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青山》 70-80(第9/21页)



    晏决明手里拎着纸钱与祭品,闻言只侧过头,看着她温柔地笑了一下。

    “我在想,这是我们时隔这么多年,第一次来祭拜伯父。”

    程荀一愣。

    当初她刚住进四台山时,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就算睡着了梦里也全是程十道,总是哭着睡去、又哭着醒来。

    她不想在程六出面前表现得太过懦弱,可思念和悲伤像是开了闸,由不得她控制。

    后来有一夜,程六出叫醒了正在熟睡中的她。她迷迷糊糊坐起身,程六出伸手摸了摸她脸上的泪,对她说:“走,我带你去见你爹爹。”

    就在那一夜,他们抹黑下了山。程六出似乎提前摸清了路,一路带着程荀跑到程家祠堂,从窗户小心翼翼翻进去,偷走了程十道的牌位。

    她抱着牌位,又是激动又是害怕,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程六出又拉起她冰凉的手,转身就跑。

    两个孩子奔跑在漆黑的山林中,不知跑了多久,不知被地上的枯枝碎石绊了多少次,最后跑到了程十道墓前。

    夜黑风高,北风呼啸而过,像是野兽凄厉的哀鸣。程荀站在一堆坟包之间,却丝毫不觉害怕。

    她扑到程十道墓前,抱着刻了爹爹名字的墓碑痛哭出声。半晌后,她才抽噎着站起身,颇有些难为情地看向程六出。

    程六出什么也没说,只是上前跪下了。

    程荀看着他跪在程十道墓前许久不说话,疑惑地开口问他,怎么了?

    程六出有些僵硬地说,我该怎么称呼他呢?

    程荀想了想,斩钉截铁道,你姓程,我也姓程,你自然是与我一起喊爹爹了。

    程荀理直气壮,程六出乖乖点点头,对着程十道的墓碑,一字一句说:爹爹,我会照顾好阿荀的,您就安心吧。

    之后的每一年,程六出都会陪程荀祭拜程十道。

    偶尔程荀不高兴、或是生闷气时,也会偷偷跑到程十道墓前,絮絮叨叨说上许久的话。说着说着,她不生气了,就乖乖等着程六出找来,带她回家。

    一转眼已经泰和四十一年了。

    想起旧事,苦涩的海水仿佛倒灌进身体,她鼻尖眼角都酸涩起来。

    入胡府这些年,她一次也没来程十道墓前看过。

    晏决明如何不懂她的心思?他拎起手里那壶酒,笑道:“这可是五两银子一斤的好酒。喝了这酒,爹爹自然不会生我们的气了。”

    程荀没好气地瞪他一眼。

    “爹爹才不喝酒!”

    氛围终于松快下来。

    两人说起从前偷偷摸摸去祭拜程十道,时不时还要躲着程家人,以免被赶走、或是追究起牌位遗落之事,都忍不住笑了。

    山路上,松鼠抱着地上的松果一溜烟爬到树洞里。枝头熟烂的果子掉在地上,又被纷纷扬扬飘落的黄叶盖住。

    二人一如从前那般,从后山悄悄绕到程十道墓前。

    晏决明蹲在原地摆祭品、烧纸钱,程荀拿着竹篮里的帕巾,沾了水,仔仔细细擦拭石碑。

    “你说,我们都这么多年没来了,为什么这坟上也没多少杂草啊?”

    程荀收起帕子,望着眼前虽说不上全新、但也明显有人打理过的坟包,有些疑惑地问道。

    程家后山里有许多墓,可扫墓、祭拜之事,也都是各家后人去操心。

    程十道这一支血脉单薄,只有程荀一个养女,谁回来扫墓呢?难道她那些叔伯终于发善心了?

    她兀自琢磨着,晏决明却在一旁轻轻勾起了唇角。

    这些年,他来过溧安很多次。

    刚到京城时,他手中无人可用,在崔夫人的支持下,才慢慢积蓄起自己的力量,派过许多人来溧安寻找程荀的踪迹。后来在京城稍稍站稳脚跟后,他更是迫不及待亲自奔来了。

    如今回想起来,那几年的日子是没有色彩的。

    无数次满怀希望,无数次期待落空。到最后,他甚至不敢打开手下送来的情报。他怕那不过是一场空欢喜,更怕那是程荀已经香消玉殒的消息。

    他尤其记得,有几次他实在失望至极,满心颓丧。他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最后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这里。

    那时,他跪在程十道墓前,深深伏到地上。眼泪顺着下颌落到土里,他哽咽的哭声,痛苦得好似哀鸣的兽。

    而他在心中无数次恳求。

    求求你,保佑你的女儿安然无恙。

    求求你,让我找到阿荀吧。

    好在一切终于云开见月明。

    他凝视着蹲在一旁烧纸钱的程荀,又想起今日石虎的话。

    他想,他和阿荀花了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力气,才重新找到彼此。

    他从不感谢磨难。可若这些磨难,是上天对他们的考验呢?如今千辛万苦通过了考验,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终于能走到那个圆满的结局了?

    心脏在胸腔越跳越快,一股压抑已久的冲动在五脏六腑流窜。

    他想,而今过去的一切尘埃落定,他们又回到了故地。此时此地,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良机了。

    他要告诉她。

    他要与她厮守,年年岁岁,从此再无分离。

    山风过,纸钱的灰烬随风飘舞,落在他们身上。

    程荀将酒壶打开,洒在程十道墓前。

    “爹,女儿过些日子再来看你。”

    她顿了顿,又轻声说道。

    “下次清明,女儿绝对不会缺席了。”

    她用指腹轻轻擦拭了下“程十道”三个字,沉默片刻,转头看向晏决明。

    “走吧,我们去吃东西。我想吃城门口那家馄饨……”

    傍晚时分,金粉的余晖落在他们身上。

    晏决明抬手,拂去程荀发间落下的纸钱灰烬,柔声道:“好。”

    “等吃完,我带你去个地方。”

    程荀有些不自在地避开,拍了拍自己肩上的灰。

    “哪里?”她问。

    “四台山。”

    第75章 别青山

    天色渐暗, 薄如蝉翼的月爬上灰蓝夜幕,萧索的秋风将枯叶卷到脚边。

    溧安县里,进城帮工、卖货的男女渐次出城,街道上方才还人流如织, 不一会儿就冷清下来。

    程荀坐在城门边一个馄饨摊子边。

    卖馄饨的老夫妻已在这煮了十几年的馄饨了。几年未见, 二老的头发都花白了, 只是手里功夫一如当年, 一人煮汤、一人包馅儿,干脆又利落。

    快收摊了,程荀与晏决明是最后一对客人。老伯端着两碗馄饨走过来, 笑得慈祥和蔼。

    “二位客官, 请慢用。”

    程荀礼貌答谢, 那老伯愣了一下,有些犹豫地发问:“您二位,可是从前就来我这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