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100-110(第10/15页)

南的夏粮入库, 税银北上,漕粮进京,一半是粮一半是银子,可以找江南的目下的样子,漕粮北上怕是要拖到年后了, 而且庆王掌管漕运, 江南的人已经一窝蜂拥护庆王。

    因为他儿子若是承嗣, 那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马廷庸对两位小殿下不了解,但了解陛下,他大约是猜到,陛下想选庆王世子。所以将江南夏粮入库的折子批复后留下了。

    裴岘的大婚也已经准备好了,裴荀和他说过:“陛下暂时信不过你,是正常的。毕竟在这个当口,不合适。大婚之后,你请旨卸任吧。”

    裴岘心里其实知道,赵诚不单纯,康亲王等人也更愿意选他,原本依附江南派的人大约会再次倒向庆王。

    “大婚之后再说吧。”

    裴荀却说:“婉淳公主性情如何,我不了解,但太后娘娘是什么性情我知道。”

    裴岘说:“周宪实不敢乱动,周聿昭也只是跳梁而已。”

    裴荀见他不愿意听,叹气说:“陛下的身体,早已经有了征兆,他能不知道吗?”

    徐氏进来,见兄弟两个说话,问:“母亲那边已经催了,该过去了。”

    今日裴家家宴,连出嫁的裴芝媛都回来了,见了裴岘笑嘻嘻说:“恭喜小叔叔了。芝玉说殿下生的极其出色。”

    徐氏出口说:“怎么能用议论贵人容貌。”

    裴岘难得在小辈们面前多话,笑了下说:“她听了大约会高兴。”

    裴芝玉坐在一边掩着嘴笑。

    老夫人看着一家人,笑着说:“你成婚了,你哥哥才能放心。若不然他一直要操心你,他都快抱孙子的人了,还要操心你的婚事。”

    老夫人上了年纪,已经操心不来裴岘的事情了,说话也多是教训之言,裴岘也不恼,笑着说:“我知道。”

    徐氏见不得老夫人总是教训裴岘,就说:“长兄为父,这是他做哥哥的应该的。母亲不用这样教训蕴玉。”

    饭后遇上赵善易来,赵善易也是路过,他在衙门出来遇上褚英,褚英非要请他喝酒。褚英和这个人是草莽出身,为人也豪爽,但他现在是庆王的便宜大舅子,所以关于择嗣的事情,他比较上心,连着追问了赵善易几次。

    赵善易进来瞧了眼:”你这院子里也没什么可看的,看着也不像是娶新妇的样子,何况娶的还是公主。”

    裴岘问:“你这又是从哪里来的?”

    赵善易问:“明鹤呢?怎么不见了?”

    “他回江南去了。”

    赵善易好奇问:“他呆的安安稳稳的,怎么想起回江南去了?”

    “大约是京中呆厌烦了吧。”

    赵善易嗤笑一声:“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他……”

    赵善易想说,他的卦都把大周朝算没了……

    可他心里一突,没了啊,陛下若是没了,承嗣的人不顺利,再生变故,可不就是没了。

    他两眼放光,盯着裴岘问:“这可是个宝贝,不能放他走啊。”

    裴岘没好气:“神佛之事,还是少说为好。”

    赵善易叹气:“不说可不成,绕不开了。等你成婚了,太平王就是了你小舅子。我自小伴读庆王,他在江南被奉为太上皇一般,你可知何静生搞得江南人心惶惶,遇上这个时机,庆王倒成了他们的保命符。”

    裴岘大约是知道的。

    赵善易继续发牢骚:“按理说,两个小子我都见过。赵诚这小子是不出声的机灵,赵旭其实也聪明,养在庆王妃手里可惜了。”

    裴岘撇他一眼:“那你进西苑和陛下去说。”

    赵善易嘿嘿笑:“你没看见我们家老爷子都告假了。万事不闻。”

    裴岘也只是说:“陛下也是试探臣工们的反应。”

    他不到最后,不会定下的。他太了解陛下的性情了。

    赵善易也知道,所以他才担心:“所以我担心庆王,他在江南风头太盛了。”

    “随他吧。”

    裴岘知道他两不可能去提醒庆王,庆王也不可能听他们的。

    “沈州能夺回来吗?”

    辽东战败,仿佛在承嗣这件事之下,没有惊起任何波澜。

    武将最终关心的还是这些。

    裴岘知道,辽东若是失利,北方迟早都会开战,就连西北都不会太平。

    “怕是难。”

    赵善易也知道,想拿回一城一池,不是一句有决心就可以的。

    “辽东局势再大,都不是主要隐患,大不了我领兵去平。草原和西北才是大患。若是他们联手,怕是要难。”

    裴岘:“辽东暂时不是大患。你守好京城就好。”

    赵善易也知道自己出不了京城。

    “等你大婚的时候,庆王大约会送你大礼。到时候京中看热闹的人多着呢,再说了,你那位公主也不简单。”

    裴岘挑眉看他一眼。

    赵善易又说:“你说,我到时候一同去娶亲,在集结几个臭小子们一同去,到时候迎新妇不是探囊取物吗?”

    夏守忠进来奉茶,笑着说:“到时候就拜托您了,我们家二爷当日肯定是顾不得这些,您一想办法多,到时候可要替我们二爷想办法挡酒。”

    赵善易脑子一转,就说;“那不成,我是宗室出身,到时候是她表哥,说不准要送嫁的。”

    夏守忠笑着说:“这不更好了?您这么里应外合,这不就妥了吗?”

    赵善易大笑:“你想的倒是美。”

    夏守忠只管笑,倒了茶也就不再多嘴了。

    九月十九,周太后终于见了赵幼澄一面。

    这么久,她和宫中嫔妃相聚,和京中的老亲们时不时聚会,但就是不见赵幼澄,赵幼澄还在操心宫外的事情。

    等赵幼澄从西苑回来,她已经见过赵诚了。

    阿弟大约是和裴岘说的那样,对进西苑没有任何的感觉,毫无波澜,见了她甚至说:“阿姐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等你大婚前一日,我回宫陪你,第二日为你引路。你什么都不要怕,一切有我,就算将来受了委屈,也记得和我说。”

    赵幼澄那一刻明白,他心里的野心有多大。

    他有很多很多没有和她说过的野心,她都不知道。

    她看着弟弟好久才说:“好,我等着你给我撑腰,我等着做上京城最尊贵的长公主,我等着我弟弟送我最名贵的礼物。你不能食言。”

    赵诚开心地笑起来。

    周太后见从门口一步一步进来,她眸色深深看着人进来,和云姑说:“去备茶,不要让人进来。”

    云姑看着赵幼澄满是戒备,大约是上次赵幼澄冒犯了她,让她耿耿于怀。赵幼澄丝毫不在意,她甚至想,云姑呆在延嘉殿里,还是没有受到教训。

    你看,文襄不就老实了嘛。

    周太后问:“都准备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