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青山: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青山》 120-130(第9/18页)



    “元千总,敢问怨憎诡言、抹黑诽谤、私逃营帐、挑拨军士之举,于军法该当何罪?”

    元辉停顿一瞬,答道:“谤军、乱军、逃军,犯者斩之。”

    程荀注视了他片刻,拂袖离去。

    她穿过沉默的飞雪、沉默的将士,像是一只黑色的雁,转瞬便消失在黑夜里。

    元辉转头望过去,只见程荀一身黑衣,斗篷随风而动,数百亲卫紧随其后,宛如流星的彗尾。

    程荀身形高瘦,穿上宽大厚实的狐裘斗篷,仅从背影望去,与男子似乎也别无不同。

    他一时间有些恍神。

    身旁的副官踩了他一脚,将他唤回神。元辉看了眼趴倒在地、眼中再无生机的马闲三人,又扫视一圈身后面色各异的将士们。

    “按军法行事。”

    他平静地吩咐道-

    自那夜后,神隐骑肉眼可见地沉寂下来。

    据贺川所说,神隐骑每日的操练仍照旧,只是偶尔与亲卫同时出入,少了许多以往的嚣张与高调。

    ——在此之前,神隐骑在亲卫面前向来很有几分优越感。

    虽不知元辉私下如何与将士们解释的,可到这个地步,却也不是什么好事。

    程荀想了想,叫来晏立勇。

    “前线可有消息了?”她先问道。

    晏立勇摇摇头,又补充道:“不过,寺里这几日的情形我已派人写了信追去,只要找到了人,将军就能知道。”

    程荀有些失望,呆坐了会儿,又打起精神。

    “我听贺川说,这几日神隐骑有些低迷?”

    晏立勇斟酌道:“据我所知,朝廷的态度,在神隐骑中已不是秘密了。加之那三个逃兵的处置,将士们难免有些惶惶。”

    程荀不禁陷入沉思。

    贺川与晏立勇对视一眼,又试探道:“主子,朝廷不知何时会找来,要不我们还是做些准备吧?”

    程荀瞥她一眼,道:“带着这几百号人在西北大地上奔逃,生怕他们找不到我们么?还不如躲在金佛寺呢。”

    贺川讷讷闭上了嘴。

    “神隐骑如此,恐怕不妥。”程荀说回正题,“平日镇守寺中的亲卫还有多少?”

    “除却运送粮草、探查消息的,还剩一百五十余人。”晏立勇答道。

    “想个法子,让这一百多亲卫与神影骑一同操练。”

    “啊?”晏立勇讶然,随即面露难色,“亲卫与神隐骑各自成军,恐怕不宜相合。”

    程荀纳闷道:“又不是让你们编做一军,平日里多些切磋、擂台,彼此间稍熟悉些就是了。”

    晏立勇一顿,忙道:“属下遵命。”

    “顺便看看,若神隐骑中仍藏有不臣之心者,及时解决。”她转过身,正色道。

    晏立勇目光一肃,领命走了。

    贺川琢磨片刻,恍然道:“主子现在颇有些军师的样子呢。”

    程荀看着摊了一桌的账册,叹了口气:“哪有军师整日扑在账册上的!”

    深冬已至,风雪愈发肆虐。寺里道路湿滑,观林师父前几日不慎摔了腿,虽并无大碍,可程荀心里过意不去,还是将管账的活儿接了过来。

    妱儿在旁打着算盘,闻言摇了摇算盘,咧起嘴朝她笑。

    程荀脸上的愁容消散几分,探身捏捏她的脸蛋,笑道:“还好有妱儿在!”

    对算学一道很是头疼的贺川挠挠鼻子,到侧间煮茶去了。

    时间一日一日过,神隐骑与亲卫之间那层坚冰渐渐融化,程荀也终于等到了来自西北的消息。

    她看着从西北匆匆赶回来的探子,嘴里错愕地重复。

    “‘程’家军?”

    第126章 消寒图

    送来消息的亲卫也露出些疑惑的神色。

    思忖片刻, 程荀鬼使神差地问道:“哪个‘程’?”

    亲卫老老实实答道:“就是主子名字里的那个‘程’。”

    程荀放在膝上的手蓦然一颤。

    据亲卫所言,瓦剌西路大军远在昆仑以西,近万大军陈兵于此,亲卫们对路线并不熟稔, 轻易不敢靠近, 暂时只能在边缘的几个村落、镇子中打听消息。

    村镇里的百姓几乎世代居于此, 人口不多、朝廷也难以管辖, 加之多年来的通婚,胡汉的边界已不甚明晰。

    可即便如此,自瓦剌大军来到此处后, 常有小股瓦剌士兵偷跑出军营、前来骚扰百姓。

    原先许是有些忌惮, 大多是些言语上的骚扰与威胁、逼迫百姓交出余粮。可日子一天天过去, 瓦剌士兵们气焰愈发嚣张,竟集结起来,烧杀劫掠、无恶不做。

    直到前段时间,一支汉人军队途径此处, 将作恶的瓦剌人斩于马下, 形势才开始好转。

    当地人本以为这是朝廷派来的军队,可询问诸位将士,却全都三缄其口。唯一知晓的, 便是那位年轻骁勇的将领,姓程。

    自那以后,这支军队在昆仑一带仿若神兵天降, 一连解救了数个村镇, 未曾放过一个瓦剌外敌。

    甚至考虑到他们走后瓦剌人前来报复, 那位程姓将领还留下了几十个士兵,帮助几户住得偏远的村民, 举家向后方搬迁。

    待亲卫前去探查消息的时日,那群将士已然离开。人虽然走了,可有关这支百姓眼中的“神兵”的种种传闻却留了下来。

    百姓们不知这“神兵”来自何方、又要去向何处,只知道自己这条命是靠这群冲锋陷阵的将士们捡回来的。

    他们便将其称为“程家兵”。

    程荀听完,久久无言。

    说到这个份上,真相如何,早已昭然若揭。

    程荀没想到,明明连她都熟悉了“晏决明”这个名字,他却并未忘记“程六出”。

    沉默良久,她捏捏眉心,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只反问道:“可还有别的消息?西路的瓦剌大军最近可有什么异动?”

    亲卫想了想,摇摇头,面露惭色:“暂且还未得到消息。”

    程荀支着下巴,沉吟道:“北面和东面最近如何?”

    一旁的晏立勇开口道:“属下昨日得到消息,瓦剌东面、北面两军仍再与齐军对峙。不过,许是因为朝廷临阵抽调人手捉拿……追捕将军,加之范脩决策错误,大齐丢了陕西都司附近两个堡。”

    程荀一惊,诧异道:“那岂不是快直指凉州了?”

    晏立勇面色严峻,沉重地点点头。

    “阿拉塔来势汹汹啊……”程荀不禁喃喃道。

    瓦剌东面、北面两路大军联手围堵,秃鹫一般,将齐军的防守线活活撕咬开一个口子,陕西都司已是案上鱼肉。阿拉塔野心熊熊,剑指凉州。

    这是自扁都隘口一役后,两军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对战,此前几乎静止的状态终于终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