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天骄(科举):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寒门天骄(科举)》 100-110(第17/41页)

齐没有掉队!

    萧景曜目送着使臣团的船离去,感觉自己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不过萧景曜也?就感慨这一瞬,很快就收拾好了心情,要准备进?京一事。

    快到年底了,大齐规定,各地总督在年底时必须回京述职。

    闵州离京城路途遥远,萧景曜现在就该准备起?来,算好日子进?京。

    105

    地?方官进京, 都是前去拜码头的。以往萧景曜在京城时,也没少收到地?方官员递上的拜帖,门?房更是不知道推拒了多少礼物。全都是地方官员从地?方上带来的特产, 其中有没有夹杂着别的东西,萧景曜没有收,便不得而知。

    反正萧景曜闭门?不见客, 平时被福王薅羊毛薅得够呛,让成为资本家多年的萧景曜感受到了?打工人的不易。哪位打工人下班后还想再见同事的?

    反正萧景曜不想见。

    哪怕对方是来给他送礼的, 萧景曜也不想见。

    这种风气已经有了?,萧景曜管不了?别人, 却能管得了?自己。

    更何?况萧景曜帝宠加身?, 哪怕正宁帝再宽和, 萧景曜也不能和官员们往来太过密切, 到时候大半个朝廷都是自己人, 皇帝就该担心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坐得稳不稳了?。

    是以别看萧景曜在京城时风光无限, 实?则并没结交到什么至交好友。这也是他自己有意为之,封建官场比商场的竞争还激烈, 一不留神就得抱着自己一户口本去见阎王, 萧景曜简单把同僚当做同事看待,不说和对方交情多深,别让对方背地?里?捅刀子就行。

    对于萧景曜来说,那些?都是没必要的社交。看地?方官员卑微赔笑讨好他,对他阿谀奉承,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和福王怼一场。虽然福王总惦记着薅萧景曜羊毛, 但萧景曜和他待着还挺自在。还有胡阁老等?人,大家相处起来氛围都极为愉快。再不行还能去翰林院转一转, 多少新生小羊正在慢慢长成肥羊的模样?,就等?着萧景曜去薅羊毛呢。

    反正福王薅萧景曜羊毛,萧景曜就去薅新科进士的羊毛。一轮轮羊毛薅下来,萧景曜必不是那个只能被薅的人!

    其他人被薅的也挺高兴。官场有活干证明上峰看好你,真的什么都不干,那估计这辈子就一眼望到头了?。对于想躺平的人来说是神仙工作,但对于怀着雄心壮志踏进官场的人来说,那就是郁郁不得志的酷刑。

    新科进士正是春风得意之际,一心想要养老的还是少数,最好被薅羊毛的人选。

    萧景曜得了?空偶尔也去翰林院逛一圈,有时候还会给庶吉士们讲一讲新学。没办法,在这个领域,论及知识面?的广度,还得是萧景曜。

    尤其是新科进士和苦逼的皇太孙一样?,在庶常馆的课业中,除了?原先要学的儒家经典之外,还要学新学中的数理化。那可真是要了?某些?纯文科生的命了?,图表数据真是看不了?一点,算来算去更是脑袋要爆炸。

    但是还得硬着头皮学,不然三年后庶常馆散馆,考核要是不合格,庶吉士们还得留馆,根本没办法当官。

    京城居大不易,庶吉士本来就没有俸禄,再这么一蹉跎,那怕是得在饿死的边缘来回徘徊。

    萧景曜离京之前,十分看好新任状元沈意之,一开始在当会试考官的时候就见猎心喜,觉得对方是个不得多得的懂经济学的人才,后来在翰林院,萧景曜也和沈意之有过几次接触。都是沈意之跑来请教萧景曜一些?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

    萧景曜一眼就看出来这位也是个文理天赋都点亮了?的学神级人物。好像考完科举拿到状元对他而言,就是完成了?一个任务,对庶常馆中其他儒学课业也没多大的热情,偏生对数学和经济方面?的内容情有独钟。

    原本沈意之就十分钦佩萧景曜,得知会试那道有关经济方面?的题是萧景曜出的后,沈意之对萧景曜就更推崇了?。再请教萧景曜几个困惑了?他许久的经济方面?的问题,萧景曜成功收获迷弟一枚。

    这次萧景曜在闵州搞的新商税,沈意之想方设法弄了?一本原册,特地?写信过来请教萧景曜一些?不明白之处。

    那套复杂的算法,没有人讲解,光靠自己看,那确实?容易达成“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后的句子没一个能看懂”的成就。

    萧景曜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家伙,心下也很是高兴。在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古代?,想碰上个懂经济学的读书人,那真是比碰上大熊猫的概率还稀少。

    好歹现在大熊猫还不是濒危动物,据蜀地?官员说,在他们那边,碰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根本不算稀奇。

    萧景曜听?着还有些?小激动,想起了?自己上辈子认养过的两只大熊猫,突然生出一种想跑去蜀地?逛一逛的冲动。

    奈何?公务太繁忙,现在交通又不便利,萧景曜也只能作罢,多回想回想自己认养的那两只萌到让人心肝发颤的熊猫幼崽。

    原本官员回京述职并不能带家眷,毕竟那是朝堂公务大事,带着家眷,路上难免耽搁时间。不过福王给萧景曜的来信中提到,让萧景曜带着顾希夷和小汤包回京。说这是顾将军特地?向?正宁帝求的恩典,就想趁着萧景曜回京的时候,顺带看看女儿和外孙。

    正宁帝对顾明晟总归是格外不同的。少年时同患难结下来的情谊总归比成年后权衡利弊真得多,更别提顾明晟还有率领大军解京师之围的功绩,他回京后就一直低调,好不容易求个小恩典,正宁帝也允了?。并特地?做出解释,说是顾将军劳苦功高,又不为儿孙求官,特地?恩准,日后若有官员功绩德行堪比顾明晟,也可酌情为女儿求个同夫婿一同回京的恩典。

    这话一出,原本蠢蠢欲动的御史们的都散了?。划重点,功绩德行堪比顾明晟,还不为儿孙求官,只为女儿求恩典,求的还是让女儿和外放回京述职的女婿一同回京的恩典。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方得是个功绩傲人的爱女儿的好父亲,不把情分用在儿孙身?上,反而往女儿身?上用。更重要的隐性条件,有资格回京述职的外放官员,要么是七品的巡查御史,要么是二品总督。但巡查御史赴任头三年不能带家眷。那这指向?性就很明确了?。

    要集齐这些?条件,难度怕是比考个状元还高。毕竟状元三年就有一个,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大齐建国近百年,也就出了?萧景曜和顾希夷这一对。

    御史们一琢磨,得了?,没什么好喷的,还是散了?吧。

    于是萧景曜又少被御史弹劾一次。

    萧景曜原本还在担心自己回京述职后,顾希夷和小汤包在闵州待得不习惯。没想到还有这等?天降好事,更是喜笑颜开,开开心心地?让顾希夷也收拾东西,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回京见家人,顺便过个好年!

    顾希夷听?到消息也喜出望外,抱着小汤包转了?好几圈,把小汤包转得晕乎乎的,还特别懂事的为顾希夷的胳膊感到担忧,“我沉,娘手?痛痛!”

    萧景曜含笑接过一脸担心又不敢挣扎的小汤包,顺手?拍了?拍小家伙肉嘟嘟的小屁股。入冬后天气冷飕飕的,小家伙几乎裹成了?一个球,萧景曜一巴掌下去都没拍到肉,全是厚实?的衣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