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10、游学太学(已补全)(第2/2页)
真烂漫,若一昧坚守俗礼,反令其拘谨惶恐,公主所为,乃是基于仁义之举,有何不可?”
蒹葭言笑晏晏地反问:“我不过一无知妇人,尚知其中道理。足下既读圣贤书,怎的却本末不分、轻重倒置?”
李贤这才有了些不妙的预感,不愿再与这伶牙俐齿的侍女争辩,梗着脖子道:“公主若非心虚胆怯,为何对大家避而不见?”
蒹葭又笑道:“公主不见足下的原因,当与孔子不见孺悲的原因相同。”
孔子不见孺悲,这便是《论语》中的一则典故了。
孺悲受鲁国国君之命,往孔子处学习士丧礼,但这人在初次拜见孔子时,既没有国君的荐书,也没有自己的拜帖。
孔子不喜他的无礼,以生病为托辞拒绝了他的求见,却又在派人传话后立刻弹起了瑟,有意让孺悲知道自己装病。
——孔圣人虽拒绝了孺悲的求教,可此举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导呢?
蒹葭这话不但巧妙地斥责了李贤的无礼,还在无形中将万年公主比作了老师,把李贤当成了前来求教之人。
李贤好歹在太学读了这许多年的书,自然知道其中的意思,当下便有些气急败坏,差点连面上的风度也没稳住。
远处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场的太学生循声望去,然后不约而同地躬身拱手,行礼拜见。
来人头戴梁冠,身穿鸦青袍服,看着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他拱手回了一礼后,又看向李贤,道:
“夫礼者,君子立身之器也。私以为,礼仪之功用,在于正身立己,而非约束他人。李生有些偏颇了。”
李贤倒也还算聪明,他知道今日所谋必不可能成功,继续纠缠反倒会沦为笑柄。便当机立断地表示受教,又往刘晞的方向深施一礼,状若诚恳地道歉后,灰溜溜地逃离了此地。
刘晞适时下了马车,朝着那位来客见礼,“见过先生。”
她来太学前便调查过诸位经学博士,自然知道眼前人的身份。
此人正是在太学教授《春秋》的博士刘陶,乃西汉淮南厉王之后。说起来,也能勉强算作本宗长辈。
刘陶拱手还礼,笑道:“久闻公主令名。”
“不敢,是先生过誉了。”
“某从前虽听说康成公家中的婢女精通诗三百,却觉其中颇有几分夸大之辞。今日见到公主身边之人,才知道是某见识短浅了。”
说完,又小小地朝蒹葭做了一揖。他生性不拘小节,平素也不修威仪,并不觉得向侍女行礼有失身份,反而打心底里觉得这女子有灵性。
如此寒暄几句,刘陶又道:“某与公主似乎颇有几分缘分,不知可有有幸请公主移步寒舍,详谈一番?”
刘晞脸上的形容始终得体,温和回道:“先生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愿。您请——”
“请——”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