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110-120(第14/16页)

殿外的艳阳,前几日的雪才化,她心里的喜悦却没有想象中的浓。

    大约是赵诚始终陪在陛下身边,甚至都没有进宫看她。又或者陛下命赵旭进宫陪太后过年。

    她的儿孙都离她而去,没人愿意亲近她了吧。

    第120章 整顿军务

    ◎开征◎

    大年初一, 陛下命太子代他祭祖。

    赵诚代陛下回宫给太后拜年。

    延嘉殿内一别再见,赵诚成了太子,从前沉默寡言十分乖顺的模样, 现在有了储君的威严, 便变得有些让人不能亲近了。

    周太后看着低眉顺眼给她行礼的太子。

    赵诚并剋有对她有什么特别亲近的地方,行礼都是按部就班。

    周太后就知道,他当初入宫也不过是顺势。

    但她心里不在意, 毕竟是她的孙儿当登大位。这个太皇太后她做的很满意。

    赵诚垂首道:“皇祖母安,前几日下雪陛下受了冷风, 特遣儿臣进宫为皇祖母拜年,望皇祖母寿比南山。”

    周太后笑盈盈看着他, 笑说:“老身就盼着你能不坠你父王的威名, 能有先帝的伟略。”

    赵幼澄虽然提醒过她, 周宪实不老实, 但她还是相信自己的弟弟。更相信权力和地位的诱惑,周家人不可能放弃现成的赵诚, 而去投庆王。

    周太后吩咐文襄:“去叫赵旭,他这些日子陪着我一个能有什么乐趣,让他回家去吧, 他母亲也是一个人在府中。合该母子和乐。”

    赵旭在懵懵懂懂中, 都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

    明明西苑中的人都喜欢他,陛下也每次都是和颜悦色,从来不曾罚过他。

    可所有人还是都选了赵诚。

    延嘉殿内,赵诚还要回西苑上课,不能久留, 周太后巴不得他能上进。

    “快回去吧, 顺道将你弟弟带回庆王府。”

    赵诚看了眼寡着脸的赵旭, 轻笑了声:“儿臣遵旨。”

    赵旭太后看他一眼,这才扭扭捏捏和他行礼。

    两人在西苑其实见的时候不多,赵诚是耐得住的人,几乎闭门不出,丝毫不像是十来岁的少年。

    而赵旭是典型的十来岁的少年。

    两人结伴出宫,赵旭还是不甘心问:“为何,我会输给你?”

    赵诚见吴顺想要呵斥,摆摆手不在意说:“你应该回去问问你父王,大约事情出在他身上吧。”

    谁让他不是皇祖母生的,若是庆王是周太后所出,那事情才会变得不一样。

    赵诚没什么能和他说的,边说:“吴顺,让人护送庆王回府。”

    赵旭就这样被请下马车。

    赵诚其实没那么急,但他急着回太微宫,穿过游廊就喊了声:“阿姐。”

    赵幼澄以为大年初一,他不会出西苑结果赵诚还是顽皮,进门也不准通报,直接进了内院。

    赵幼澄听到他的叫声,还不敢相信,喊了声:“阿弟?”

    赵诚穿过回廊,进了正房,见赵幼澄坐在东炕上,大约是受了凉,鼻子有些发红。

    赵诚问:“阿姐怎么了?”

    赵幼澄惊喜的站起身:“你怎么回来了?”

    她说完才突然意识到,阿弟不可能再回来了。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可能呆在她身边了。

    她再也不能领着他去山中跑马,再也不能纵容他去玩闹了。

    她眼睛一红,哭着问:“有没有哪里不周到的地方?怎么看你瘦了?”

    赵诚被她哭的吓了一跳,问:“没事,我好好的。阿姐怎么了?你身体不好,不能受寒。皇祖母那里我替你告假了,你也不用特意进宫去了。少了些烦恼。”

    赵幼澄看着他说话间,行言举止十分有规矩。

    她舍不得他小小年纪一个人搬到东宫去。

    “陛下怎么样了?”

    赵幼澄现在盼着陛下能长命百岁,能护着赵诚安然成年。

    “不太好。”

    赵幼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诚却说:“阿姐,我想请明鹤先生入西苑。”

    赵幼澄惊愕:“你知道他是什么身份吗?”

    赵诚点头,看了眼外间,坐在她身边轻声说:“我知道,陛下眼下很不好。”

    赵晖的状况确实很不好,步军都统衙门的人都在京中,赵善易这几个月一直随陛下驻守在西苑。禁中拱卫、羽林卫等禁军一直在负责外围。

    京畿兵马将帅互调的折子,赵晖已经拟好,就是等着年过十五后下发。

    至于能领兵的将领,他已经在物色了。

    登州的杨连,京畿的裴岘,宣府的张望,山西的赵涉……

    他想换了凉州兵马,肃王爷守不住凉州。丁远山暂时不动,只要饷银足够,丁远山是可以守得住辽东。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已经在铺后路了,若是自己驾崩,九边之镇,必然会有战乱。

    太子能不能顺利即位,都未可知。

    赵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来得及给九边固防。

    赵诚当日回了西苑,就和陛下说了明鹤先生的事。

    赵晖盯着他很久,才问:“太子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人?”

    赵诚和他并不作假,赵诚知道自己的依仗是陛下,也知道自己没长大之前,不可能顺利接到权柄。

    “陛下眼下不能有事,若不然朝中必然生乱,北方蒙古人虎视眈眈,没人能镇得住。”

    赵晖问:“若是你,你会怎么做?”

    赵诚认真想了下,才说:“我会足饷足银,先稳边关,再整顿朝政。”

    赵晖问:“整个江南会再次生乱,你怎么办?”

    “杀。”

    赵晖皱眉问:“然后呢?”

    “再抚。”

    赵晖叹气:“杀不解决问题。”

    赵诚摇头:“杀不能治理江南,但换血可以。但是这需要时间。”

    赵晖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叹气,自己远不如他果决。

    他心里又是感慨,又是欣慰,最后说:“好了,太子回去认真学业不可骄傲。”

    赵诚点点头:“正月十五明鹤先生就能进京。”

    赵晖没想到他这么执着,最后说:“让人进来吧。”

    赵诚笑起来:“儿臣遵命!”

    赵诚走后,赵晖吩咐杨寿山:“太子那边让人盯紧一些,不可让他疏懒。”

    杨寿山陪着笑说:“殿下十分聪慧。”

    赵晖面上也有些欣慰:“就是因为他聪明,所以他太知道偷懒了,韩璜盯不住他的。”

    杨寿山想起赵诚和韩璜对答如流,韩璜根本考问不住他时的惊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