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240-260(第37/57页)

脸色一变。

    他们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呼延南音说:“我想起你说的,定平和定安的灾情,我想或许是人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灾难财。”

    庭渊点了点头,很赞同这个想法,“灾害往往针对的就是底层的老百姓,那些务农的百姓,削减了他们手里的粮食,需求粮食的人就会变多,看似是灾民生存的成本变高了,实际上是整个底层社会的老百姓生活成本都在变高。”

    灾民没有粮食,他们需要高价买粮。

    那些原本在各处务工的人,还有生活在城里或者是乡村,不以种田为生的老百姓,他们家中吃的粮食都是购买的,存粮十分有限,他们也需要买粮,卖粮的人不会区分他们是老百姓还是工人,只管按照定价卖粮。

    而在西州粮食是很有限的资源,面对有限的资源自然是价高者的。

    看似他们是在赚取灾民的钱,实则是用灾民的灾情撬动着整个底层社会的资金。

    “好狠的计谋!”

    庭渊当时只是推测有人故意让灾民受灾,如今这么细细一想,再结合官府的不为所动,和他们背地里的那些勾当,基本就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怪不得官府不为所动,不赈灾,就等着老百姓高价买粮,用有限的粮食,获得无限的利益。”

    “这些畜生,迟早我要把他们全都杀光。”伯景郁气愤地说。

    庭渊从未如此支持过伯景郁杀人,“这些狗官和发灾难财的人,确实该杀。”

    “我这就派人去查这次洪水受灾的真实情况。”

    呼延南音主动请缨:“我让人去查吧,我的人行动起来更方便。”

    “好,那就辛苦你了。”

    呼延南音摆摆手。

    庭渊与伯景郁说:“你找人统计一下,西州每年上报的灾情有多少,然后派人去深入调查一下,我觉得顺着这条线往下深挖,说不准,能够查出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呼延南音想起了另一件事,“我们家当初在安明成立分会后,就有打算在南部各处成立我们的粮肆,但考虑到运输的成本和各家的联合抵制,才与呼延謦家达成合作,与他们家的粮食互通有无。”

    “如此看来,呼延謦家并不是为了从我们手里拿低价的粮食,而是不想让我们家的平价粮进入中南部的市场,阻止他们发灾难财。”

    “早年西州北部的灾难也挺多的,随着我们家粮肆在北部大肆地开放,即便是有灾情我们的粮食也能够供应百姓,不必去买高价粮,近五年北部的灾祸确实减少了。”

    一旦有灾祸,粮肆的粮食必定会大量地调配,补充。

    呼延南音虽然是三年前才正式从父亲的手里接过生意,各处巡视,但实际他从十岁开始,就已经跟着父亲学着做生意,过往的账目在他的脑子里已经是滚瓜烂熟。

    每年营收多少,成本,开销,纯利润,年余,这些他全都清清楚楚。

    大肆调配粮食都需要他过目。

    这几年从西府调往西州的粮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特别明显的波动,呼延謦家也没有大肆的和他们补调粮食,两边几乎是平账。

    呼延南音说:“排除掉南部叛军掌控的人和陈余部的人,西州八千万人还剩六千七百万,老弱病残妇孺孩童这些相加,大约三千五百万,西州剩余的劳动力在三千二百万左右。我的工会注册农工八百万,每年从西州往中州做工的人数大约在一千三百万到一千五百万,意味着留在西州的人大约在一千七百万。半数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西州,如今我算是明白为什么西州的百姓一直这么贫穷了。”

    庭渊冷笑一声,“西州并不贫穷,只是他们需要贫穷的百姓罢了。”

    老百姓这么多年没有创造财富吗?

    不,当然创造了,几千万人一年创造出来的财富甚至高达上百亿。

    庭渊说:“这些财富,不过是通过种种手段,又流回了上层人的手里罢了。比如灾难,高昂的物价……他们在通过宏观调控整个社会的形态,让老百姓将财富归还给他们。”

    经济命脉都掌握在权贵的手里,他们自然能够调控经济。

    “当西州的百姓手中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后,他们就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让这些老百姓一夜之间失去他们的财富,而这些失去的财富都进了他们的口袋。”

    老百姓不过是替他们积攒财富的小奴隶罢了。

    让人积攒的财富一夜时间地归零,只需要一场灾难,甚至还可能变成负数。

    庭渊想到了淘金的人,他们在河里淘到的金子上交来换取微薄的薪水让自己活下去。

    西州的百姓积攒的财富也不是替自己积攒的,而是替西州的权贵积攒的。

    出来务工的一千五百万人,平均收入十两银子。

    这些钱最终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回归到西州的市场,西州物价贵,大家要背井离乡赚取更多的钱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随着大家逐渐越来越有钱,生活的成本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而他们的生活成本是由权贵控制的。

    “真恶毒!”呼延南音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顺着这条线好好查,肯定会有意外的惊喜,等我们手里的证据足够多了,就可以好好地跟他们算账了。”

    呼延南音嗯了一声,转而又说:“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介入梅花会的事情?”

    昨日伯景郁特地与他说,今日与呼延謦家只谈粮食,不谈其他,所以他关于河豚网络和梅花会的事情,一个字都没说。

    “不急。”伯景郁说:“等他们的粮食到了灾区,也等你从北部调的粮食抵达安明,到时再谈梅花会的事情。”

    先解决了老百姓的粮食危机,等他们手里有了余粮,后续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给老百姓,再去与呼延謦家摊牌。

    若是此时着急忙慌地去摊牌,一旦他们断供粮食,倒霉的就是百姓了。

    不能让别人卡着自己的命脉,不过也就是几天的时间,他们还是等得起。

    “那我就让他们加紧往南部调运粮食。”

    伯景郁:“总之一切就拜托你了。”

    “王爷放心,我一定将事情处理妥当。”呼延南音起身:“工会那边还有事,我就先去工会了。”

    第254章 上吊自杀

    呼延南音刚刚回到工会,就看到有人在自己的书房外。

    他不光要帮着伯景郁做事,还要负责核查工会的账目。

    既然来了,就肯定得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

    看到几人在自己的门口转悠,他上前问:“怎么了?”

    其中一个说道:“会长,外面有一个姑娘,她说有东西落在你这里了。”

    “姑娘?”

    呼延南音想到刚才那个窜进自己马车的姑娘,她刚才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都推到了自己的怀里,说不定是落在马车上了。

    “你带她去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