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虫潮: 90-1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灾:虫潮》 90-100(第8/26页)



    周宁给他们安排了住宿,现在多少房间多,住得开,给他们在底舱安排了两个房间。孙海柱和秋萍大娘一间,孙凯和老婆女儿一间,每个房间都配有储物柜,可以放行李。至于他们带的米面油以及从地里收捡的农作物,由李银竹统一整理入库。

    在大家的热情帮助下,孙家人很快铺好了床,整理好了自己的物品。

    这一天的,打架、在厨房忙活、饭没吃两口从火里往外抢东西搬东西、挖地,孙凯累得够呛,呈大字型地躺在下铺上。

    谢天谢地,他们有了睡的地方,有了落脚地。

    太好了!

    孙思瑶睡另一边的下铺,她把自己卡通图案的小被子整理好,发现床边就有一个开关,按下去,房间顶上的灯刷地亮了。

    她再一按,灯又灭了。

    她激动地喊:“爸爸,灯亮了,有电诶!”

    “瑶瑶,你别按了,给人灯按坏了!”孙凯严肃道。

    “老公,这是空调的出风口吗?”骆琴琴睡上铺,抬眼就留意到了天花板角落固定的风口格栅。

    孙凯站起来一瞧,好像还真是,风口格栅现在处于闭合的状态,格栅外壳上有一个小屏幕,应该是显示温度的。

    他四处翻了一下,果然在储物柜的抽屉里发现了遥控器。

    对着风口摁下开关键,机器滴了一声,随即格栅缓缓打开,风开始通过风口输送进来了。

    “能用!”孙凯忍不住也激动起来。

    但他赶紧关掉了空调,因为这会儿还不算热,下意识地想节约用电。

    “哇,太好了!”骆琴琴兴奋地拍拍手。

    大断电以后,东海正值最热的天气,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房间里简直跟蒸笼一样,他们晚上睡觉能被热醒好几次。摇蒲扇也完全不顶用。

    他们重回到了空调时代!

    不过骆琴琴很快恢复了理智,她很清楚,现在到处都停电了,而这里有电,肯定是发电机发的。但发电能发多少啊,他们船上这么多人,又有这么多房间,还是尽量别开了,能省就省。

    “还有除湿机!”孙凯蹲下来研究了一下窗边那台机器,“船上就是容易潮湿,小陶他们想的太周到了。”

    这时候,有人敲门,孙凯赶紧起身去开门,门外站的是周宁。

    小陶跟他们介绍过,她是小周,全权负责船上的事情。

    周宁说:“你们要洗澡的话,直走,走廊尽头有淋浴间,如果有人的话,可以去别的楼层,每层楼都有, 24小时热水,也有电吹风。另外需要什么物资就跟我妈说,基本上都有,不用客气哈。我妈你们应该见过,就是那个管物资,穿碎花裙子的小老太。”

    孙凯点点头,记住了她的话,连声说:“小周,谢谢你哈。”

    “不客气。”

    周宁礼貌地笑笑,冲房间里的小姑娘挑了挑眉,然后走了。

    关上门,孙凯有种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房间是小了一些,只有几平米,但里面设施都是全新的,从舷窗看出去,能看到水面,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就不会觉得压抑。

    这里的生活条件挑不出任何毛病,比他们在家的环境都要好。

    新奇之后,孙凯冷静下来,拉着媳妇儿商量。他们要生活在这里,一定不能摆烂,不能吃白食,得多干活,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骆琴琴是社区医院的护士,有人受伤的话,她能帮着擦药消毒打绷带。厨艺也不错,能进厨房帮忙。

    孙凯是社区基层单位的,专业在这里肯定是用不上的,但他在家农活干得也不少,帮他爸搞养殖也是可以的。

    “那我能干什么啊?”孙思瑶听到他们的对话,忧心忡忡地问。

    孙凯只觉得好笑,“你不捣乱就谢天谢地了。”

    “哼!”孙思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开门出去了。

    她沿着走廊走到楼梯口,一直上楼,上到甲板平层。

    大黄像是闻到了她的气味,摇着尾巴就从老远的地方跑来蹭她。孙思瑶用力rua了rua它,忽然想起答应过小陶姐姐的话,到处瞧了瞧,看到了那个穿碎花裙子的大婶儿。

    她不知道该怎么叫人,比她奶奶看起来要年轻一点,但她记得妈妈跟她说过,往年轻的叫,准没错。

    于是她走上去,小心翼翼地问:“婶婶,你能给我一根绳子吗?我用来当狗绳的。”

    李银竹一转头就看到了这个像小天使一样的小姑娘,仿佛看到了一朵花一样,心情舒畅。

    “好啊,你等我一下,我去给你找。”

    说着李银竹去了库房,专门的狗绳当然是没有的,他们最初没打算养,所以没有储备这类物资。她在储物柜里找到了布条绳,彩色的,材质比尼龙绳软和,如果打结,不会太勒,也能系得稳。

    李银竹耐心地拿着绳子在大黄脖子上打结,然后把绳子另一头给到了孙思瑶手里。

    “谢谢婶婶。”她礼貌地说,脸上绽开了一个甜甜的笑容。

    李银竹觉得心都要化开了。

    从孙家搬过来的鸡笼兔笼可以直接放在船尾,和他们原来的鸡笼搁在一起,用铁丝就能固定好,这样这片养殖区域的规模就增大了好几倍。

    陶赛把船上的养殖事务全权交了孙海柱,他拍拍胸脯:“放心吧,小陶,我最在行了。”

    孙t海柱将鸡笼之间的一些隔断打通了,装上荷叶,可以自由开关,确保公鸡和母鸡可以有碰头的机会。完成生殖过程后,母鸡才会生种蛋,孵小鸡。

    鹅和鸭子按照预定计划,养在底舱尾部的作业平台,方便放养。

    老孙的鸭子品种正好都是咸水鸭,放养到海边问题不大。老孙做了个规划,明天开始把鸭子放出去,但要时刻注意动向,到点之后再赶回来。前几天很关键,教它们回笼,养成习惯,后面它们才会自己回来。

    老孙对待养殖是认真的,虽然没有专业的知识,但经验丰富,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无价之宝。

    关于食物问题,陶赛基本上可以放心了。

    种植靠兰小伽,养殖有孙海柱一家,周卫星还能打渔,虽然他技术还不太好,但一直在学习摸索中,偶尔还能制造点惊喜。

    每个人都能各司其职,遇到问题就有对应的人去解决,陶赛乐意做这个甩手掌柜。

    她从底舱的作业平台爬上甲板平层,伸了个懒腰,拆开一张帆布椅,缩进去。

    目光一瞥,她突然留意到了甲板上的塑料收纳箱,这几只收纳箱刚好是她自己最开始种的生菜,此时,生菜已经长得足够大颗,褪去了稚嫩的颜色,最外层的叶子呈现深绿色,共有四箱,每箱有八窝。

    “小伽,你过来看看,这生菜能吃了吧?”陶赛伸手招呼了一下在不远处做记录的兰小伽。

    兰小伽立刻走过来一看,开心地点点头,“嗯嗯,熟了熟了,赛姐。”

    得到肯定的答复,陶赛立即从帆布椅上站起来,心情大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