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古代逛动物园》 14、第 14 章(第1/2页)
当晚,留宋颂养于太后膝下的恩旨便下来了。
贫相小国的质子能得太后青眼,自然是天大的福气,大到她连磕了三个实实在在的响头。
传旨的太监是只赤尾老狐狸,据说是跟了先皇多年的老人了,一张嘴就笑眯眯的,说已经派人传信回北泽部了。
“北泽王闻此消息,必会欣慰的!”
宋颂这才想起,她对原身的父亲,即那位北泽部老王爷印象甚浅,依稀记得她临走前,一位三四十岁的络腮胡男子抱着她亲了又亲,叮嘱她凡事忍让,莫要冒头。
五岁的北泽公主大抵不懂这意思,宋颂却是懂的。
这旨意传到北泽的时候,于北泽王而言想必惊是大于喜的。
太后自是很开怀,因着东偏殿是薛暮礼在住,这两日便吩咐人将西偏殿收拾了出来,虽然小了些,但宋颂人小东西少,住在此处绰绰有余。
不过这说的也是如今而已,照着太后娘娘给她添置玩具物件这个速度,没多少日子,西偏殿怕是要拥挤起来了。
为了庆祝宋颂住进栖霞殿,瑶太妃表示当晚要亲自下厨。
虽然从她那张鹅蛋脸上看不见情绪的痕迹,但宋颂觉得她大概是欢喜的。
当然,她欢喜也可能是因为太后很欢喜。
且宋颂这张粉嫩的萌娃脸在开胃这件事上颇有成效,具体表现在宋颂在桌上时,太后总会不知不觉多用小半碗饭。
瑶太妃很开心,毕竟太后怏食最严重的时候,她日日变着法子给太后做菜,就是为了让太后多吃这小半碗。
故而,瑶太妃决定把太后寿宴那晚没来及搬上桌的烤鱼献上来。
这条肥硕的鲤鱼足有三斤重,连着石锅端上来,正冒着呲呲油香,那味道鲜得宋颂险些吞了舌头。
太后与瑶太妃食量都不大,再加上薛暮礼和宋颂两个稚童,应是足够吃的。
但没想得到最后还是不够了。
只因当晚有太多人不请自来。
“太后赏了妾身一盒海棠糕,妾身自该来谢恩。”妤太妃瞧了屋子里的众人一圈,摇着团扇笑了笑,“那糕点上撒的饴糖甚足,甜而不腻,太后宫里的厨娘手艺当真好,妾正喜甜食,多谢太后娘娘了。”
瑶太妃一听这话坐不住了,控诉委屈的眼神直接落在了太后身上。
面瘫没有表情,眼神里的内容却可以很丰富。
太后如同做了什么错事被抓包一样,干笑了一声解释。
“厨娘哪有这样的本事?那是瑶儿的手艺。”
妤太妃恍然:“原是出自瑶妹妹之手,是妾说错话了,不若妾自罚一杯吧?”
瑶太妃这回坐实了太后把她亲手制的糕点送给妤太妃的事,奶白色鹿耳直挺挺地梗着,似是赌气似的,妤太妃的话在她这也愈发不顺耳起来。
“假惺惺。”她面无表情地鄙视。
宋颂觉得她想多了,妤太妃应该只是找借口来坐下来蹭顿饭。
果然妤太妃端起面前的白釉石榴盏,撩起宽袖一连干了三杯,喝得颇为畅快。
瑶太妃脸色更差了。
那是她酿了三季的梅子甜酒,统共就那么一小坛,特地拿过来给太后尝鲜的,妤太妃居然就那么豪饮了三杯,可心疼死她了。
似乎感觉到屋里的气氛不太对,跟在妤太妃后头的小白兔娴太妃局促地揉了揉袖子,“太后娘娘,是不是妾来的不是时候?”
她身边的瑛太妃神色倒自在得多,毛茸茸的豹尾星星点点,在芙蓉裙后头一甩一甩,姿态是天生的傲气。
许是气质使然,花绒团簇的芙蓉裙穿在瑛太妃身上,竟像是披甲战袍般潇洒恣意,自有一股风流。
她似乎是懒于寒暄客套的,在这种太过于自在的人面前,不自在的就变成了别人。
果然太后站在了起来,挤出了张笑脸,对门口的瑛太妃和娴太妃道,“妹妹们快进来,既赶上了,不如坐下一同用饭,人多也热闹些。”
她边说着边吩咐下人加几双碗筷,有意无意把瑛太妃的座位安排在了最远处。
不知怎的,她虽贵为太后,瑛太妃每次见到她时礼数很足,言行举止无不恭敬,但她对着瑛太妃却常常有些不安,若把这不安探究深了,大概是非我族类的疏远和…畏惧。
太后出身文臣世家,自小学的是点茶泼墨,在琴弦书艺上无一不精通,就算与瑛太妃这种武将女儿结识于闺中,相必也是话不投机,大抵不会成为密友。
尤其是听说瑛太妃入宫前随父出征,一枪一马追了敌军副将领五天四夜,最后砍断其左臂带回营地,悬挂在军旗前曝晒半月,只因此人设计陷害她麾下一军师,险些毁掉那人一臂。
这事当年被人添油加醋传的沸沸扬扬,黎安城都道这般凶悍女子难再嫁人,谁想宋家将这女儿转头就送入了宫中。
因着有过此等往事,宫中人虽不喜瑛太妃,却也绝不敢讨厌。
“听闻太后将北泽小公主留在了栖霞宫,妾特地带了些小儿惯用的玩物,来给小公主解闷儿。“娴太妃示意宫人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又抬眼瞧了宋颂一眼。
“怪不得能得太后姐姐青眼,这北泽小公主当真玉雪可爱。”
宋颂瞧见她头上的兔耳安静地搭在两旁,分毫未动,就知这话没走情绪,是句客套话,恭维太后罢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太后一般是萌娃控,也不全像瑶太妃一样是太后的狂热唯粉。
瑛太妃却是连客套都不会客套的,“北泽地处大漠,战士剽悍善战,养出来的女儿却香娇玉嫩,可见是自小享清福惯了的。”
宋颂怎么听这话怎么不像好话。
“北泽王膝下只得这一女,自然要金尊玉贵的长大。”
太后笑着应了句,不自觉把宋颂搂得紧了些。
“若在妾营下,五岁小儿郎已习得弯弓射箭,马背上走几圈亦是常事,依妾身看,那才是我大夏的好儿郎!”瑛太妃甩了甩豹尾,看着嫩乎乎像个刚出锅的白面包子一样的宋颂,语气有些不屑。
“太后姐姐身边的孩儿,懂事乖巧就够了,会那些功夫做什么?”瑶太妃面不改色。
说她可以,说太后一句她可听不下去,如今因着宋颂是太后看中的人,勉强也有了这待遇。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今日难得聚在一块,且好好用膳吧。”太后将宋颂放在身侧的小凳上,笑着道,“今儿有瑶儿新制的荔枝烤江团,诸位…”
话没说完,目光所及之处,鲤鱼最鲜嫩的鱼腹处已被挖空了大半边,妤太妃在旁撂下筷子,抿了口甜酒。
趁着众人几句话的功夫,妤太妃倒是一点没闲着。
瑶太妃顿时火就上来了,竟直呼起妤太妃名字来:“江婉潇,你莫不是真拿自己不当外人了?你可知这是我特为太后姐姐所制,你又知不知晓这荔枝江团的来处?”
“瑶妹妹急什么?荔枝江团的来处…我自然知晓。”
“你怎会知晓?”瑶太妃不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