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70-80(第2/27页)
人说:“倒也是,婉淳已经十六岁了,已经有些晚了。”
庆王妃见有人附和她的意思,就趁热打铁:“我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周太后淡淡的,看不出来高兴,但也应承了庆王妃的话。
“哦?说来听听。”
庆王妃:“婉淳的品貌端庄,那自然是一等一的。纵观京中适婚的儿郎都已经定亲了,她也就吃亏在一直在姑苏,不是在京中长大,京中没有合适的,但各地勋贵子弟中倒是都不错,我昨日和我家里王爷提起小时候的玩伴,说起在凉州的肃王爷的独子陈勉。听说陈勉自幼在京中读书,后来回了凉州,更是少年将军……”
刘娘子听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庆王妃和婉淳公主怕是有仇吧。
她怎么说得出口,凉州的肃王爷。
在场的人都被她大胆的建议说的面色各异,谁也不说好,谁也不反驳。
只有周太后笑笑,说:“倒也是个不错的孩子,他小时候我倒是见过几次。”
看得出来周太后是同意庆王妃做媒的。但对婚事没肯定,也没否定。
周太后自然是不拍板,庆王妃愿意做这个铃铛,就让她去试试,成了就成了,若是有人敲响这铃铛,不成也就算了。
至于她对婉淳,已经不抱希望了。
柳氏听太后这样说,就顺着庆王妃的话说:“婉淳殿下贵为公主,这驸马的人选自然是慎之又慎,自然要细细的选。”
施夫人说:“怎么会,那肃王爷祖辈镇守在西北,可是肱骨之臣,肃王爷这一辈兄弟几个更是年少勇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已经是人杰。他的独子在京中长大,前几年才回了凉州,我倒是觉得这门第和婉淳最是相配。”
刘娘子听的心惊,只觉得震惊。
让那么多人仰望的天家公主,自己的婚事也不能自己做主,甚至都不知道,由着别人这样妄议。
庆王妃一直在极力撮合这件事,在座的几位夫人都在附和,周太后的态度暧昧不明,应该也是同意的。
若是婉淳公主没有异议,是不是这辈子就此定下了?
等傍晚出宫后,刘娘子突然很想给赵幼澄偷偷送个消息。
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送这个信。看就是觉得应该去和她说一声,她若是不喜欢,就不好答应。
婉淳在她眼里,永远都是第一次见的那样,有些高傲冷冷的,不可一世的态度。
有那么一刻,她是很想让这桩婚事成的,若是成了,婉淳公主说不准就去西北了,夫君也就不用惦记着她了。
可下一刻,她又不这么想。
婉淳公主虽然对她很不客气,但是,她还是想偷偷给她送这个信。
晚间回去,周聿昭已经听朱氏说过这件事了,回了自己院子周聿昭就安排:“太后娘娘命我去西面的别院去探望婉淳公主,我明日有事……”
刘娘子急着说:“夫君有事,那要不我明日去探望殿下……”
或许她说的有些急切,周聿昭看着她,他独自去确实不太合适,就又改了主意,说:“也好,若是太晚回不来,我后日去接你。”
刘娘子听着替他更衣的手一顿,他后日肯定会去接她的,明日是因为太急,他腾挪不出时间,但是后日他一定有空。
因为他心里惦念着婉淳公主,怎么可能不去呢。
她若无其事说:“好。”
第二日一早刘娘子就出发了,礼物是周聿昭准备的。
她看着那一盒子珍贵的补品,心里涩到快失了五感,剩下的半车礼物也没兴致知道了。
他的心思如此显眼,毫不遮掩。
她们刘家说得好听是清贵,其实是家贫。就是别人骂得酸儒。
她因为亲事丢了脸,父亲不准她再归家,也不准家里人和她联系,好生有骨气,母亲才不管父亲的迂腐,总说嫂嫂耐不得贫穷,她暗中屡屡接济。就像嫂嫂说的那样,她能进周家说来还是因为嫂嫂。
周家的富贵她已经沾了,所以没资格说不贪图。更没资格指责周聿昭爱慕别人。
出城后往西走,越走越清静,西面山中静谧,甚至能看到山中的云雾,刘娘在站在别院外心里感叹,这位殿下真是活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她有什么好为她可惜的?真是可笑。
赵幼澄也没想到刘娘子能追到这里来。
赵幼澄还是满是惊讶:“刘娘子怎么来了?”
章嬷嬷也摇头。
李嗣同正在书房记录那两人的见闻,他们三人整日在一起,而她则要整理他们成册的文稿,和查阅其他人的记录,最后才能成册。
冬青端着茶进来,刘娘子看冬青,结果回头看到后面的人抱着书进进出出,她好奇多问了句:“这是干什么?”
冬青见她看后面,就答复:“殿下这些时日很忙,正在修正一些文稿。”
刘娘子的惊讶写在脸上,等她回头看赵幼澄,只见赵幼澄一身素锦袍,只用一根白玉簪子将头发挽起,看着像是山中修士一般,虽然一身素净,但自有一番飘逸自在。
大概是因为不在太微宫,所以殿下见客也显得很随意,甚至手上还沾了墨迹。
她顿时就慎重了很多,问:“殿下,可否换个地方说话。”
赵幼澄自从上次见过,两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而且还生过龃龉,实在不知道她怎么会来寻自己。
见她认真,就领着人穿过正堂。到后面院子里,李嗣同见她进来,招呼说:“殿下,今日完成的都放在你那里了,我们要去山上了。”
据说这几日她们在山上发现了一种青白的鹿,这些人日日上山,也不打猎,只是想活捉。
赵幼澄:“舅舅小心些。”
等几人走后,她才领着刘娘子进了书房。
满屋子的书稿,目之所及之处,都是墨迹,刘娘
LJ
子看的震惊,也顾不上故弄玄虚:“庆王妃和太后娘娘提起,要为殿下做媒,对方是世代镇守凉州的肃王爷的独子。”
赵幼澄听得皱眉有些不可置信看着她。刘娘子怎么会赶路两个时辰,就为了来给她偷偷说这个。
刘娘子见赵幼澄沉默不语,既不好奇,并不气愤,也无什么羞怯的意思。
“所以刘娘子来,是为了和我说这个?”
刘娘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进门后就失了分寸。
“殿下恕罪,我都昏头了,太后娘娘听闻殿下在娘娘生辰那日跪了一日,担心殿下,命夫君来探望。只是夫君有公务在身,我便代夫君来探望殿下。”
赵幼澄听着了然,微微点点头,这才像是皇祖母做出来的事情。
她甚至问:“九婶是直接为肃王爷的独子保媒的吗?”
刘娘子:“是,庆王妃主动提议的。”
赵幼澄点点头。
“谢你特意走一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