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虫潮: 20-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灾:虫潮》 20-30(第18/19页)

有开启,连照明灯都开得很少,陶赛估计大概是四级避难船上的电力供应跟不上。

    虽然是四级的避难船,但其实仍然只是一副空架子,内部的设备设施都需要玩家自行装配,那是不小的工程。而且陶赛并没有在船体表面发现风力或者太阳能的发电装置。毕竟既能在短时间内升至四级,又能将船上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那这名玩家就太变态了。

    这段水道远离城市群, 没有光亮, 恰巧今天夜空的星辉和月光都被厚厚的云层敛去了, 江面上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夜色为“深海鱼”号提供了掩护。但即便如此陶赛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直到悄无声息地接近对方擦肩而过, 在最短的距离,陶赛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周宁感受到了陶赛的情绪, 同样紧张, 握舵盘的双手不自觉捏紧, 面部微微扭曲。

    陶赛从刚刚开始就一直在思考,如果被发现该怎么应对。四级避难船的攻击系统包括火箭炮和性能更好的电光炮,如果炮口的方向对准“深海鱼”号火力全开,她这艘没有安装任何防御系统的必将遭受重创。如果想逃,两者之间的动力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事实上,无论怎么她怎么推演,“深海鱼”号都只有一种结局。

    她本人或许凭借自己的技能和属性点逃生,但船上这十几个人又有谁可以幸存下来。

    接下来的十分钟,陶赛整个人都是麻木的,盯着四级避难船的一举一动,盯着炮口的方向,直到两者之间拉开了安全的身位。

    “团团,开发动机,全速前进!”陶赛喊。

    “好!”周宁当即给出反馈,马力给到最大,发动机轰隆隆地作响,“深海鱼”号破浪疾驰。

    但船上所有的光源仍然保持关闭状态,没有夜航探照灯照亮前方的水道,这对周宁是个不小的考验,尤其船体还在以最快速度航行。陶赛便拿着夜视望远镜指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两个人默契地配合着,高速航行的状态下,一路往出海口驶去。直到天色渐渐亮起来,水面变得宽阔无垠。

    陶赛从驾驶舱出来,利用[重力自适应]技能浮到高处,用望远镜察看身后的江面,确认没有看到四级避难船追上来。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大气,这才算是完全脱险了。

    熬了个通宵,她们早已上下眼皮打架困到了极致,正好这时候周卫星来驾驶舱换班。她和周宁赶紧回到后面船长室补觉,即使没有[深度睡眠]的帮助,依然睡得极沉。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中午,李银竹敲响了船长室的门叫她们下楼吃饭。

    两个人先后起床,陶赛伸了个长长的懒腰,通过驾驶舱的广角玻璃看向前方宽阔无垠的海面。

    此时的周卫星正聚精会神,在观察前方海面的同时,不时瞟一眼旁边的电子海图。

    “怎么样啊,周叔叔?”陶赛问。

    “比在江里有感觉,太棒了!”周卫星实话实说,回头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海浪起伏大,船不易操作,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连舵盘都紧了几分,但这样反而更有一种操纵感,这就是驾驶大船的乐趣,是驾驶汽车给不了的。

    从驾驶舱下到甲板平层,大家都从休息舱出来了,此时正聚集在中部的大空仓里看电影。电影是李银竹选的,她打开女儿的笔记本电脑,在浩如烟海的磁盘里发现了好多她喜欢的文艺片。

    但最后她挑选了一部末日题材的电影,她想的是从末日影片中可以学一些求生技巧,对现在应该帮助很大。

    电影开始播放后,吸引了船上几乎所有人围坐一起观看,包括骨科那几名一直忧心忡忡的医护人员。

    身处末日,再看末日电影,有种特别的感觉,很容易就能和主角共情。

    不同之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灾难电影,最后一定有一个相对正向的结局。但这一次,他们亲身亲历的这场天灾,一切都是未知数。

    陶赛和周宁前后脚来到大空仓,刚坐下,周宁突然胃里翻涌,快步跑去船尾的卫生间吐了起来。陶赛追过去,一眼看出她这是晕船了。大海上风大浪大,船身起伏幅度远比长江上大得多,晕船是正常现象,习惯就好。

    针对这个陶赛早有准备,她到杂物间的药品堆里翻出了晕船药,根据说明书上的规格喂给周宁吃。周宁吐完之后吃了药,又喝了一大杯水,总算是缓了过来。

    “开饭咯。”李银竹端着菜盘子从厨房出来。

    大圆桌已经早早地摆好,这张桌子还是陶赛从姥爷家拿的,有近十年的历史了,舍不得扔。这张大圆桌可以折叠,收起来后挺节省空间,展开后挤一挤同时能坐下十几个人。

    李银竹将手里的两盘青椒土豆丝放在桌上,又回厨房继续拿菜了,周宁跟去帮忙,安楠她们三也跟去盛饭拿筷子。这几天短暂的相处,她们仨和周家人逐渐熟络,关系融洽起来了。骨科的几位也起身,暂停电影,摆好椅子板凳。

    饭菜一一上桌,包括青椒土豆丝、二荆条爆炒小腊肉、紫菜蛋花汤,还有一盘广味的香肠,香气扑鼻,卖相绝佳。

    大家围坐在一起,纷纷动了筷子。

    每盘菜都盛了满满的两盘,量足够,就是食材少了些。这主要是因为购买的食物以易久存的成品为主,新鲜食材也只备了能放得稍微久的几种,包括土豆、腊肉、香肠、二荆条,还有鸡蛋。

    这一桌子菜,周奶奶和李阿姨为了让菜品看起来更多样一些,用到了所有的食材。

    船上没有燃气灶,其实电磁炉炒菜不好掌握火候的,但这几道菜也做得相当有水平,足以见功底。

    “周奶奶,李阿姨,你们做得太好吃了! ”安楠忍不住点赞,就拿这土豆丝来说,脆脆的,很入味,裹挟着辣椒的香气,吃起来t特香特下饭。

    干饭人安楠几口就把她碗里的饭扒光,又拿勺子去盛汤,喝了一大口,“汤也好好好喝!”

    “我完全赞同,碾压我们医院食堂。”殷文人精瘦,平时挺厌食的,但今天这一顿吃得格外多。

    郭小茗指着她最爱的这片二荆条爆炒小腊肉,虽然被辣得嘶嘶叫,但还是要说话,“要是点外卖,这盘菜少说40块钱起步,而且腊肉少得可怜。”

    除了之前的那顿葱油拌面,由于太忙,大家每顿基本上都是啃的面包饼干,吃的泡面,这算是大家在船上吃到的第一顿饭,得出一个意见出奇统一的结论,周奶奶和李银竹太会做饭了。

    “那可不,我奶奶以前开过小饭馆,我妈天天在家研究美食。”周宁一手揽着奶奶,一手揽着李银竹,骄傲地说。

    陶赛在一旁沉默地想,等到种植的蔬菜都长出来就好了,船上有李银竹和周奶奶,简直不要太幸福。

    不过蔬菜一时半会儿长出来还不太现实,新鲜食材最好能在东海市补齐一些,对了还要弄到冰箱冰柜,能够进一步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

    明天一早就能抵达东海市,需要在东海市补齐的物资还不少,吃完饭后,陶赛快速地列了一个清单:

    1.搞到更多的发电机和蓄电池。电力目前船上勉强够用,不过后面还要增加人员,避难船也要发展,多储备能源没有坏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