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165章 七零之龙凤呈祥(43)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165章 七零之龙凤呈祥(43)(第11/13页)

    她对这个沈家村的兴趣,和对两个理科状元的兴趣一样大。

    采访两人的时候,记者和摄影师就发现,这两人提起最多的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和大队长。

    包括她问其他考生也是,问村里人也是。

    之后,她在村里参观,发现了更多的事情。

    这夫妻俩居然懂那么多,是他们开了这么多的厂子!

    这布告栏上的照片,也真实记录了村里的发展,记者迫不及待要给两人做专访。

    顾细面对采访自然不陌生,她游刃有余地和对方交流,沈青松在一旁做补充。

    记者充分感受到了顾细和沈青松的魅力,她昨晚采访,喃喃道:“有实力的人,在哪儿都能发光啊。”

    记者迅速写好采访稿,她都想好了,先把沈家村状元和高考的报道发出去,吸引人看,然后再把对顾细和沈青松的专访发出去,肯定会有更多对的人看。

    沈家村收到了那么多录取通知书,本来就引起了周围乡镇和上面的注意,随着报道的发出,更加引起了轰动。

    这里不仅有被顶尖大学录取了的人,还有很多上了大学的人,既有质量,也有数量。

    一时间,沈家村的风头大盛,就连沈家村系列产品都买得特别好。

    村里人真是痛并快乐着。

    快乐是因为最近有那么多喜事,痛是,居然要加班,不过有钱喔,那还是很开心的。

    沈青松顾细和考上大学的考生家长们商量一起摆流水席。

    这是沈家村的大喜事儿,值得庆贺一番。

    “大队出一部分钱,我出一部分钱,剩下的大家都随意,不拘多少,”顾细笑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重要的是一个热闹。”

    村里人知道顾细和沈青松的爽快为人,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能让顾细和沈青松吃亏。

    大家打算既出钱又出力,一定要把这场喜事办得热热闹闹。

    七大爷几个老人走进来,递出几个红包:“这是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心意,你们一定要收下。”

    其他人:“这……”

    顾细和沈青松对视一眼,笑着道:“长者赐,不可辞,这是您几位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我们代表小辈们收下了。”

    七大爷几人开心了,脸上笑成花:“这就对了嘛,还是小顾懂我们。”

    等几位老人离开,顾细笑道:“咱们把这笔钱拆开,给出门的小辈们包红包,图个吉祥。至于几个老人拿出来的钱,以后我们另外找个由头发回去就好了。”

    其他村民笑了,都道:“这个办法好!”

    顾细还邀请记者一行人留下来吃席,顺便给他们村里拍张大合影。

    办流水席那天,沈家村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无论是谁过来吃一顿都行,沈家村就是这么大方。

    当然了,菜主要还是以素菜为主,反正绝对能填饱肚子。

    沈盈竹和沈远梅也回来了,她们俩在文工团没有懈怠,也考上了大学,这次回来,和大家一起庆祝。

    “啊啊啊!”沈广莲看到沈盈竹和沈远梅,立马扑过去。

    村民们看到几个姑娘这么激动,都笑了。

    今天是特别特别好的日子,就连小孩儿都知道,调皮了起来,因为今天调皮一点,爸妈不会说他们。

    顾细招呼:“来来来,我们拍全村大合影了!”

    村里人今天都穿上了最新的衣服,力图在照片留下最好看的样子。

    “椅子搬过来!”

    “木箱子摆好了,年轻人站上面,小心啊。”

    第一排,自然是老人,顾细和沈青松被人推着坐下。

    大家笑闹到:“大队长,顾主任,你们都不坐,我们哪里还敢做哦。”

    盛情难却,两人就在边上坐了下来。

    第二排是站着的中年人,大家侧着肩膀,挤一挤,总能挤下来。

    后面就是青壮年人。

    小孩子盘腿靠在第一排坐着的人前面。

    摄影师也不知道一张照片怎么可以装得下那么多人,但事实上,就是装下了拥拥挤挤,热闹无比。

    记者和摄影师被面前的气氛感染,笑意盈盈。

    “来,拍了,”摄影师大喊,“一,二,三!茄子!”

    “茄子!”

    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欢乐飘荡在沈家村上空,久久不散。

    晚上,只剩下自己村里人。

    “来,”沈青松举起杯子,“让我们祝小辈出门顺顺利利,前程似锦!”

    大家高声齐喊:“前程似锦!”

    笑声一阵接一阵,直到很晚才散去。

    顾细特地留了今年没考上大学的人下来,她柔声道:“结果已出,现在多说无益,但是我们可以吸取经验,下一次再加油。”

    “你们已经参加过一次,比别人有经验,这就是你们的优势,咱们好好努力,下一次一定能考上,对不对?”

    落榜的人听到这些话,都快要流泪了,说不伤心是假的,同时也对未来很迷茫。

    看着那么多同龄人奔向大学,他们却只能干看着,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再说了,无论如何,都有我们沈家村在,这儿永远是你们港湾。”

    顾细回到家,和沈青松一起,给孩子们送礼物。

    “这是什么?”沈追凤好奇问。

    手里捏着的东西薄薄的,不会是钱吧?

    她这么想,拆开包装的动作更快了些。

    一看,比钱更刺激,是存折!

    几人瞪大眼睛。

    顾细看到几人好玩的反应,粲然一笑。

    卫则不用说,他是省状元,专业随便挑,他以后决定专心搞科研。

    追风这次果真成了村里的一匹黑马,最后被b大的新闻专业录取。

    徐小甜喜欢当老师,所以肯定是上首都师范大学。

    沈追龙不挑学校挑专业,他在首都的一所大学念土木工程。

    这几个孩子都在首都,但不在同一个地方。

    再浓的感情,不相处也会变得陌生。

    所以,顾细和沈青松就送了这个礼物出去。

    她道:“这两个存折,分别给你们俩的,一边一个,我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你们去首都,两人买一个四合院吧。”

    “如果你们姐弟俩愿意做邻居,那就看看有没有邻近四合院,如果不愿意,那就分开买,想在哪儿买就在哪儿买。”

    徐小甜被顾细和沈青松的大手笔给惊到了,“咱们,真买啊?”

    “那当然,”顾细安抚道,“没事,买吧。”

    “我十分鼓励你们在大学里不断深进,读硕士博士,我们都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