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140-150(第3/19页)

于如此雷厉风行建工作群吧?

    但艾先生的面子很大, 而提前建群一点毛病都没有。

    14:30,很快「《走进遗失的时光》纪录片筹备组」工作群成立。

    梁导让助理把所有确定好的团队成员都拉进了群。

    艾臻迅速入群,确定了武黎也加入后,眼底掠过一丝笑意,却卡在了这一步。

    他神色严肃地注视手机屏幕,而手指迟迟没能继续动一动。很想立刻申请加好友私聊,但猛一回神,这才发现一时半刻找不到恰当切入点。

    说什么?

    难道要说十字路口的一面之缘,就听到心里有个声音说,两人从前一定见过。

    身体的反应更直接。

    怦然心动,猝不及防就来了。

    眼睛突然开启专属一个人的滤镜模式,武黎仿佛自带柔光效果。

    因此,想要加个好友,进一步认识发展一下。

    艾臻用尽理智让自己冷静下来。以上措辞,傻子也知道不能讲出口。

    此时,同样呆住的还有闵明明。

    作为影视公司一员,岂会不知道荧幕热梗——十分钟,我要这个女人的全部资料!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会亲眼目睹这一幕。

    他认识的艾先生冷静自持又疏离淡漠,对活人不论男女都不会投入过多关注。

    今天,艾臻居然亲手撕毁既定性格,为了一个陌生女人破例。

    他的行动起来过分迅速,查监控——确定目标人物——掌握联络方式。没有假借他人之手,亲力亲为,一切在半小时内一气呵成。

    闵明明受到巨大冲击,大脑陷入死机状态。艾先生的反常行为槽点太多,让他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夸奖艾先生比他哥更有霸总潜质,还是说艾先生极具刑侦天赋,考警校太迟,但能搞个兼职侦探做一做?

    艾臻毫不在意闵特助的腹诽,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要如何自然而然地搭讪武黎。

    今天,13:44之前,他并不相信一见钟情,将其归为见色起意。但十字路口遥遥一面,他真的听到了心花绽放。

    这不符合自己的行事风格,而凡事皆有因。

    如果莫名悸动的熟悉感在今生无迹可寻,非常规反应会不会是遇上了前世未尽之缘?

    听起来很不科学,有违世界的主流认知,但是世间门事难免会有例外。

    他为一个陌生女人破例,本就是极度不可思议的事,再多一件玄而又玄的事也没什么大不了。

    今年去湘西做赶尸民俗研究。

    2044年了,没再遇上赶尸匠,也没有遇到僵尸,但在当地的荒废义庄里寻得了几本残页古书。

    经鉴定,成书于清朝年间门,作者逯仁。

    自称道士,写了一些从顺治帝到雍正末年的清朝野史。

    其中记录了一则转世奇遇,大致说来天外之人借尸还阳,此人改变了紫微帝星轨迹。

    又谈到灵魂共振。如果两个人的灵魂羁绊过深,转世再逢,哪怕忘却前尘,非一般的亲近感仍旧无法抹去。

    曾经的感情越深,亲近感就越浓烈,突破理智的边界,让人忍不住想要再靠近。

    对于古书玄异的内容,本该当做故事听听就好。

    今日奇遇,艾臻却不得不认真参考逯仁道士所言。

    他尽量客观分析,自幼就觉得自己有被封印的前世记忆,这不会不会不是中二病晚期,而是真实情况?

    野史记载中,改变帝星的死而复生者会不会与爱新觉罗·胤禛相关?

    近期考古文书发现雍正帝的离家出走书信,围绕它的穿越者戏言会不会是真的?

    艾臻再结合从小对满文、蒙文与明清史的天赋,能不能汇总这些线索做一个离谱到匪夷所思的猜测。

    ——我,胤禛,转世而生。

    另外,令他怦然心动的武黎,就是臻贵妃·武氏了。

    想到此处,更是没法继续申请与武黎私聊了。

    「你好,有件事想要单独聊聊。我怀疑,我们是雍正与武氏转世,证据如下XXXX。你觉得的呢?」

    这样搭讪,99.99%会被拉黑一条龙,剩下0.01%是被好言介绍精神病院的入院方式。

    艾臻让理智重新占领大脑高地,果断退出微信界面。进入了国际论文平台,输入了武黎的姓名开始搜索。

    比起或轻佻或疯癫的开场白,还是走正常路线。

    先研究一番武黎发表过那些文章,从中看出她的兴趣偏好,以而制定下一步正常接触方案。

    **

    **

    五月,荔枝熟。

    武拂衣开始了京城深度游。尽管她在这座城市读大学,但当时没有功夫闲逛,而是全心投入了虚拟交互技术的研究中。

    四年后,对于记忆拼图的最后一块的推测指向雍正帝,让她饶有兴致逛起了清宫旧景。

    雍正帝的潜邸改建成了雍和宫,他禅位前常住的北郊庄子已经成了农业研究基地。

    听风园倒是保留了原貌,而紫禁城更不必说是热门景点故宫。各景点的展品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有特殊展览,在特定时间门段内展出保存不易的文物。

    暮春的故宫,花香怡人。

    今年五月赶上了「清朝京城城防主题展」,其中包括了旧时枪炮、守军制服、应急救灾物品、城防布局图等等展品。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对老虎标本,制作于雍正四年初春。

    三百多年过去,叫人惊叹当时的防腐技术之高,居然能让这对老虎标本保留至今。

    标本所呈现的老虎状态并非威风凛凛,而是瘦骨嶙峋的饥饿状态。玛瑙取代了真虎眼,而雕、出了凶神恶煞的眼神。

    一目了然,这是两只恶虎,因为饥饿是会毫不犹豫地吃人。

    展区内给出了图文解释:

    雍正三年冬,北郊庄子突现恶虎两只。闯入后厨偷食,攻击侍卫后被迅速击毙。

    当日,恰逢臻贵妃于北郊庄子小住。武氏离庄返回皇宫不久,恶虎突袭事件发生。

    雍正帝问讯亲临现场调查,排除人为作案,而将两只老虎做成标本。此举是为警示世人,京城周边尚有野兽入侵人类生活区域,务必要提高警惕。

    因此,城防展览才会展出这对老虎标本,也让现在的游客更直观感受清朝时期的生态环境与今天不同。

    武拂衣隔着玻璃,欣赏着展区中的老虎标本,又是逐字逐句阅读了展示牌。

    浅笑着摇了摇头,如果她是老四或武氏,恶虎标本的真实制作原因与这段解说词应是风马牛不相及。

    会是什么原因呢?

    或许,就是单纯地博美人一笑。

    有人喜欢搞收藏,而这两只恶虎的闯入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