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86章 第 8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86章 第 86 章(第2/3页)

是眉飞色舞,一船一船往外运输着衬衫。

    原来老农家乡所在的地方,种田最多只能自足,完全无法量产去提供别的地方吃饭。后来这里建造了一个乡镇企业专门做衬衫,如今生意红红火火,几乎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并大赚特赚。

    生意好了之后,生活便也好了,各种条件变好后,原本自足的地方也脱离贫困。

    少女很是惆怅,这下子田恐怕要么荒废,要么就变成请人种植了。前者会让委托者失望,后者恐怕也让委托者高兴不起来。

    毕竟那位老农其实心里更想要让后代也尊重土地,努力耕种。

    桑晓晓这文章是每一次写着写着,总能抓住人探讨的议论点。

    唐雪君收到稿子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可以想象大家为了种田和做生意到底哪个更重要吵个天翻地覆了。换成她来说,两个其实都重要。人离不开粮食,也离不开那些生意人。

    最重要的是要看桑晓晓的态度。年轻的姑娘能把控好这个度,让所有人满意么?

    要是只有一半的故事,唐雪君肯定是要压着不发的。万一桑晓晓写偏了又不肯改,姚主编都头痛。总不能压着不发,或者强行自己改吧。

    好在桑晓晓这一回要去上学了,给稿爽快。唐雪君继续往后看着这个故事。

    少女到了地方,更发现了家家户户几乎都参与到了衬衫工厂的事业中。有的人负责进布料,有的人负责去厂里帮工,有的人负责往外运输,有的人负责检查衬衫纽扣……

    总之这个地方已经完全成为了衬衫的天下,人人也都穿着衬衫。

    就连少年都忍不住和少女说着:“这里应该都没人种地了吧?粮食可以从外面买。”

    少女问少年:“要是粮食不够,就要花更多的钱去买粮食。这样不是种地和做生意没什么差别了么?做生意多出来的钱,还是买了粮食。”

    两个人带着这样的探讨和难以抒发的复杂情绪,走到了当地的田间地头。

    就和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田地是还有人种的,种的人少了很多。这季节也不是秋收的季节,这片田种的大约是什么菜,植株都还没长大,看上去更是荒凉。

    少女一时间无法接受:“我们离开家后,家乡也会这样么?我们家里甚至没有衬衫厂。”

    少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回答什么。

    当一切铺垫到这里,唐雪君知道以桑晓晓的性格必会写转折了,可她一时竟想不出要如何的转折才能将种田和经商两件事融合起来。

    “你们在田间干什么?”一个黝黑的汉子穿着衬衫走过来,好奇打量着两人,“外地人?来买衬衫的么?”

    少女简单说了一下,找了个自己认识老农的说法,问了下汉子关于老农后人的事情。

    汉子意外又笑开指了个方向:“喏,往这条路顺下去走,屋子造得雪白的就是他们家。白墙红瓦,老漂亮了。他们家里总共三个孩子。一个就建了这个衬衫厂,一个去研究机器,还有一个小姑娘继承父业,去研究种地了!”

    他这么说着:“以后啊,一个人用一台机器一会儿就能种一百亩地。一亩地生产出来的稻谷能比现在多五倍十倍!咱们就穿着衬衫往田边上一站,什么苦活都不用干!”

    汉子看着面前的地,发现在这儿说着不合适:“哎,这片地不是种粮食的。你们跟我往另一头去。一年两季粮食,马上要收了!”

    一行人换了地方,之间广袤的大地上,金灿灿的稻谷迎风舞动着。而其中头戴着帽子的姑娘抬起头来,穿着的也是他们地方生产的衬衫,朝着来人露出了笑脸。

    到这个时候,读者已经完全猜出了所谓的农民,他并不是普通的农民。他是一个粮食研究学者。到最后结局,少女连同一束水稻,放在了她要给农民的信中。

    她转述那位田间几乎没比她大多少的姑娘说的话。再过几年,国内种植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限制限量购买。像她这样研究的人天南地北还有很多,所有人都在为填饱肚子努力着。还有很多人像她哥哥们一样,在其他方方面面也在为众人努力着。

    桑晓晓的文笔很特殊,不像唐雪君概述出的故事那样精简。哪怕唐雪君知道这篇小说的主旨都在歌颂,她在阅读的时候却不会满脑子觉得在“歌颂”。

    唐雪君觉得欣慰。

    欣慰于其实土地没有被放弃,欣慰于这天下的一切努力从长远来看,终不会被辜负。

    确定完桑晓晓没有写偏,唐雪君把第三个故事给姚主编看了。

    姚主编看稿速度比唐雪君更快。在三木写稿更偏向于通俗文学的情况下,这些文字真的能一目十行,三两眼看完一页。

    他翻完厚厚一叠稿:“张青之前有一点说得没错。她就是抓住了读者想要看的点。现在读书的年轻人都在想,我以后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多人想要脱离种地,但所有人不能都脱离种地,人骨子里有些东西要传承下去。”

    姚主编感叹着:“难怪成绩好,眼界确实是不一般。”

    唐雪君听完姚主编的感叹,告诉了姚主编噩耗:“三木交完稿要去首都上学了。春居她说就剩最后一个故事,到时候发给我们。以后的稿再说。主要是阳城太远。”

    姚主编沉默。

    姚主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随后不由伸手去拿桌上的水杯。

    他喝了口水镇定自己内心的悲痛:“明明是我们最先发现的三木,怎么以后稿子都要成别人家的了?”

    坐火车上首都的桑晓晓,在火车上请哼着小曲,并指挥傅元宝:“我要喝水。火车上的水太烫了,你倒了给我晾一会儿。”

    傅元宝拿出两个杯子。

    一个杯子里放着他早就倒好凉着的水。他起身拿另一个杯子去倒热水:“等下冷热水混一下,当场能喝。”他可真是聪明。

    应付娇气的桑晓晓,就得做这么万全的准备。

    桑晓晓见傅元宝想出这么一个绝招,又增了一条:“我听说火车中途会路过一些地方。那些地方只停一会儿,会有好吃的。我想吃甜豆腐干。”

    只有火车站的甜豆腐干,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甜豆腐干!

    傅元宝靠在门口,望着坐在位置上不肯挪动的桑晓晓:“你完全不打算出这个门是吗?”

    桑晓晓很理直气壮:“总要有人看着行李,我就是这个看行李的人。”

    娇气的小姑娘,能看得住什么行李?真只能算防君子不防小人。傅元宝对此呵笑一声:“你有本事拿动你的行李。”

    不管是桑家还是傅家,都恨不得把全部家当让桑晓晓带上。本身主要带箱子就能解决的出行,不知不觉就成了箱子加蛇皮袋。

    桑晓晓学了傅元宝的厚脸皮,依旧理直气壮:“我没本事!我要写稿了,你没事别和我说话。”

    傅元宝被气笑。他伸手在桑晓晓脑袋上揉了一把,趁桑晓晓发火之前快速撤走,顺手把卧铺的门给拉上。

    伴随着里面咬牙切齿的一声“傅元宝”,傅元宝淡然自若走远倒水。

    怎么逗怒桑晓晓就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