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寒门天骄(科举)》 100-110(第10/41页)
了?下来,互相对视了?一眼,各地的商贾聚成一团,互相落座。
萧景曜到得不算晚,正好在?所有人落座后,萧景曜便?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商贾们顿时起?身,乌泱泱给?萧景曜行?礼。
萧景曜并未阻止他?们,等他?们起?来后才笑道:“你们如此支持本官的公务,本官很是欣慰。你们这般热情,本官也?不会让你们吃亏。先前?说的,都作数。不仅如此,这么大的事,官府必然会在?港口刻碑,记下大家?的善举,谁捐了?多少银子,都会刻在?碑上。千百年后,闵州百姓都会记得你们的善举,县志中也?会记载一笔。”
商贾们心里顿时舒坦了?不少,他?们花了?这么多银子,以后能加倍挣回来不说,还有官府给?的好名?声。面子里子都有了?,掏银子都没那么肉痛了?。
萧总督,敞亮人!
萧景曜这次还想顺便?再看一看这一批商贾中有没有优秀的好苗子。能混成大商贾的,定然都是大齐商人中的佼佼者?。萧景曜想搞海上贸易,必须得让这一批精明的商人出海去经商,赚别的国家?的钱,肥大齐的国库。
贸易搞起?来,经济流动?起?来,才是向上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情况。
这些人,以后就是赚外汇的主力军啦。萧景曜当然要多多关注一下。
反正最后都是大齐受益。
萧景曜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朝廷里懂经济的官员少之又少,每次碰上这种大型商贸事件,都是派个官员草草了?事。士农工商,商人处于鄙视链底端,由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来主办这样的商贸事件……想也?知道他?们会怎么干。比如觉得铜臭味臭不可闻,俗不可耐,提到钱就拉低了?他?士大夫的清高啦,又比如天然瞧不起?商贾,自己又不懂经商之事,被商贾们忽悠得找不着北还自以为自己想了?个绝妙的主意啦……
各种奇葩事简直不要太多,萧景曜听到都觉得脑壳痛。
商业也?是社会极其重要的一个支柱啊,你们怎么能这么不放在?心上?就这,还好意思纠结国库空虚?
那不废话吗!
商税低,农税高。萧景曜看到这个收税方式都无?语凝噎。也?就是萧景曜走了?科举这条路,一句青云直上成了?官老爷。要是他?在?大齐重操旧业,再去经商,这个税率真是令人感动?到落泪。
都不提商贾们五花八门的避税方式,就算是足额交税,交的税相较于商贾们赚的银子而言,那真的是九牛一毛,萧景曜觉得自己要是干回老本行?,不说成为大齐首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还是可以的。
而且还只用交非常少的税。
不过萧景曜也?知道,商人们做买卖,花在?上下打点上的钱绝对不少。封建社会的衙门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谓“官字两张口,可仰吞国脂,俯噬民膏;亦能上护国器,下哺黎民”。
想也?知道,前?者?比后者?多太多。
看看萧景曜这几年的一些大动?作。别人都叫萧景曜抄家?总督。但要是官员们自身遵纪守法,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伸手,纵然萧景曜将账目查了?个底朝天,又能抄谁的家??
这些年的官场大清洗,清理了?一茬又一茬的贪官污吏,但新?的贪官污吏还是像杂草那样,不知不觉间又遍布整片原野。
正宁帝为此很是揪心,福王也?十?分不解,难得正经地询问过萧景曜,“朝廷给?他?们的俸禄还不够多吗?尊崇的地位,优渥的俸禄,他?们还有什么不满的?”
能当官的,不论品级大小,都是人上人,过得绝对比大齐绝大多数人要好。如果将大齐所有人总共分成十?份的话,日子过得好的和日子过得不好的人,应当是二八分,甚至于到了?一九分。那么即便?是最低品级最低的微末小官,也?该在?那过得好的二成之中。
福王很是纳闷,“一些官员,明明自己家?也?是一贫如洗,最是知晓贫苦人家?的艰难。怎么当了?官之后,就变成了?他?们曾经最厌恶的狗官了?呢?到底是他?们的错,还是朝廷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不然怎么读书考科举时还算是个品行?端正的读书人,怎么一当上官,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贪官。委实叫人想不明白。
萧景曜也?没办法说明白其中的道理。有的人脱离了?原有的阶级后,不仅不会为原有阶级发声,还会变本加厉地剥削原有阶级的百姓,只是因?为想要彰显自己和他?们的不同,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摆布的可怜人,而是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上等人其中的一员。
更何况,人的眼睛天生就是往上看的。不会去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而是一直盯着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同为官员,有的过得紧巴巴,两袖清风,捉襟见肘,也?有人仆役成群,金银财宝无?数,子孙后代八辈子的银钱都攒够了?,谁不心动?呢?
无?非就是要同自己的贪婪做斗争而已。
萧景曜能克制住自己的贪婪,是因?为萧景曜现在?的生活足够优渥。可以说萧景曜这辈子就从来没有缺过钱,自然感受不到贫穷官员们心中的落差。易地而处,萧景曜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不拿一文钱。
不过萧景曜觉得自己更有可能辞官回乡,干回自己的老本行?,总不能真的为了?这点虚名?地位,让一家?人跟着自己吃糠咽菜。
只是萧景曜这种干啥啥成功的人也?属于个例,他?能成功,不代表其他?人能像他?一样。最终还是实力决定一切,只是这世上,天才毕竟是少数,庸碌无?为者?才是大多数。
商贾们对萧景曜的好感几乎要爆表。他?们给?官员们赔笑脸当孙子的时候多了?去了?,萧景曜这样的二品大员,一方总督,对他?们的态度这么温和,足够让他?们心中咕噜咕噜冒着暖洋洋的气泡。更别提萧景曜还在?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港口码头的事情,但凡有不懂的,尽管提问,萧景曜当面给?他?们解答。
不仅如此,萧景曜还他?们没人都发了?一本小册子,着重讲的就是海上贸易商税如何算的问题。
对于萧景曜来说,这一套简直不要太熟悉。就是从以前?交税的那方变成了?收税的那方。
海上贸易重算商税的事儿?,萧景曜也?是提前?和正宁帝通过气的。不然这么大的事情,萧景曜敢一个人做主,御史们弹劾他?的奏折能立马堆满养心殿。
这次的商税算法比较复杂。萧景曜正好卡在?一个看起?来没比原来多多少,实际上几项名?目下来,要交的商税比原来高出一截。但又因?为海上贸易利润巨大,正好处于一个商贾们觉得有点心疼,却还是能接受的范畴内。
认真算起?来,萧景曜还是手下留情了?,给?商贾们留出了?较大的余地,让他?们出海一次,交完税后,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商贾们原来还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在?萧景曜简单提了?一嘴后,他?们一打开册子,脸色都变得十?分精彩。
这个税率之复杂,他?们看了?好几遍都没看明白。
萧景曜耐心地同他?们讲解了?三遍之后,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脸上的表情也?更加复杂。
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