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70-80(第26/27页)



    赵幼澄笑笑,也不执着。她亲眼看着大周覆灭,死在城破的那天,怎么会不知道。

    裴荀没有多待,只是最后走的时候提出能不能将书借给他看看。

    赵幼澄:“自然可以。”

    裴荀走后,赵幼澄立刻写信给冯直,搜罗江南名医,迅速北上。

    裴荀不能出事,尤其两年内,不能有任何闪失。

    裴岘此时人就在凉州,凉州的永昌卫向北进入草原,不到百里,他在永昌卫停留的时间不短了,肃王爷在凉州已经四代人了,凉州并不富庶,但本地的人却都说肃王爷为人宽和。

    掌兵的人不需要宽和,只需要握住刀,练好兵。

    从草原借道向西一路过来,商队络绎不绝,他问过了,大多是凉州北上的商队。

    裴岘大概能猜到,肃王府和草原关系并不像朝廷想的那样,生死相对。相反肃王爷和草原关系应该还不错,尤其和草原做买卖应该时间不短了。

    在外行走,总会遇见这样的事情,他看过太多见不得光的事情,也知道很多人的阴私。有些如实上报,有些装作不知道。

    至于其中的度如何把握,全看事情轻重。

    他少年就开始为陛下办差,到处行走,也曾掌握不了那个度,有的做的太过偏激,有的没有警告到人。

    肃王爷这事很麻烦,如果轻了还好说,如果重了就是私通草原部落,诛九族都不够。

    端看肃王爷的态度了。

    陈述对裴岘的到来并不排斥,他其实并无私通草原的心思,只是凉州苦寒,他爱财才会做生意,要不然也不会和草原部落做生意,草原缺布匹生丝,茶叶瓷器。草原部落最喜欢大周的商品,他只要掌握着这些,就有源源不断的钱财。

    他也是最不想和草原开战的人,他并不擅战,也不像祖父那么勇武,只想安安稳稳过一辈子,说他窝囊也可以,说他胸无大志也罢。

    而且他也知道儿子也不是这块料。

    裴岘进了肃王府,肃王府确实富庶,处处金银玉器,肃王爷发福的厉害,他特意叫了陈勉。

    陈勉还是那副憨厚的样子,见了他很是惊喜:“裴大人来了!”

    他淡淡说:“有些年没见了。”

    陈勉嘿嘿笑:“有些年没有领教裴大人的拳法了。那……”

    “不可无理。”。陈述制止儿子的无理。

    然后和裴岘说:“裴大人此番巡边,陛下可有什么指示?”

    “并没有,只是辽东不安稳,陛下指派我为辽东经略使,西北只是顺便走一趟,看看草原部落是不是安分。”

    陈勉面带汗颜:“还算安分,还算安分。”

    裴岘又说:“一路向西,倒是见了不少北上的商队,可见西北的商路畅通,朝廷虽然有令,不开商榷,但出关的商队这么多,可见是没有按照规矩来。”

    肃王爷冷汗连连。

    “大人也知道,西北苦寒,日子不好过。但凉州和草原若是开战,绝不会退缩。”

    裴岘见他信誓旦旦,也没有深问:“也是,西北苦寒。”

    陈述见他并不是传闻那样像个黑脸阎王,笑呵呵说:“还望裴大人在陛下面前,能为凉州百姓美言几句。”

    他这话水分很大,裴岘并不深究。

    而是转头问起陈勉:“听闻上京城有人给你保媒?”

    陈勉憨憨一笑:“娶婆娘有什么意思。”

    陈述干笑:“裴大人说笑了,我儿憨厚,实在不敢上京城的贵人,凉州女子泼辣一些,才是我儿良配。”

    裴岘对他的话很满意。

    他在这里呆的并不久,要继续向东。

    而京中怀宁公主临近大婚,施家豪奢,所以怀宁并没有修建公主府,但陛下赐了她宅邸。

    赵晖在西苑就已经和苏皇后商议了,“几个女儿的婚事,都该定下了。”

    苏皇后也说:“是,年纪都到了,陛下如果看好人家,就定下吧,臣妾也好早些给准备。”

    皇后管理着后宫他很放心。

    赵晖便和苏皇后絮絮叨叨说:“安成性格跳脱,还是一副孩子气,朕倒是舍不得她不开心。”

    苏皇后取笑他:“陛下对安成太过纵容,她都敢去西苑闹陛下,怎么能不管教呢?往后还不知道会捅什么篓子。”

    赵晖摆摆手:“不要那么管着她,她无忧无虑多好,都说天家无亲情,你看安成就喜欢黏着朕。猎到一只兔子,都眼巴巴给朕送来。”

    苏皇后管孩子严厉,当然,也是在丈夫面前掌握着这个尺度,既不会让丈夫觉得严苛,又不会让他和自己的儿女疏远。

    “她的亲事,朕考虑了很久,博远家的小子正好。”

    说完拍拍皇后的手。

    赵晖最后还是把安成嫁给了苏家的表哥。

    苏皇后心里很是感激。她母亲只生了她一个,她还有个庶出的弟弟,学问很好,但并不做官,在国子监任博士,下一任的国子监祭酒。

    对安成的婚事,她很满意。

    赵晖又说:“汝宁性格灵动,江南王家长子今年高中二家第七名。堪为良配。”

    其他几个女儿也都指给了一等一的世家大族,这样比起来,只有苏家几乎可以称得上清贫,诗书传家,安国公苏老爷子一心教书,桃李满天下。

    但皇后很满意,对安成,她没有任何的要求。

    侄子苏挺性格敦厚,定会包容安成的爱玩闹的性格。

    等赵幼澄知道的时候,礼部已经将几位公主的亲事都备案好了。

    并开始着手准备了。

    七月盛夏暑气正热,赵幼澄听到这个消息,正坐在院子里那棵青槐树下摇着扇子,冬葵回来说了声,她听着,只觉得陛下是真的宠爱安成。

    她和上辈子一样,都嫁给了苏家表哥,还是一样的自由自在。

    也不能说其他公主嫁的不好,相反其他几位公主都嫁的很好,都是世家大族,都是陛下施恩就能服帖的臣子。

    富贵荣辱,都系在公主身上。

    她越来越看不懂这位陛下,一面亮刀,一面施恩,这样只会让人摇摆不定。

    反而不利于户部行事。总不能陛下抄女婿的家吧。

    这个消息让她莫名烦躁,除了安成的婚事让她觉得开心。

    安成也一样开心,一听自己嫁给表哥,父皇和母后也回宫了,立刻央求母后就出宫避暑了。

    太微宫中不想宫中,太微宫里成片的林子,有湖有水,自然清凉。

    安成依赖性,也学赵幼澄,躺在躺椅上,非要在青槐下纳凉,一边招呼冬青:“就不能和冰镇的酸梅汤吗?”

    赵幼澄好笑地说:“都定亲的人了,怎么还是孩子气。怎么又跑出宫了?不怕女官给娘娘告状?”

    安成嘟囔:“阿姐以后定亲了就知道了,这和定亲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