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青山》 130-140(第12/19页)
陈毅禾疑惑道:“哪里的话,有什么吩咐,蒋大人尽管说。”
“倒不是什么吩咐。”蒋毅方平静道,“只是听闻,近来陈县令与那位魏公公有些来往?”
文官与太监走得太近,实在算不得体面。陈毅禾自然听出他的意思,不由面露窘迫,支支吾吾道:“魏公公相邀,吃过几次饭,仅此而已。”
蒋毅方望着他,心中不由一哂。
陈毅禾就是如此,既想攀附关系谋个前程,又自认清高、拉不下脸面,两头都想要,最后便是两头不讨好。
想到这,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何陈毅禾偏偏要咬死晏决明这个案子了。
他的背景、才干、能力都平平,入仕多年还是个边镇县令。奈何他又是个心气高的,偏偏要摆出一副淡泊姿态,让外人见了赞一句“不慕权势、君子之风”。
而对晏决明通敌叛国的指认,便是他眼前唯一能抓住的,既名正言顺、又体面漂亮的捷径。
他难道不知道晏决明一案水有多深么?
他只是终于找到机会,妄图赌一把罢了。
这官场上,不怕赌徒,怕的是愚蠢短视、还不留后路的赌徒。
思绪顿开,蒋毅方心中微弱的恻隐散去,只言简意赅道:“若无事,陈县令便先去忙吧。”
本在他注视下愈发心虚忐忑的陈毅禾一愣。
蒋毅方不耐再与他纠缠,随口敷衍道:“紘城虽不在前线,可毕竟位置险要,必要的防守不能落下,不知陈县令安排得如何?”
陈毅禾也听出他言外之意,只道要与小范将军商量,赶忙起身告退。
身后,蒋毅方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喃喃道:“真是个蠢货……与范春霖倒是相配。”-
解决了咬死不放的陈毅禾,在紘城的日子,远比程荀想象中平静。
这风波已渐渐平息,可戏毕竟要做全了,程荀便打着养伤的旗号,名正言顺躲在家中。
可即便外头无人来扰,程荀每日过得也不轻省。
此前她远在金佛寺,向前线筹措运送粮草之事多交给了远在平阳的杜三娘。而今她回到紘城,几番考虑下,还是决定亲自接过此事,让杜家尽量从中摘出。
可除却此事,真正让程荀头疼的,是崔夫人特意找来大夫为她诊脉。
得知她身体情况后,崔夫人更是亲自上阵,每日盯死了她的起居,誓要将她的身体调养过来。
妱儿、贺川更不必说,直接“倒戈”。但凡程荀吃少了、睡晚了,不消多时,崔夫人便风风火火赶来了。
在众人的督促下,个把月的时间,程荀身体好转了些,原本苍白的面容也总算有了几分血色。
许是看着程荀不再是风一吹就倒了的病态模样,某天夜里,崔夫人找到程荀的书房,终于问出口:“阿荀,你要在紘城呆到何时呢?”
对此,程荀心中早有答案。
“义母。”她关切地反问,“您可是准备回京城了?”
崔媛原本赶来紘城,只是放心不下程荀与晏决明。纵是有书信往来,她也决意亲自来看看二人的安危,问清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除此以外,她留在此处,不过是徒增风险。
而今孟家几口人,孟忻留在京中,孟绍文被送去江南避风头,崔媛与程荀远在紘城,晏决明还在前线拼杀。
正值多事之秋,一家人却天南地北地散着,崔媛心中实在难安。
晏决明仍在前线抗敌,既为家为国,也为将来给自己洗清冤屈,他退不了,也不能退。
可程荀,当真不能随她回京吗?
“阿荀,紘城恐怕也不安全,随我一同回去吧。”崔夫人拉住程荀的手,眼中满是担忧。
程荀摇摇头,轻声道:“义母,我不能走。”
“是因为这些吗?”崔媛扫了眼铺了满桌的书信与账本,“你不放心交予别人?”
她想到一路从金佛寺拉来,而今还存放在库房中的那几箱物件,沉默片刻,只道:“也不全是。”
崔媛有些急了,却听她说:“义母,外头都叫晏决明的队伍‘程家军’。”
崔媛不由一愣。她只知晏决明自己暗中领了支队伍,却不知外头居然如此称呼。
不过很快她便反应过来,“晏决明”这个名字不便用,他应是用了从前那个名字。
程六出。
她嘴唇翕张,呼吸一滞,忽而明白此前程荀说的,被晏淮逐出家门,“于他而言,许是件好事”的意思。
程荀没注意到她的愣神,继续说道:
“这‘程家军’的程字,也有我的一半呢。”
“所以,我不能走。”
“通敌叛国”,蓄养私兵,无论哪一条,都够他们上刑场了。
可从她提出用商号筹措粮草的那一刻,从她穿越荒原大漠寻找他下落的那一刻,她就已做好了准备。
她与晏决明,既要真相大白于天下、洗清无妄的罪名,也要驱逐瓦剌、边关太平。
这是远比性命安危更重要的事。
更何况,神隐骑与亲卫们尚在前方拼杀,她已是偏安一隅,总要尽些绵薄之力。不然,她当日在神隐骑将士前摆的姿态、“耍”的威风,不就成了个笑话?
“义母,我不能走。”她说得温言细语,姿态却坚定。
“若您要回京城,我便让亲卫护送您回去。不过腊月天,路上难免舟车劳顿,或是先去平阳住一住。那边局势太平些,待来年开春再走,倒也方便。”
程荀思忖着,将压在心里许久的想法一并和盘托出。
“还有一事,此前担心信里三言两语说不清,便一直未来得及说……”
她站起身,走到崔夫人身前,屈腿跪下。
“女儿恳请义父义母,将我移出孟家族谱。”
崔夫人愕然,当即站起身,将她扯了起来。
“你这是何意!”崔夫人又气又急,一时间眼前发黑。
程荀却死死跪在地上,冷静道:“义母,若他日事情败露,我与晏决明必是死罪。您已外嫁,晏决明的罪过未必能影响您,我却不然。”
她抬起头,一双湿润的眼睛望着崔夫人,满是感念与孺慕。
“义父义母之恩,阿荀此生无以为报。”程荀俯身,深深拜倒。
她这辈子跪过许多人,或忍辱负重、或虚以为蛇。可真正发自真心的,只有那寥寥六个人。
他们予她性命、予她童稚、予她自由。
程荀眨眨眼,一滴泪落在冰凉的石砖上。
她有三位母亲、三位父亲,她何其幸运。
第137章 独钓翁(二更)
腊八日, 紘城外。
连月风雪后,今日难得晴朗。天上只见一轮朦胧的金光,照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之上,映出刺眼的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