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救男主后发现救错人了》 20-30(第16/18页)
麻袋里乱棍打死,他还是很乐意效劳的。
崔晏沉思片刻,捻起一枚棋子,缓缓道,“有。”
“殿下尽管吩咐,微臣这就去办。”顾问然一时激动,指尖都已经搭在了腰间长剑上。
却听崔晏风轻云淡地开口,递给他一盘荔枝,“去把荔枝剥了,再把你从幽州带来的乌骓宝马牵来,待太傅赶到,亲自送给太傅谢罪。”
话音落下,顾问然微愕,不可思议道,“殿下,那马是专程送来给您练骑术的!”
那可是匹千里好马,送给江施琅这种卑鄙小人,他心里跟割肉一样疼。
崔晏不再出声,而是聚精会神地看着棋盘上暗流涌动的棋子,抬手落下一子。
下棋时,时间会过得更快一些,等待也不会太过难熬。
“殿下……”顾问然见他如此,便知道此事无法转圜了,无奈地长叹一声,“臣那宝马良驹啊,要被别人给骑走咯。”
虽然心里不爽,但顾问然还是乖乖动身,去马厩牵马。
在他走后,崔晏仍静静地独自下着棋。
晌午的饭已放凉重温三回,日头西斜,虫鸟嗡鸣,寂静的明秀亭里,只有崔晏落寞的背影。
棋盘上已成死局,没有棋子可以再落。
崔晏仿若无知无觉般,抬眼望向亭外的天空,半晌,低声喃喃道,“几时了?”
“回殿下,申时三刻了。”
崔晏怔了半晌,偏头看去,身侧的宫人来去几波,顾问然牵来的乌骓沉默地被拴在栏杆,盘子里精心备好的饭菜,已然冷透。
温连没有来。
指尖缓缓蜷紧,麻木的心脏忽地传来久违的涩楚,像是被细小的针扎进来,虽不致死,却疼痛绵长。
良久,崔晏站起身。
恰逢去明德所打探消息的太监回来报信,“殿下,听说江大人一放课就去了惠妃娘娘的巧善宫里头,到这会也没见让人送信儿过来,可见今天应该是不来了,这饭菜……”
“扔了。”他倏地冷冷打断,将周遭宫人瞬间吓得全部跪在地上,无人敢抬头看他此刻的神情。
太监额头的冷汗一滴滴渗出皮肤,滴落在地。
夕阳斜入树梢,崔晏将棋桌上的棋子尽数拢至掌心,再漠然地任由那些棋子从指缝间漏出,坠落在地,眸色洞黑如墨,他声音淡淡,对身侧太监道,“李忻,去通报惠妃娘娘,孤要到巧善宫去……”最后几个字,他一字一顿地吐出,
“接太傅回来。”
*
惠妃宫中。
温连被惠妃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又聊了聊家里老人身体,温连都机智地答上了问题。
“爹身体很好,娘娘大可放心,在这深宫里顾好自己身体,爹他才能少一分担忧挂念。”
惠妃娘娘容貌并算不上最好,但性格却很不错,和她聊天让人感觉十分舒适。
她淡笑了声,说道,“琅儿说得对,这次见面,姐姐倒觉得你变了些。”
温连心头一跳,故作懵懂道:“娘娘何出此言?”
闻言,惠妃对身旁侍女使了个眼色,周遭宫人皆纷纷退下,她悄然凑近温连身侧,沉声道,“瘦了不少,琅儿,你实话告诉姐姐,是不是那新太子对你不善?”
晌午的事早已传到宫里,本就是寂寞深宫,一点小吵闹便很快落到各位贵人耳中,更何况是惠妃娘娘这等一宫之主,耳目更是遍布各处。
温连端起茶杯,装作认真品茶地模样,沉吟了声,“与太子殿下无关,娘娘怎么会这么想?”
话音落下,惠妃抿了抿唇,叹息一声,“琅儿在外受了委屈,也不肯知会这个姐姐一声。到底是多年不见,生分了。”
眼见美女姐姐面露难过,温连险些一口茶呛到自己,连忙解释道,“怎么会,娘娘多想了,殿下聪慧有礼,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听到他的话,惠妃轻笑道,“什么栋梁之才,你前些天还在御前怒斥他不知礼数,品行不端,这会又成栋梁之才了?”
看来原身是真不待见他家小红啊。
温连思酌片刻词句,缓声解释,“殿下乃一国太子,行为举止自然要比其他人要求更甚,我鞭策他是为了令他更好的进步,如此他便不敢松懈了。”
这个理由天衣无缝,外加“江施琅”这张沉静谨慎的面容,更加有说服力。
惠妃眉头微蹙,低声道,“你当真看好这新太子?”
“太子文雅洁淑,才识广达,实在令人佩服。”温连夸起自家小红来滔滔不绝,“不仅如此,殿下相貌堂堂,足智多谋,识文断字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担当得起一国太子的位子。”
见他越说越夸张,惠妃困惑半晌,忽地朝温连招了招手,“琅儿,你来。”
温连从凳上起身,小心翼翼把耳朵地凑到她面前,听到惠妃压低声音,徐徐道,“可若太子并非圣上亲生子呢,你可还支持太子?”
一刹那,一股寒气从天灵盖贯穿到脚底,温连不可置信地看向惠妃,压下心头的震愕,低声道,“娘娘如何得知?”
虽然他也猜测,小红根本不是太子,而是什么冒名顶替的狗血剧情,但是这种皇室秘辛,惠妃怎么会知道?
惠妃知道了,还有谁会知道?
皇上知不知道?
惠妃徐徐道,“传言道太子生母并不是丽妃,当年在我入宫之前,宫里百废待兴,与皇上一起风雨同行打下江山的,是如今已然薨逝多年的明皇后。”
明皇后性情温善,得皇上专宠,却不喜后宫纷争,于是后宫大权一直旁落其他妃子手中。
恰逢那几年战事吃紧,皇上无瑕顾及后宫,有时常常几月才进后宫一次。
这大权旁落,底下的人自然会蒙生各种腌臜心思。一年深冬,明皇后被宫人污蔑与侍卫私通,皇上虽然没有相信,但到底心里留了个疙瘩,将皇后宫中所有与此事相关的宫人斩首示众。
其中就有明皇后的几个手足姐妹。
明皇后因此大病一场,却意外发现自己怀了孩子,这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让明皇后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重上加重。
皇子诞生不久,因着是嫡长子,很快被册封为太子。
册封太子当日,明皇后被人发现死在软榻上,脸上还挂着两行清泪,而小太子正戴着御赐的金锁子,在软榻嚎啕大哭。
皇后是郁郁而终的。
消息传出去,宫中忽地流言四起,有人说那孩子是明皇后与那侍卫的种,皇上杀了侍卫,所以明皇后才死得那么悲痛。
知晓这些传言后,皇上勃然大怒,将所有传谣的宫人全部残忍斩杀,头颅挂在后宫宫墙上,暴晒十日,以示警戒。
尸体腐败后烂臭无比,整座后宫无论何处都好像透着一股死人的尸臭似的,这些事便也没人敢再提起。
流言蜚语虽了,皇上却也因此对明皇后诞下的皇子心生隔阂,把孩子丢给了当时一个意外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