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16、赈济灾民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16、赈济灾民(第1/2页)

    襄楷所呈的奏疏并没有丝毫夸大之辞。

    今岁关中大旱,又有蝗灾肆虐。二者并行之下,百姓颗粒无收。而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朝廷不但不派官员赈济灾民,反而还因皇帝修建园林的缘故加了赋税。

    于是,本就揭不开锅的百姓变得更加贫困,只能含泪卖了自己赖以存身的土地,无奈地背上零碎的行囊,带上三五亲人四处流浪。

    莫说三辅、河内地区,就连繁华的雒阳都出现了接连不断的流民。

    刘晞望着眼前的情景,有些感慨地思索道:从京师雒阳的这一角,便足以管中窥豹,推测天下百姓如今的景况了。

    “长公主,您怎么来了?此地……”在粥棚调度物资与人员的蒹葭见到刘晞,连忙迎了上来。

    刘晞一见她的神情便知她要说什么,微笑着打断她的话,“今日情境如何了?”

    “比之昨日,今日慕名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了,仆担心府中的粮食……”

    刘晞温言安抚道:“此事你无需担心。”

    钱财,刘晞是不缺的。她不像雒阳的那些达官显贵一样喜好浮华,心中没什么物欲,这些年来攒下了不少财富。

    此外,她前些日子推出的雪纸和兰雪茶远比想象中受权贵欢迎。按如今的趋势来看,纸坊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能不断地为她带来一笔极大的财富。

    就算退一万步来讲,假如她真将这些积蓄挥霍完了,她手里也还有两块富庶的汤沐邑——这大概算是公主身份为她带来的为数不多的好处了。

    而有钱,自然也就有了粮食。她如今势头正盛,尽管那些人背后对她有再多的不满之辞,在面儿上也不会轻易开罪她。

    是以她求购粮食时,多是压低价格想在她面前讨个人情的,哪敢肆意哄抬粮价?

    这便是拥有权势的好处了,刘晞在心中如此感叹道。

    她又问道:“诸事应对,可还顺利?”

    蒹葭便福了福身,带着些嗔意地回道:“有公主的指点,又有襄舍人的帮衬,仆若再出差错,那便真要成不可雕琢的朽木了。”

    说话间,蒹葭口中的襄舍人也到了跟前。

    正是襄楷,此人放着皇帝给的清要之职不做,反而乐呵呵地跑到了刘晞的公主府,主动要求成为一个无品无秩的公主府舍人。

    因着前些年一段赠玉的往事,刘晞没拒绝他的自荐,但也因心中尚存疑虑的缘故,没给他提品级。

    虽然品级不高,但像公主家令、家丞、主簿这些公主府的私官,是有正经品级、能领朝廷俸禄的。

    “见过长公主。”襄楷拱手见礼道。

    刘晞小小一揖,回礼道:“公矩先生多礼了。”

    “按您的意思,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吸纳进了工坊;体格健壮的妇人和男子,分别编入了健妇营与部曲;其余有意愿留下的人,都分别编进了各处田庄。”

    襄楷说完,又躬身将几本小册子呈给刘晞,说道:“这是下官近日整理成的簿册,特此呈给您过目。”

    刘晞接过,并没立刻翻看起来,而是浅笑着道:“有劳先生了。”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长公主来了!”

    然后,那些端着粥碗的人,那些排队领粥的人便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刘晞,涕泪纵横地说着些感恩的话。

    有的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粥碗,颤颤巍巍地跪了下来,行叩拜大礼。

    一个接一个身子弯了下去。流民们跪伏在地上,仿佛一片看不见尽头的汪洋。

    【恭喜达成系统成就:仁播万民。随机掉落奖励《战阵之法》(碎片版)x1,气运值+10】

    刘晞忙上前,扶起当前的一位老者,“诸位折煞我了。快快请起。”

    人们依言站起来,可人群中却依然有着激动的呼声。

    刘晞知自己若再这停留,必然对施粥有碍,便同众人告了别准备离开。但就在这时,排队领粥的流民群里,忽然又出现一阵骚动。

    刘晞带着几人上前查看情形,便见一中年模样的妇人昏倒在了地上。

    那妇人满脸都是不健康的蜡黄色,脸上的颧骨也因为长期的饥饿高高耸起。

    她就那样穿着堪堪蔽体的粗布衣裳,人事不知地昏倒在了人群之中,徒留下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地上,哀哀地哭嚎着。

    这样的事情,对襄楷与蒹葭已经是司空见惯。他们在这施粥的每一天,都会有十数个流民硬生生地饿昏过去。

    刘晞虽不常来,但也读过几本医书,大致猜出了那妇人晕倒的原因。

    她将目光收回,放到身边之人上。蒹葭正轻车熟路地派人将妇人送到附近的医棚。

    “阿母,阿母……分明已经喝过了大贤良师的神水,为什么病还没好呢?”是那妇人的孩子在低哽咽着哭诉。

    她的声音虽低,却还是一字不落地传进了刘晞耳中。

    大贤良师?似乎是那太平道张角自己给自己弄的封号。神水?应该就是指符水吧,据说那张角便是以此传道的。

    刘晞面露思索之色,轻轻靠近了些许。

    听到小女孩的话,周围等待的流民也纷纷议论了起来。

    “喝了神水,怎么还会病倒呢?”

    “定是她心不诚!”

    “没错没错,心不诚的人,自然得不到仙神的眷顾!”

    ……

    刘晞这下是实打实地吃了一惊——此前听闻太平道信众甚广,却不曾想到连天子脚下、京都帝阙都有了这许多太平道的教徒!

    这样一个教徒遍布天下,还具有严谨教义、具有严密组织的教派,真的只是一个单纯的宗.教组织吗?

    那张角只要有丝毫的不臣之心,就能率领他各郡各县的部众,给这个如枯株朽木般的朝廷送上致命一击。

    而以如今吏治的黑暗、朝廷的腐朽,以如今民生的凋敝、百姓的困苦,这个天下又还会有多少对大汉王朝忠心不二的臣民?

    刘晞素来平静的心,突然涌现出了一股十分强烈的震撼感,仿佛全身上下的每一处神经都在疯狂地震颤。

    “长公主知太平道乎?”襄楷这样问道。

    “愿闻其详。”

    *

    一处简陋的高台前,正聚集着许许多多的流民百姓。

    “我……我要忏悔,我曾经调笑过周围的寡妇……我对父母不恭敬……五岁那年,我还偷偷摘了邻居家的枣……”

    一名而立之年的男子,正虔诚地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忏悔着人生前几十年犯过的过错。

    而在高台之上,一名身穿道袍、头戴莲花冠的的术士,正手持一根雕着流云纹的九节杖,一下一下地敲击着地面。

    “你可是诚心悔过?”术士温和地问道。

    “诚心诚心,我一千个一万个地诚心悔过,请大贤良师、请圣师饶恕我的罪过。”那男子又磕了个头,激动地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