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太平歌》 110-120(第2/16页)

  廉亲王:“按理说,你的叫他一声姑父。”

    裴岘静静看他片刻,才转开视线。赵善易简直被他的眼神侮辱到了。

    问:“昨日太平王出了西苑,是怎么个意思?”

    廉亲王没好气:“你是不是酒没醒?”

    赵善易慢半拍:“早醒了,半夜就起来了。”

    裴岘听得面色有了笑意:“陛下对太平王多是纵容。”

    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很多,赵善易看他一眼,见他是认真的。

    “所以,这是定下了?”

    廉亲王随口说:“康亲王最近想上折子,让太平王一同承继。”

    毕竟赵诚的身份特殊。抛开周太后这个选项,康亲王还在,朝中履政的大臣们都在,周太后翻不起风浪,一个周宪实还不能猖狂到力排众议拥戴周太后摄政。

    廉亲王将这件事里里外外都研究很久。

    赵幼澄醒来已经是黄昏,窗户上的光变的昏黄,她醒来时一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看了眼床外侧,裴岘大约根本没睡。

    她一个人坐起身在床上发呆,裴岘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坐了一会儿了,进门的人见她这样,问:“怎么了?睡醒了吗?”

    赵幼澄问:“你去哪了?”

    大约是陌生的环境,她会不自觉地黏他。

    “去大宗伯府上走了一趟。起来吃晚饭了。”

    赵幼澄问:“不去后院一起用吗?”

    她以为裴家都是一大家人一起用膳。

    “不用麻烦,平日里也都是各吃各的。”

    赵幼澄倒是喜欢这样,她其实想回太微宫了,也不知道冯直到了哪里,冯唐是不是在等着她了。

    她其实有很多事要做。

    她总要为赵诚做点什么,既然他想走这条路,她就会支持他。

    赵幼澄问:“江南的贪腐若是能止住一些了,陛下会杀了何静生吗?”

    裴岘惊讶看她,他们姐弟两是一模一样的聪明。

    赵诚早慧,她也不趁多让。

    “大约会吧。”,裴岘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赵幼澄笑了下:“得师叔一句肯定,真是不容易。”

    裴岘催她:“起来走走吧,要不然晚上又睡不着了。”

    大约是新婚,两个人说起家都很不一样,赵幼澄还是没有成婚的概念,做事也没有和他坦白的想法。

    裴岘也不会和她解释,赵诚的将来会怎么样。

    倒也不是防备,只是彼此都有分寸。

    西苑里,赵晖的气色不大好,靠在靠枕上,翻着奏折,问吕大人:“你觉得,太平王和庆王世子,朕该怎么选?”

    他心里有了紧迫,大约是身体真的不好了,他自己也感觉到生命的流逝了,也有了宿命感。

    储君的路怎么走,他要开始考虑了,起码要扫清一些障碍。清理掉该清理的人。

    吕大人哪里敢说什么,踌躇片刻才说:“陛下也不必急于一时,放在身边多加教导……”

    赵晖摆摆手,打断他的推托之辞。

    “这些场面话就不用说了,朕的身体心里有数。”

    吕大人有些眼热,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第112章 好好的

    ◎说生气就生气了◎

    赵晖看着吕大人眼热, 也有些伤感,少了平日里的防备。

    叹气说:“吕卿不必这样,朕虽然是天子, 但也逃不过天命。只是没能完成先帝的遗愿, 没能让大周中兴,朕心里不甘……”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吕大人眼泪滚滚,他已经送走两任皇帝了, 这么君臣相得益彰的时候,他的陛下居然病成这样。

    赵晖叹气:“择嗣继承, 朕已经考虑了很久了,此事不能再拖了。”

    吕大人斟酌说:“按理说, 庆王殿下是陛下胞弟, 庆王子嗣多, 最合适。然则, 庆王还年轻,庆王世子还年幼, 自然变数就多。太平王年幼,但与宫中牵绊太深。此时确实急不得。”

    赵晖看着他,久久没说话。

    最后也只是说:‘朕知道了。”

    他已经问过很多人的意见了, 听了很多人的意见。没人敢直接给他意见。

    选赵诚的人不在少数, 但选庆王世子的也不少。

    康亲王来的晚,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忙兵部的事情,他也没想到陛下会把九边调度之事交给他。

    “陛下看着轻减了,要多加歇息。”

    赵晖应了声:“杨寿山,给皇叔看座。”

    他对康亲王是真的信重, 当年先帝另择太子, 就是康亲王极力支持, 直到先帝驾崩,也是康亲王力主推他登基。

    康亲王始终挡在他前面,免于他和周太后起冲突。

    赵沧看着赵晖两颊深陷,瘦的有些脱相,心里实在酸涩不易。

    叔侄两人相顾无言。

    赵沧心里叹息,难道真是天命不可违吗?

    当年先帝想立皇孙,是他立即劝说,幼帝对大周没有好处,尤其又一个虎视眈眈的周皇后。

    先帝这才最后决定另择太子,当年也是力排众议。

    这才多少年?陛下竟然还是没有诞下子嗣,又要挑选文敬太子一脉来继承王位。

    赵晖问:“朕也不瞒皇叔,而今则太子,朕拿不定主意,想让你帮朕拿个主意。”

    赵沧心里一凛,终于还是来了。

    陛下的话虽然这么说,但他又有什么资格帮陛下拿主意呢。

    “陛下折煞老臣了。”

    赵晖摆摆手,让他不好讲这种虚言。

    赵沧这才说:“两个小子眼下都在西苑,陛下看着怎么样?”

    赵晖叹气:“就因为都在这里,不相上下,朕才拿不定主意。”

    康亲王一听这话就是假的。赵诚的机灵他是见识过的,庆王世子他见过,比起同龄人可能不错,但和赵诚放在一起,就不够看了。

    那陛下担忧的大约是周太后。

    “按理说这话不该老臣说,该内阁审议。然后交给陛下定夺。老臣属意太平王,其一,是因为身份合适。其二是,太平王失怙,陛下带在身边教养最合适。至于太后娘娘那里,有周宪实在,不足为虑。”

    赵晖点点头,算是认同他的话,只说:“皇叔考虑的是。”

    他确实更属意赵诚,因为赵诚聪明,也不单单是聪明,他有为君的气势,在西苑中毫无怯意,来去自如。

    聪明的孩子,总是受人偏爱。

    在一盏茶后,赵晖最后问:“皇叔觉得,赵诚可当大任吗?”

    赵沧摇头:“臣不知道 。”

    赵晖面色已经倦了,杨寿山端着参茶进来,赵沧这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