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1、前人之事(第2/2页)
儿应祥瑞而生,天生聪慧,福泽深厚。公卿能有幸做白泽的老师,已是幸甚,焉敢不从?”
殿中随侍的大小宦官连忙附和,有称赞公主颖慧的,也有赞扬皇帝英明的……短短片刻,殿中就满是颂圣之声。
刘晞身处其间,心中止不住地感到厌烦。
恰逢皇帝身边的红人王甫上前,低声请刘宏到正殿议事。
她便适时地起身行礼,乖巧告退:“父皇政务繁忙,但也要珍重贵体。儿告退。”
却不妨刘宏此时心情颇为舒畅,并不愿将自己的小女儿放回寝殿去。
于是刘晞便分了她爹小半的座位,一同出现在了德阳正殿。
朱阙岩岩,廊庑翼翼,身着玄赤朝服的公卿皆陈于玉阶之下,恭敬俯首而拜。
山呼声如潮水,立时便淹没了这座雕梁画栋的神霄绛阙。
刘晞身置其中,竟生出些久违的熟悉感——可她不是第一次来到德阳正殿吗?
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呢……
深思无果,刘晞便也不再纠结,暂时将此按下不提,转而打量起四周。
按惯例,本朝每五日举行朝会。今日显然不是举行常朝的日子,如此看来,当是刘宏在连番异象之下坐不住了,故而请朝中重臣来商量应对之策。
只是,召群臣议事之时,竟还让身边的中常侍王甫代为主持,刘宏这个操作委实出乎了刘晞的意料。
宦官的权力确是皇权的延伸,这也的确是把制衡世家大族的利刃,可若这把刀锻得太锋利,则极易反噬自身。一味地纵容宦官掌权,何异于自取灭亡……
也难怪底下的公卿重臣,皆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讷讷样子了。
哦,也不单是因为宦官。自己这个公主突然出现在朝堂上,怕是更让底下的公卿难以忍受吧。
若非她年纪尚小,此时又有大肆揽权的宦官顶在前头,怕是要不了明日,朝臣弹劾万年公主的奏折就会淹没刘宏的书案。
刘晞不动声色地摩挲着扶手上的虬龙暗纹,讥诮想道:忍辱含垢,卑弱处事?娴静贞节,谦恭柔顺?
她偏不愿做个安时处顺的公主!
既然本朝的实权太后已数不胜数,那多她一个掌权的公主,又如何?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