”

    “农资店哪个乡镇没有啊?你得想想你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你想想,镇上那些农资店,哪个老板是农大毕业的?哪个老板有你的专业技能?”

    “我经常听你给村里人推荐哪家公司的种子好,哪家公司的肥料好,哪些农药对土壤的生态平衡伤害性最大……这些道理你都懂呀,为什么就不能利用你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村里开个农资店,给咱村的老百姓弄点好东西回来卖呢?”

    “反正就算不在你这里买,他们也得去镇上买。”

    “在你这里买农资,花同样的钱,还能免费得到你的技术指导呢。”

    姚嘉年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外走。

    “哎?嘉年,快吃饭了,你干啥去?”陈秀红在后面喊他。

    姚嘉年一边跑一边喊:“秀红姐你给我留点饭菜吧,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马上回来。”

    “他干啥去啊?”

    还能去干啥?肯定是去找村长帮忙租房子去了呗。

    开农资店,不得弄个门面房和仓库什么的吗?

    章启慧以为姚嘉年最多租个民房,结果没想到,这小伙子居然这么相信自己的话,把辛苦攒了好几年的养老钱都拿出来了,直接找村里的五保户买了两间老房子。

    这个五保户年纪大了,本来就要去敬老院住,他现在住的两间破瓦房,还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