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133章 龙凤呈祥(11)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133章 龙凤呈祥(11)(第1/5页)

    晚上的学习,就是来到了顾细的主场。

    她和沈青松早就分工明确了,沈青松负责技术性工作,她负责思想类工作。

    只有十天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们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逼大家一把。

    懒懒散散地背,可能第一天大家全勤,第二天很多人就不来了,觉得缓一天也行,这样可能很没有效果。

    要有竞争,而且还是激烈的竞争,创造出努力拼搏的氛围,才能让大家更有紧迫感。

    让大家知道,原来努力是可以有变化的,让大家知道,他们也很有潜力。

    顾细和沈青松的目的是这样,但最后能不能达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现在就是一个尝试的过程。中午的妇女扫盲班,是润物细无声,是“慢”方法,现在试一试“快”方法。

    空仓库墙上的木板有一些关于拖拉机的草图,是沈青松画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要背诵的内容。

    其实要背的内容真不多,主要是拖拉机的各个零件部位在哪儿,起到什么作用,拖拉机出现了一些常见问题,要如何处理。

    还有就是关于行车安全的问题,现在从沈家村到县城的道路比较简单,还没有各种交通规则,但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问题,必须重视自身安全。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怎样应对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好拖拉机。

    这就是相当于是后世学车的科目一和科目四的结合,通过的人才能进行后面科目二和科目三的实操。

    参加笔试的人可以拿回去自己背,也可以留在顾细这儿听讲。

    这些都是有文字基础的人,顾细让龙凤胎也去考笔试。

    姐弟俩得到这个通知,好像天都塌了,顾细仿佛看到龙凤胎头顶一片巨大的乌云,好事下雨的那种。

    两人一步三回头,企图让顾细改变决定。

    顾细该心软时心软,不该心软绝不心软。

    这次只有她一个人担当教师,其他人,就连识字的副队长也想要回去背书,争取当上第一批学拖拉机的人。

    那顾细就只能“能者多劳”,她先一个人担当起这个角色。

    等到后面第二次培训,就可以由第一批的学员教导,她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她没有一字一句先给大家读完一整篇内容,这样一次性接触到一个新内容,会让人听得满头雾水。

    顾细概括性说了一下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然后道:“今晚我们先来说第一板块,我教大家一个方法,看看有没有用。”

    顾细让大家尝试的是极限背书法,在一个规定的短时间里,尝试重复性记住要背诵的内容。

    这听上去有点难,但是却可以充分调动一个人的短期记忆,让脑子高速运转。

    很多村民都没上过学,他们打心底里对于背诵这件事情发怵,顾细苦恼过要用什么方法,最后决定用最原始的笨方法,那就是在理解了的基础上大量重复。

    顾细讲解了第一点的内容后,让坐在前面的人做示范,“我说你背,只说出前面两个字也行。”

    被点名站起来的人有点紧张,咽了咽口水,“好。”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记忆,顾细写出来的内容偏口语化,有的还编成了顺口溜。

    “行车前要检查,不完好不能上,要牢固要……”

    顾细说了四句话,第一个村民太紧张了,只背出了前面一句话,但顾细没有说不好,反而大力表扬,“能记住第一句已经很好了,接下来就是第二个人,来,蓝棕,你背。”

    第二个人恰好是沈蓝棕,他有点局促地站起来。

    顾细重复了前两句话,她目测沈蓝棕可以背出这两句就已经很不错了。

    结果果然如此,顾细提醒大家道:“我叫别人背的时候,其他人也要一起跟着背,可以在心里默背,可以做口型,但不要出声。”

    如此重复了二十个人后,连续几个村民的第一点背诵都没有出错。

    不过顾细没有立马挑战第二点,而是所有人轮完一遍后,重复得不能再重复了,再开始第二句。

    这样的做法有点累,但是很有效,最后顾细的嗓音有点沙哑,但语气兴奋:“来,给你们自己鼓鼓掌,我们今天的任务顺利完成,按照这个进度,可以五到六天就完成我们要背诵的内容,剩下的时间可以自行复习。”

    “提示一下,不仅要背熟,到时还会抽查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所以大家回去要和别人多交流多提问。”

    空仓库里掌声雷动。

    大家三三两两离开,相互交流。

    “我挖一天地都没有这么累。”

    “我也是。”

    大家都能感觉到,身体不累,很轻松,但是脑子累,而且还饿。动大脑也是力气活儿。

    不过,很多人也感到很兴奋。

    “我还记得小学一年级,因为我背不出课文,先生说我是榆木疙瘩,后来我爹娘觉得浪费钱,就没让我去上学了。没想到啊,我这个年纪了,还可以背诵得这么好!”说话的人是个中年男人,叫沈大壮。

    他说这话时,周围的人即便是黑夜,也能感觉到他的灼灼目光。

    大家都笑了。

    他们也是一样啊,村里读过小学的人都被顾主任拎去笔试那边了,剩下的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

    沈大壮激动极了,他的进度和大家一样,都没落下!

    顾主任说得对,他们平时只是不常用脑子,生锈了,要是用起脑子来,也是不差的。

    “顾主任刚才说,明天起来,家人之间相互提问,干活的时候相互提问,你别忘了。”沈大壮从出空仓库开始,已经第三次提醒妻子要这样做了。

    沈大壮的妻子苗翠花捂住耳朵,没好气道:“知道了知道了,你好啰嗦!”

    沈大壮嘿嘿一笑。从见到那辆报废的拖拉机开始,他就觉得,他一定可以坐上那个驾驶位。他一定可以通过考试的!

    第二天干活,大家带了尤其多的水。

    昨晚上课的经验告诉他们,今天一边干活儿一边背诵肯定很费水。

    果然,大家都很努力,三三两两一起背诵昨晚的知识点,力争背得滚瓜烂熟。

    知青们是拿了一张考点回去相互传着抄下来的。

    他们考虑过了,一个是开拖拉机很吸引人,第二个是开拖拉机肯定比在田里轻松很多,所以就连女知青们也很努力。

    比起站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她们宁愿去开不够“文雅淑女”的拖拉机。

    知青们都觉得,他们比起这群没有读过书的村民,优势明显,所以并不着急。

    可是今天看到大家都这么努力,看上去都有点魔怔了,他们瞬间有了危机感。

    沈家村的人,怎么说,好像突然之间被焕发了生机。这种生机可能之前是被埋在地底下,大家看不到,就连沈家村的人自己也没感觉到。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