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90-100(第24/28页)

的是陛下,自然是陛下做主,和我是不是长公主没关系,今年姐妹们都会出嫁,皇祖母若是舍不得孙女们可以和陛下说一说。让婚期挪到明年去。”

    礼部都说了,公主出嫁,有益于宫中子嗣。

    她这纯属于胡扯了。

    “你这些年在江南,就是这么学规矩的吗?徒增口舌之利,沾染是非,毫无天家公主的规矩,桩桩件件都令人不齿。”

    赵幼澄看着她冷冷说:“我的规矩是跟着先帝赐的嬷嬷学的,皇祖母若是不满意,百年之后可以去问问先帝。顺便问一问,不顾先帝遗命,非要扶阿弟争权,又是为什么?这样的规矩是周家教的吗?”

    “你……你和我兴师问罪来了?”周太后冷笑着看她。

    “儿臣不敢,只是想和皇祖母聊一聊,皇祖母或许是想的太多了,我阿弟的太平王是先帝赐的。不是陛下封赏,也不是皇祖母为他争来的。还望皇祖母要记得先帝遗命。”

    周太后突然怒极将手中的手串掼在地上,线断了,珠子迸溅开来。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将殿内的云姑吓了一跳,小小的女婢们立刻跪下来,头垂的低低的,连呼吸都不敢用力。

    赵幼澄看着周太后的盛怒,心里好笑,不过问一句,就气成这样吗?

    “皇祖母还是保重身体吧,这些宫人也可怜。何必要这样吓唬她们呢?”

    周太后冷笑:“放肆,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教训我?一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赵幼澄从没见过她如此气急败坏,更是用这样粗鄙不堪的词语辱骂她。

    赵幼澄一点都不觉得羞辱,依旧笑眯眯的:“皇祖母不必动气,您若是早早和我这样说话,我们早就坦诚相待,何必装着一副祖孙和乐的样子,你累,我也累。当年你就是这样当着嫔妃们的面,训斥我母妃,威风的不可一世。可周皇后,也成了周太后。所以皇祖母,要认命,不该你争的权力,你争也争不来,先帝给宗亲托付我们姐弟,为何信不过你这个尊贵的枕边人呢?您总是这样固执,死死抓着那些不切实际的梦,不肯撒手。”

    周太后的气息都不稳了,死死盯着她。

    “皇祖母不必动怒,你不是最疼爱周宪实吗?他可从没进宫看过你,忠义候呢?他是皇祖母身边长大的,可惜不堪大用,朽木也。这样的人,皇祖母居然欲与我婚配,简直可笑!”

    “赵幼澄!你放肆!你疯了不成?”

    赵幼澄笑起来温柔说:“我的亲事定在九月底,宫中为了吉祥,不会让我出事的。皇祖母想一想,若是我在延嘉殿有了什么差池,您怎么办?周家首当其冲,我会咬死周家的。所以皇祖母也要保重,毕竟我们一荣俱荣易损易俱损。”

    周太后:“你无亲无眷,目无尊长,忤逆亲长,这样的人也配!”

    赵幼澄眨眨眼:“皇祖母说笑了,陛下怜我身世可怜,宗亲怜我孤苦。我为何不配?我能加封长公主,我能位同亲王,我为何不配?”

    “你年纪小,要知道世事无常。”,周太后冷冷说。

    赵幼澄放肆的笑起来:“世事无常也对,这世上的事,谁能说得准呢?但是我最不怕别人威胁我。我这样的人,活一日就是赚一日。我没有一点不甘心,谁要是惹我不开心了,我只管和他玉石俱焚。您说,这样岂不是痛快?”

    文襄呆呆的看着她,也忘记劝诫了,云姑劝说:“殿下慎言,殿下今日之言,已经是忤逆至极……”

    赵幼澄看着云姑,淡淡笑说:“是吗?你一个奴才指着我,是想以下犯上吗?皇祖母难不成没有教过你规矩吗?”

    周太后看着她:“放肆,真以为延嘉殿是你撒野的地方了吗?”

    赵幼澄本来就是来闹事的,她连章嬷嬷都不带,特意带了冬葵。

    “皇祖母息怒,刁奴还是早日打发了为好,若不然早晚酿成大祸。”

    云姑并不怕赵幼澄,只是一脸怒气盯着她。

    “延嘉殿的事情,还轮不到你多嘴。一个孤身的公主,你真以为自己了不得了?信誓旦旦威胁我?你父王都不曾忤逆过我,竟然生出你这样的忤逆子。果真是李家的教养败坏。”

    赵幼澄看着她气急败坏的怒容,问:“可见皇祖母实在挑不出我母妃的错处,只能拿陇西李家说事。周家的女儿名声也不过如此。我们赵家的女儿,轮不到你们来说。”

    周太后被她气的恨极。

    赵幼澄又说:“皇祖母且听我说完再生气也不迟。周宪实早年受贿,账簿在我手里。江南周家在江都码头的生意,在扬州府的盐税,和苏州的冯志的生意往来,都处理干净了吗?周聿昭自己的生意呢?皇祖母最好让人捂住,不要漏出来。要不然,我只能大义灭亲了。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有提醒过你们。”

    周太后惊愕的看着她扬长而去,最后又摔了一把紫砂壶。

    赵幼澄刚出宫,就听到一个消息,何静生经人举荐,南下扫清江南的战场去了。

    赵幼澄知道,何静生就是周聿昭的左膀右臂。他的步步高升,也是周聿昭掌权的开始。

    她听着冬凌的消息,冷笑:“那我再送他一门好亲事。”

    等回去,晚上就接到宫中的旨意,太后娘娘病了,召太平王进宫。

    赵幼澄看着宣旨的文襄,问:“皇祖母果真病了吗?”

    文襄垂着头不敢乱说。

    “当真是。”

    赵幼澄冷冷看着他,最后粲然一笑:“还望皇祖母保重身体,陛下和娘娘不在宫中,也没个贴心的人。文总领喝茶,我去看看阿弟,小孩子动作就慢一些。”

    文襄哪里敢反驳。

    赵幼澄进了赵诚的院子,吴顺见她进来,问了声:“殿下来了?”

    屋里的赵诚问了声:“阿姐来了?”

    赵幼澄进屋见他还在看书,她吩咐女婢们:“去收拾几身衣服。”

    这才和赵诚说:“皇祖母病了,召你进宫侍疾。”

    赵诚有些意外,见她面色不好,问:“你和皇祖母吵架了?”

    “不过是口角几句。不碍事。你进宫后,不要多问,也不要和皇祖母置气,一切有我在。”

    赵诚看着她的脸色,就知道今日阿姐进宫应该很不愉快。

    等一行人再回太微宫,文襄已经等了很久了,但丝毫没有不耐烦。

    毕竟他都不确定能不能请到人。

    赵幼澄将赵诚交给文襄说:“我把阿弟托付给文总领了,他年纪小,也不甚聪明。若是他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还望文总领细心些。”

    文襄赶紧说:“殿下放心,老奴一定亲手服侍小殿下。”

    “这倒是不必,吴顺也会跟着去的。我也盼着皇祖母早日康复,暑气燥热,难免上火,文总领也保重。”

    文襄连连谢恩。

    等一行人走后,赵幼澄一整日撑着的一口气才散了。

    一个人塌着肩膀坐在桌前出神。

    激怒皇祖母的后果,就是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